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0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543篇
测绘学   1237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279篇
地质学   1307篇
海洋学   269篇
天文学   61篇
综合类   310篇
自然地理   5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复杂地区水准网平差时传统定权方法存在不合理性。根据高差观测误差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建立高差分类新标准,推导出各类高差观测值权的计算公式,并引入赫尔默特方差估计法来合理匹配各类高差观测值的权比关系,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2.
梁建  张杰  马毅 《海洋通报》2015,34(2):168-174
以CHRIS/PROBA高光谱图像数据为例,使用非监督分类的ISODATA和监督分类的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等3种经典的图像分类算法,对消条带前后的图像分别开展分类实验,并对分类结果做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消条带处理可以较好地改善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的目视效果,能够消除不同类别斑块边缘因条带而产生的"毛刺"现象,这对地物斑块的形状及几何分布敏感的研究(如景观生态学)至关重要;但消条带处理对于提高分类精度的效果并不显著,精度提高最大值不到2%。  相似文献   
943.
【中文】:通过分类统计岳阳各气象观测站1994~2013年不同天空状况、不同风类以及天空状况与风类结合的逐月最低气温数值差异,总结归纳了不同类型条件下岳阳各气象观测站逐月最低气温差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晴天时平江、临湘站最低气温比岳阳低4~6℃、2~4℃;东南风时平江、临湘站最低气温比岳阳低3~5℃、1~3℃;在月际分布中,2、3、4、11、12月晴天下东南风时平江站最低气温均比岳阳低6℃以上;而差异较小的阴天或西北、东北风时全市最低气温差异均在1℃或以下。分析的结果为全市最低气温日常预报工作提供了客观、定量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944.
Full-waveform topographic LiDAR data provid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objects along the path of a laser pulse than discrete-return (echo) topographic LiDAR data. Full-waveform topographic LiDAR data consist of a succession of cross-section profiles of landscapes and each waveform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sum of echoes. The echo number reveals critical information in classifying land cover types. Most land covers contain one echo, whereas topographic LiDAR data in trees and roof edges contained multi-echo waveform features. To identify land-cover types, waveform-based classifier was integrated single-echo and multi-echo classifiers for point cloud classification.The experimental area was the Namasha district of Southern Taiwan, and the land-cover objects were categorized as roads, trees (canopy), grass (grass and crop), bare (bare ground), and buildings (buildings and roof edges). Waveform features were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the single- and multi-echo laser-path samples, and the critical waveform feature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Bhattacharyya distance. Next, waveform-based classifiers were performed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with the local, spatial features of waveform topographic LiDAR information, and optical image inform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by using fused wavefor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the waveform-based classifiers achieved the highest overall accuracy in identifying land-cover point clouds among the models, especially when compared to an echo-based classifier.  相似文献   
945.
Quantification of forest degradation in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as well as in historic baselines is among the most challenging tasks in national REDD+ strategies. However, a recently introduced option is to base monitoring systems on subnational conditions such as prevalent degradation activities. In Tanzania, charcoal production is considered a major cause of forest degradation, but is challenging to quantify due to sub-canopy biomass loss, remote production sites and illegal trade. We studied two charcoal production sites in dry Miombo woodland representing open woodland conditions near human settlements and remote forest with nearly closed canopies.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nd adaptive thresholding were applied on a pansharpened QuickBird (QB) image to detect kiln burn marks (KBMs).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showed reasonable detection accuracy in the remote forest site only, while adaptive thresholding was found acceptable at both locations. We used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nd manual digitizing for KBM delineation and found acceptable delineation accuracy at both sites with RMSEs of 25–32% compared to ground measurements. Regression of charcoal production on KBM area delineated from QB resulted in R2s of 0.86–0.88 with cross-validation RMSE ranging from 2.22 to 2.29 Mg charcoal per kil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how locally calibrate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may be used to identify and delineate charcoal production sites for estimation of charcoal production and associated extraction of woody biomass.  相似文献   
946.
长江口EnviSat测高数据的波形分类重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福凯  沈云中 《测绘学报》2015,44(6):616-624
采用波形分类重构算法处理EnviSat卫星从2002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长江口近岸海域28°N~32°N、121°E~125°E范围内的波形数据。该区域内海洋波形、波形后缘前端出现峰值的波形、波形后缘后端出现峰值的波形、似镜面波形和复杂波形分别占89.03%、2.95%、0.45%、3.31%和4.26%。根据不同的波形类别采用不同波形算法进行波形重构。同时,分析了不同重构算法之间的系统偏差,并据此确定OCOG算法、Threshold算法和子波形算法的最优阈值水平分别为65%、45%和50%。重构结果表明,波形分类重构算法优于其他波形重构算法,能有效改善原始海面高的精度,改善程度在16.62%~53.86%之间。此外,重构后交叉点差值小于重构前的交叉点差值,与轨迹P089、P411形成的交叉点的海面高差值由1m降低到25cm左右,其余交叉点的差值均在2~6cm。  相似文献   
947.
主动学习与图的半监督相结合的高光谱影像分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当前高光谱影像分类时,人工标注样本费时费力以及大量未标记样本未有效利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动学习与图的半监督相结合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将像素的光谱信息与其邻域内的空间信息相结合,利用重排序机制得到一种旋转不变的空谱特征表达。在此基础上,利用主动学习算法选择最不确定性样本(即分类模糊度最大的样本),提交操作者标注得到标记样本集。最后将该标记样本与未标记样本组合,用于图的半监督分类。该算法可保证类别边界样本的选择,利于分类器的边界构造,同时,在较少标记样本情况下,通过引入大量的未标记样本,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类效果。在3幅真实高光谱影像上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取得精度较高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948.
RADARSAT-2全极化SAR数据地表覆盖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测量每一观测目标的全散射矩阵,但地物分布的复杂性往往造成不同地物具有相似的后向散射信号特征,因而增加了地物信息提取的难度。文中基于北京地区的RADARSAT-2全极化雷达数据,在图像处理的特征分解的基础上,利用PolSARPro软件提取包含地物散射机理信息的各种极化参数,按H-α、A-α、H-A对全极化SAR影像进行基于散射机理的分类,继而将分类结果作为Wishart H/A/α、Wishart H/α的初始类别划分。最后,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对基于Wishart分布的监督分类及以上两种分类算法进行融合处理,从而实现地物的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与经典的分类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9.
遥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现代地球信息学科,在总结分析遥感学科理论发展与遥感应用新特征基础上,进行遥感学科发展与应用理论探索,是推动遥感学科与应用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现有遥感学科组成及分类体系的分析,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方法论的遥感学科分类新方法,在分析遥感应用中普遍存在的跨时空特征基础上,从遥感应用新视野提出了跨时空遥感的理论,最后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了跨时空遥感的应用。跨时空遥感理论的建立顺应遥感学科发展的需要,遥感应用时空观的提出对今后遥感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0.
Landsat8和MODIS融合构建高时空分辨率数据识别秋粮作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Wu等人提出的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方法 STDFA(Spatial Temporal Data Fusion Approach)以Landsat 8和MODIS为数据源构建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以此为基础,构建15种30 m分辨率分类数据集,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进行秋粮作物识别,验证不同维度分类数据集进行秋粮作物识别的适用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分类数据集的秋粮作物分类结果均达到了较高的识别精度。综合各项精度指标分析,Red+Phenology数据组合对秋粮识别效果最好,水稻识别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91.76%和82.49%,玉米识别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85.80%和74.97%,水稻和玉米识别的总体精度达到86.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