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1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603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019篇
地质学   2912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7篇
自然地理   4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金沙江虎跳峡水电站龙蟠坝区坝肩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龙蟠地区的基本地质环境入手,分析了工程区的地貌地质特征,以此获取了客观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在现今应力场作用下工程坝肩边坡的稳定性采用了有限元模拟,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坝肩边坡在现今应力场作用下左岸岩体应力-形变处于明显卸荷状态,右岸滑坡体处于明显的应力松驰阶段,但总体来说坝肩边坡在天然状态下是处于稳定状态的;同时对右岸滑坡体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对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右岸滑坡体在各种工况条件下也是处于稳定状态的。   相似文献   
952.
鲁寺村地下水位抬升灾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鲁寺村受灾区水文地质条件、抽水试验、水质、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确定了地下水位抬升灾害产生的原因。沿河小煤窑的无序开采是这种地质灾害产生的根源,而地质及环境因素是灾害产生的必要条件。分析成果为灾害治理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在治理工程过程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53.
基于数据智能可视化分析的滑坡信息化施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进行大型滑坡整治,既安全又经济。笔者探讨了基于大量监测数据处理为核心的信息化施工技术。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大型滑坡巨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滑动面位置、滑动方向和对滑坡进行危险性分区。将支持向量机方法用于预测滑坡变形。将智能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用于滑坡动态优化设计中,并用一个实际工程实例论述了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4.
介绍了老粘性土层中某喷锚的滑坡事故,并根据滑坡体的形态,进行了反演计算,分析了滑坡原因。该滑坡的分析和处理为今后老粘性土层中喷锚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55.
滑坡监测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滑坡监测目的:了解和掌握滑坡体的演变过程,及时捕捉崩滑灾害的特征信息,为崩塌滑坡的正确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及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滑坡监测指标包括地质宏观形迹监测、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诱发因素监测、水压力监测和滑坡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监测等。滑坡监测技术方法通常有地面宏观形迹的简易观测、地面仪器监测、空间遥测和遥感监测、综合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等。论文还介绍了宝塔滑坡监测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956.
基于GIS的滑坡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振君  邓建辉  闵弘 《岩土力学》2004,25(11):1739-1743
滑坡监测的信息量非常庞大,而传统的滑坡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查询和分析,处理空间信息就显得力不从心。采用MO(Map Objects)集成开发的基于GIS的滑坡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把滑坡的空间信息和监测信息通过GIS技术联系起来,实现系统管理、快速查询和多种可视化分析。系统不依赖任何GIS平台,可独立运行,并可根据具体的滑坡和监测项目定制,保证了系统的通用性,为滑坡灾害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工具。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以三峡库区泄滩滑坡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7.
倪恒  李志建  张立萍 《岩土力学》2004,25(10):1655-1658
破坏概率与随机模拟理论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通过对传统破坏概率与随机模拟方法的具体操作发现,其没有考虑到因素相关性的影响,由此笔者引入主成分-逐步回归算法, 建立了PCR-SPA-MC耦合模型。并结合巴东县赵树岭滑坡研究,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分析表明,PCR-SPA-MC模型给出的结果比传统破坏概率法得出的结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58.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融冻泥流型滑坡属于长度与深度之比为无限大的浅层滑坡,应用无限斜坡分析方法研究滑坡的稳定性是完全合适的。考虑渗流方向与斜坡方向一致的情况,应用有效应力原理,本文推导出不同含水条件下融冻泥流型滑坡安全系数的解析表达式,绘制出了干土坡和完全饱水土坡稳定性分析图表,并对青藏公路K30 35里程融冻泥流型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959.
目前进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中, 潜在震源区范围和震级上限的确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采用二级划分和三级划分潜在震源区的方法, 对潜在震源区范围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 用震级上限的单边正态分布模型代替固定的震级上限模型, 分析了这种改进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及其工程意义。 结果表明, 用三级划分潜源的方法代替二级划分潜在震源方法可降低局部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对于在潜在震源区附近选址和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义。 震级上限的改进, 使得地震危险性降低, 这对百年使用年限的工程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0.
高速滑坡岩体碰撞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力学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大型高速滑坡岩体与阻挡山体的碰撞过程,得出了碰撞后滑坡岩体的平均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关系式;通过碰撞试验研究了滑坡岩体碰撞解体后的加速运动效应,得出了不同速度段岩体体积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远程活动阶段碎屑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