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0篇
  免费   1057篇
  国内免费   1025篇
测绘学   3020篇
大气科学   625篇
地球物理   773篇
地质学   2896篇
海洋学   469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372篇
自然地理   391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771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667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7  
据全国各县近10年的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数据,并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的变化,求出相应不施肥产量和通过施肥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并以上述结果为基础计算出该地区化肥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化肥施用的地区差异明显,施用量较集中范围是180-270kg/hm^2和90-180kg/hm^2,部分地区的化肥施用已经过量;单位化肥的粮食产出率主要集中在10-30kg/kg,化肥利用率大多集中在15%-35%,且与化肥施用量有关,按地区统计,高施肥量区化肥施用明显过量,平均达339kg/hm^2,是全国平均用量(262kg/hm^2)的1.29倍,中施肥量区单位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为252kg/hm^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施肥量区则仅为178kg/hm^2,是全国平均的67.8%,我国单位化肥的生产效率及化肥利用率均以低施肥量区最高,分别为17.5kg/kg和39.8%,中施肥量区为13.7和36。  相似文献   
232.
以达拉特旗西南部的高头窑镇为研究区域,以达拉特旗1987、1995、2000和2003年四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1987-2003年来四个时期的沙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分析了高头窑镇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沙漠化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近20年来,沙漠化土地处于发展-发展-逆转的过程中。研究区是典型的荒漠草原区,草原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始终占有绝对优势,农田、林地和高盖度草原的面积变化较大,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主要表现为各种沙丘类型之间的转化、各种草原类型之间的转化和草原与固定沙丘之间的转化。1987-2000年期间,草原和林地的退化是导致沙漠化严重发展的主要原因。2000-2003年间,土地类型之间的转化表现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林地向草原的转化,这种转化有利于沙漠化的逆转。可见,在高头窑地区,草原的退化是导致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沙漠化的治理方面,应该合理利用草原,防止过度放牧,大力倡导退林还草。  相似文献   
233.
以城市体系与水系的分形结构相似性为实例,探讨人文地理系统与自然地理系统的对称性及其破缺特征。首先建立城市人口—河流长度、城区面积—流域面积、 (某一级别的 )城市数目— (某一等级的 )河流数目等测度对应关系 ;然后证明基于中心地理论的Beckmann城镇等级—规模模型与 Horton水系构成第一、第二定律数理同构,关于城市人口—城区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模型与关于主河道长度—流域面积的几何测度关系模型以及 Horton水系构成的第二、第三定律数理同构 ;进而提出 :城市体系与水系分形结构的相似性实质上是自然—人文地理系统的对称性,只是这种对称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破缺,地理系统的演化目标之一似乎是要重建大自然的对称律。  相似文献   
234.
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土地利用能够通过改变一系列的自然现象和生态过程影响土壤侵蚀,尺度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作用机制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针对坡面尺度、小流域/流域尺度和区域尺度,综述了不同尺度上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其中,在坡面尺度上,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研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应尺度上的模型有USLE/RUSLE、WEPP等;在小流域/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研究主要涉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格局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关的模型有LISEM、AGNPS、EUROSEM和SEDEM等;在区域尺度上土壤侵蚀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尺度上推和宏观因子评价的方法进行。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研究作为自然地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关注多尺度综合与尺度转换、土地利用政策效应、土地利用格局与土壤流失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35.
利用青海玉树隆宝地区2014年12月积雪升华过程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积雪升华过程中高寒湿地陆气相互作用特征及积雪深度对陆气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雪和积雪升华过程中,高寒湿地浅层土壤温度在短时期内有所升高,而深层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对降雪过程的响应不敏感。积雪升华过程中净辐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日平均值增加,向上短波辐射的日平均值减少。积雪逐渐升华导致地表吸收的能量增加,同时地表向大气传递的能量也随之增加。随着积雪的逐步升华,感热占比和潜热占比逐渐升高,而土壤热通量占比和热储存占比逐渐降低。积雪深度增加会导致地表反照率和地表比辐射率增大,感热输送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236.
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利用GIS软件形成不同格式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库存储、查询、分析、检索的目的,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MAPGIS软件以及基于MAPGIS上开发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建立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析了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重点提出了建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7.
贵州省地热深井开放式思维高质量成井综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继伟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65-1071
贵州省深部地热钻井开发,目前仍然是坚持只针对性钻取地质论证所确定深部目的层(主要位于2000~3500m深度之间)的传统做法。受贵州省地质结构复杂和地球物理成果解释水平双重影响,在这个深度上,钻井实际揭露的地层、水文结果往往跟论证预测情况差别巨大,因此,地热深井失败率较高。地热深井成本高昂,失败时损失严重,所以亟需研究新的成井方式。通过实践,打破传统思维藩篱,总结出“开放式思维高质量成井综合技术”,该技术是将全井作为综合系统考虑,从施工前到施工全过程,充分分析全井所有可能的有利层位,通过预留上部层位、分段固井、射孔放水、注酸洗井、压裂以及深部循环取热等多种方式进行全井地热水的综合利用,达到提高成井率的效果。研究成果对于喀斯特地区地热新能源钻探开发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38.
1998-2012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差异及动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国家、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上分析了1998-2012年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并基于Theil指数探讨了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差异,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从人文视角探讨了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全国尺度上,中国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在区域尺度上,复种指数最高的为中部地区,最低的为东北地区;而复种指数增长最快的是东北地区,最慢的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3中国31个省份复种指数各不相同,且差距大,复种指数增长最快的是新疆、宁夏和云南。4由Theil指数值的大小可知,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差异呈缩小态势,其主要原因为四大区域间的差异。5人口非农化比重对耕地复种指数产生了显著负向作用,产业非农化比重、农业政策、人均经营耕地和农村家庭人均经营纯收入对耕地复种指数产生了显著正向作用。最后,本文认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水平,促进土地流转,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以及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及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惠农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家惠农政策的诱致作用,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国耕地复种水平。  相似文献   
239.
以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彩红外航片和IKONOS卫星影像,绘制了1987、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并数字化基于地面土地利用调查绘制的1979年土地利用图.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空间格局现状及土地覆盖类型动态变化;并以ETM 数据为信息源,绘制了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研究表明:2002年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呈现出一个耕地、草地、人工乔木林和人工灌木林以及种植稀疏灌木的草地高度镶嵌的景观格局特征;20年内土地覆盖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景观异质性增强.基于研究区景观的高度破碎化,绘制小流域精细尺度土地覆盖图,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40.
元谋干热河谷坡耕地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元谋干热河谷土壤侵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坡耕地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造成表层耕作土壤的物理性能下降、养分流失和水分入渗能力降低。表层耕作土壤的容重比下层土壤低12.7%,总孔隙度高10.9%,有机质高37.3%,120min累计入渗总量是下层土壤的1.6-2.2倍。模拟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关系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坡耕地每流失1cm表土,土地生产力水平平均下降4.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