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66篇 |
免费 | 568篇 |
国内免费 | 89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6篇 |
大气科学 | 291篇 |
地球物理 | 587篇 |
地质学 | 2959篇 |
海洋学 | 265篇 |
天文学 | 30篇 |
综合类 | 263篇 |
自然地理 | 4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146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162篇 |
2016年 | 169篇 |
2015年 | 167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61篇 |
2012年 | 273篇 |
2011年 | 269篇 |
2010年 | 219篇 |
2009年 | 247篇 |
2008年 | 245篇 |
2007年 | 296篇 |
2006年 | 237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225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172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实测数据表明,松散土质斜坡和具有时效变形特征的岩质斜坡的滑坡变形往往具有蠕变特点,即从开始出现变形到最终失稳破坏一般需经历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和加速变形3个阶段。基于典型的滑坡累积位移-时间曲线特征,提出了采用位移速率比作为通用指标来判定滑坡上各点变形阶段的方法:多个连续时段均为等速变形即相邻位移速率比位于0~2之间时,认为进入等速变形阶段;当位移速率比大于2时,初步认为,其进入加速变形阶段。结合典型实例建立了位移速率比判定滑坡上各点变形阶段的判定标准:在滑坡位移速率比大于2之后,滑坡体进入加速变形阶段,对加速变形阶段可再作进一步细分:位移速率比为2~6时,为滑坡体的初加速阶段,为6~8时,滑坡体进入中加速阶段,大于8则为临滑阶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平台,建立了滑坡变形空间评价的位移速率比方法,并对金坪子滑坡的空间变形状态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2.
正1.HYDROGEOLOGY20142452Chang Chengcao(Institute of Coalfield Geological Survey and Design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 130062,China)Hydrogeological Type Division of Coal Mine No.2Mine in Yitong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Jilin Province(Jilin Geology,ISSN1001-2427,CN22-1099/P,32(4),2013,p.129-131,3refs.)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不同尺度路基融沉作用对路面结构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热力耦合理论的有限元模型,系统研究不同路基尺度工况下,融沉作用对不同厚度路面、不同材料基层的力学分布规律影响. 结果表明:相同的融沉条件下,整体式路基较分离式及二级路基,变形分别增大45%、64%,应力增大17.5%、21.7%. 高速公路面层由于路基较宽,地基融沉更容易向上传递,进而导致面层底部应力增大,最终造成面层的破坏. 因此,路面设计过程中保证一定的面层厚度,并采用柔性基层减小模量,可有效以降低层底应力水平,并防止基层裂缝向上反射. 相似文献
74.
冻土路基土体的物理性质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在不同的季节, 路基内的变形场和应力场会相应发生变化. 为了说明路基内变形场和应力场的季节性差异, 以青藏铁路某断面为例, 对冻土路基在有、无列车荷载两种工况下进行了数值模拟, 系统分析了两种工况下路基内的变形场和应力场特点. 结果表明: 路基修筑后, 在自重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瞬时变形; 由于路基内温度场随时间变化, 路基内各点的位移也随时间发生变化, 且位移时程曲线与温度时程曲线大体呈负相关. 在有、无列车两种工况下路基竖向位移分布都是由道砟中心向路基内部逐渐减小, 但数值明显不同; 由列车荷载引起的最大竖向附加变形发生在路基顶面中心点, 在10月15日、1月15日、4月15日, 变形量分别为-4.94 mm、-3.24 mm、-2.56 mm. 对于路基底面中心点和地基浅层中心点, 由列车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在10月15日最大、1月15日次之、4月15日最小, 附加应力最大达到19.48 kPa; 列车荷载主要影响路基上部土体应力分布, 对下部土体应力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5.
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光包滑坡是512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触发的规模最大的滑坡。滑坡位于汶川地震发震断裂上盘,距发震断裂直线距离3.0~4.5km,覆盖面积7.12km2,体积11.59108m3,是我国有史料记载以来规模最大的滑坡,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为数不多的几个10109m3以上的超大规模滑坡之一。本文作者自2011以来,在过去工作基础上,对该滑坡开展了1:2000滑坡工程地质测绘,结合物探、坑槽探及浅孔钻探等工作,编制了滑坡工程地质系列图件,从而进一步查明了大光包滑坡的平面和空间形态、滑体结构、滑面位置和堆积特征等,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滑坡要素定量数据。研究成果还原了大光包滑坡发生时的真实场景;揭示了滑坡堆积地貌特征、植被分布、岩性分布以及堆积体结构特征等,认为大光包滑坡是受强震和特定地形条件、岩体结构条件(层间剪切断层和两组陡裂结构面)控制的楔形体失稳。在此基础上,根据滑坡的要素组成和运动堆积特征,对滑坡进行了分区,分为滑坡断壁区、主滑堆积区和次滑堆积区3个大区,进一步划分为10个小区,分析阐明了各区特征。最后,对大光包滑坡的发生过程和形成机理进行了概要分析,将其概括为5个主要阶段:即强震拉裂阶段、锁固段剪断及楔形体失稳阶段、高速滑动和急刹车运动堆积阶段、拆离滑动阶段、断壁崩滑阶段。研究还发现:强震作用下滑带的进一步碎裂化,以及可能出现的水击作用可能是滑坡骤然启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陕北延安“7.3暴雨”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7月3日以来,陕西延安地区百年不遇的持续性强降雨,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流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本次持续性强降雨诱发大范围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本次持续性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共计8 000余处,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流,分别以小规模黄土崩塌、浅表层黄土滑坡、坡面型黄土泥流为主,以及上述灾种链生转化形成的沟谷型泥流。在持续降雨条件下,多灾种转化而成的复合型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77.
分析滑坡区隧道的主要病害特征和滑坡与隧道病害的相互关系。对隧道区的滑坡防治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经济的防治方案,为今后隧道区的滑坡防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石碑塬滑坡黄土液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碑塬滑坡是1920年海原地震触发的大型黄土流滑,认识其破坏特征与发生机制对于黄土边坡长距离液化失稳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对石碑塬黄土滑坡的调查和研究表明,饱和黄土或高含水率黄土具有很高的液化势和流态破坏势,在强震作用下,饱和黄土易发生液化或流滑。对石碑塬滑坡的7组原状黄土样品进行振动三轴剪切试验,并结合其微观特征分析,探讨了循环振动荷载作用下的饱和黄土孔隙水压力-应变增长模型,分析了振动液化过程中液化应力比与黄土粒度组成、土体微观结构参数及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黏粒含量越低,振动作用下饱和黄土孔隙水压力响应越快,液化应力比越低;黄土孔隙比越大,孔隙结构分形维数越大,液化应力比越低,振动液化后黄土孔隙分形维数降低,结构较液化之前更为致密;饱和度对黄土粒间胶结物质的赋存状态及黄土结构强度影响很大,同一土体饱和度越高,溶滤于孔隙水中的离子浓度越高,土体粒间接触点(或胶结点)越容易发生断裂,使得黄土结构强度降低,液化应力比降低。 相似文献
79.
5.12汶川大地震龙门山地区发育地震高位滑坡,通常发生在10~11度的极震区,这种灾害难预测,发生速度快,容易造成惨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在龙池乡川主坪的实地调查,对典型地震抛射滑坡形成的抛射堆积体进行剖析,探究地震加速度受地形放大效应的影响效应及崩塌被抛射的运动程式。 相似文献
80.
The balance conditions of relative angular momentum and time-mean kinetic energy and their annual variations are studied fo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ropical belt. The belt is divided into two roughly equal size parts, the monsoon and the extramonsoon regions. The data used consist of all available daily rawinsonde reports from the world areological network for the two 5-year periods 1958–63 and 1968–73.In winter, the trade winds in the monsoon and extramonsoon regions are both sources of westerly relative angular momentum for the middle latitude circulation.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the angular momentum gained in the extramonsoon region of the Tropics is mostly destroyed by a net southward flow of mass in that region, and becomes regenerated in the monsoon region by a net northward flow of mass there. This excess of angular momentum together with the angular momentum picked up locally in the monsoon region is almost all exported across its northern boundary. It is further found that in winter the Tropics are also an important source of mean kinetic energy for middle latitudes. Again almost all export of kinetic energy was found to take place across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monsoon sector. Most of this energy must be generated through the pressure gradient term inside the monsoon region itsel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nsient eddy kinetic energy being very small. The proper evaluation of the pressure gradient appears to be the main stumbling block in the present study, preventing us from estimating the generation and thereby, as a residual, the frictional dissipation in the two regions.In summer, the extramonsoon region remains a source of angular momentum, but the monsoon region with its surface westerlies acts as a sink, leading to a sharp reduction (and even a midsummer reversal) of the export into middle latitudes. Also the export of mean kinetic energy almost vanishes in summer, except for a small southward transfer across the equator. The calculations for two 5-year periods give very similar estimates and thereby show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Parts of this paper were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nsoons, March 7–12, 1977 in New Delhi, Indi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