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3316篇 |
免费 | 869篇 |
国内免费 | 462篇 |
测绘学 | 1374篇 |
大气科学 | 315篇 |
地球物理 | 302篇 |
地质学 | 1429篇 |
海洋学 | 303篇 |
天文学 | 62篇 |
综合类 | 322篇 |
自然地理 | 540篇 |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99篇 |
2022年 | 151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229篇 |
2019年 | 211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190篇 |
2016年 | 189篇 |
2015年 | 180篇 |
2014年 | 166篇 |
2013年 | 260篇 |
2012年 | 198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45篇 |
2009年 | 193篇 |
2008年 | 199篇 |
2007年 | 217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7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3篇 |
意义 显生宙大量的碳酸盐沉积物记录着古环境及其演化信息,同时也是地球重要的碳汇。在“碳中和”背景下,碳酸盐工厂已经成为碳酸盐研究的热点之一,加强对碳酸盐工厂发育特征及演化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其运行机制及主控因素。相较于国外,国内针对碳酸盐工厂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大多聚焦碳酸盐岩的沉积与演化,对碳酸盐工厂的类型划分及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消亡主控因素的认识也较为局限。【 进展 】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碳酸盐工厂类型划分方案、研究方法以及消亡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地质工作者进一步开展碳酸盐工厂运行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结论与展望 】运用多学科知识方法进行碳酸盐工厂研究,从多方面认识其运行机制、演化过程及主控因素,使研究结论更准确,并发掘其中蕴藏的生物学及海洋学意义可能是未来碳酸盐工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降雨与灌溉是黄土地区最常见的地灾驱动力。通常情况下,入渗深度较浅且主要受细微观通道的控制,孔隙结构对渗流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为了研究浅层黄土孔隙结构分布规律,以泾阳南塬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CT断层扫描法和压汞法分析黄土结构,观察并讨论细微观孔隙结构特性随黄土埋深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①泾阳浅层黄土根据其孔隙结构特征可划分为三层,1~2 m为第一层,3~4 m为第二层,5 m为第三层;②孔径小于1.0 mm的孔隙占总孔隙数量的95%以上,以类球状和柱状的封闭孔隙为主;③孔径大于0.8 mm的孔隙占总孔隙体积的65%以上,多为枝杈状和柱状的连通孔隙;④随着埋深的增加,连通性逐渐降低,大孔隙的变形破坏对黄土结构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⑤根据压汞试验可知,集粒内孔隙以0.2 μm为界,随着埋深的增加左侧孔隙占比无明显变化,右侧随之增大。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探索浅表层黄土细微观孔隙渗流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结合地理分布将中国北方高空冷涡划分为东北冷涡(120°-145°E,35°-60°N),华北冷涡(100°-130°E,30°-45°N)以及东蒙冷涡(100°-130°E,40°-55°N)三类,根据2000-2018年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日降水资料对19 a冷涡个例进行筛选对比,统计分析三类冷涡的活动规律,利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三类冷涡的结构和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在490例高空冷涡个例中,遗漏的冷涡个例有2个,重复的个例有13个,剩下475例个例都能较好的被选出和归类,给出的三类冷涡定义较为合理。东北冷涡和东蒙冷涡在全年皆可生成,而华北冷涡在12月和2月没有发现。东北冷涡在4、5月生成最多,在3月和8月生成较少。华北冷涡在5月生成最多,冬季生成较少。东蒙冷涡在5、6、9三个月生成较多,在2、3和11月生成较少。对三类冷涡的动态合成分析表明:在结构方面,考察位势高度、温度、涡度、和等熵位涡分布,得到东北冷涡平均强度最强,东蒙冷涡次之,华北冷涡最弱;在降水方面,冷涡强度最强的时段,冷涡降水主要出现在高空急流出口区以北,对应有强的高层辐散。由于低层湿度分布以及水汽输送强度的不同,三类冷涡的降水大值中心位置有所差别,并且华北冷涡平均降水强度最大,东北冷涡次之,东蒙冷涡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