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4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1744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27篇
地质学   4236篇
海洋学   26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小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中的应用为基础,结合《亚洲中部及邻区系列地质图》的编制,详细阐述了应用ArcInfo、MapGis等GIS软件进行数字地质编图的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专业地质空间数据的编制做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各种要素制图综合、属性库制作、编码设计、现势资料的补充等.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源进行数据转换、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投影坐标系统.对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及数据源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2.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长期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实施河道疏浚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掌握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是实施河道疏浚工程的关键,是沿线生态闸堰设置及两岸提防工程修建的基础.通过区域地质特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几个方面的研究,得出河道疏浚段的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类型等特征,为河道疏浚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以图像处理、GIS为平台,对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地区的重、磁、电、遥感及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该地区重、磁力资料信息含量较高,对于确定盐下构造分布具有积极意义。使用遥感资料对小断层及裂隙发育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裂隙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注水效率的提高。同时可对扎纳若尔、阿里别克莫拉等油田的井网状况进行监控和地面设施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64.
同位素地质学定年方法评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详细分析了当前同纱年代学的常用定年方法,如K-Ar法,U-Pb法,Rb-Sr法和Sm-Nd法等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讨论了地质事件定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准确定年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5.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冻土工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系统回顾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冻土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内容 ,重点阐述了 90年代开展的冻土研究的研究成果 ,从冻土工程地质、路基下冻土温度场、冻土环境的影响、冻土工程分类、地理信息系统 5个侧面 ,来反映近年来在青藏公路研究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为青藏铁路建设中重大冻土工程技术问题和工程设计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长江三角洲环境地质调查评价GIS管理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军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1):103-107
长江三角洲是一个人口稠密、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 ,该区地质结构复杂、环境地质条件十分脆弱 ,长期以来因过量开采地下水 ,形成大面积区域性水位降落漏斗 ,诱发了相当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给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从开展长江三角洲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现实意义出发 ,探讨了长江三角洲环境地质调查评价GIS管理系统的系统目标、开发模式以及实现步骤 ,概括介绍了系统所应具有的功能 ,为长江三角洲项目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一条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67.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沉积了一套稳定的滨浅海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地层,通过层序地层研究划分出五个三级层序。对其中四个层序内碳酸盐岩碳、氧、锶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得出,不同层序、层序界面及层序内不同体系域的δ13 C、δ180、N(87Sr/86Sr)值均有明显的差异,并具规律性变化,整体上反映出研究区中侏罗世发生了多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气候、构造活动的演变,为层序地层研究提供了定量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与全球变化有关的几个北极海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地区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区域 ,在北极地区与全球变化有关的地质问题主要是北极地区的海陆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以及全球变化在地层中的记录。这涉及到北极形态变化及与其它大洋沟通的水道开闭情况 ,地形起伏对大气、大洋环流的影响 ,地壳升降与海平面变化对河流流量和海岸稳定性的影响 ,气体水合物及有机碳等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以及这些影响与气候变化信息在极地沉积物中的记录。文章在对上述影响及海洋地质研究状况进行探讨后 ,又简要介绍了中国的首次北极考察海洋地质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9.
滇西北地区富碱岩体(脉)地质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喜山期富碱岩体广布于滇西北地区 ,通过对其地质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 ,认为富碱岩体 (脉 )由正长 (斑 )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及相关的火山岩组成 ,具有多次活动的特征 ,并形成区内富有特色的岩浆岩系列 ;该系列岩浆岩以富碱高钾为突出特点 ,具有正常的岩浆演化趋势 ,不同岩带岩石地质学和岩石化学方面有区域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0.
The Wadi Hafafit Complex (WHC) is an arcuate belt of orthogneisses, migmatites and other high-grade metamorphic rocks, which mark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Central Eastern and the South Eastern Deserts of Egypt. In the WHC, gneissic meta-gabbro outlines macroscopic fold interference patterns characterized by elliptical to irregular culminations cored by gneissic meta-tonalite to meta-trondhjemite. The five main culminations of the WHC have previously been labeled A (most northerly), B, C, D and E (most southerly). A detailed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B, C, D and E reveals that these structures are a result of the interference of four macroscopic fold phases, the first three of which may represent a single deformation event. The first folding involved sheath-like fold nappes, which were transported to the N or NW, assisted by translation on gently dipping mylonite zones. The regional gneissosity and mineral extension lineations formed during this folding event. The fold nappes were deformed by mainly open upright small macroscopic and mesocopic folds with approximately NE-trending hinges. As a probable continuation of the latter folding, the sheaths were buckled into large macroscopic folds and monoclines with the same NE-trends. The fourth macroscopic folding resulted from shortening along the NE–SW direction, producing mainly NW–SE-trending upright gently plunging folds. Gravitative uplift is disputed as a component of the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WHC.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fold interference pattern result from the interesting behaviour of sheath folds during their refol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