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794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91.
以澳大利亚南部的吉普斯兰盆地和中国东北部的松辽盆地为例,通过对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内部结构构造特征、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的分布特征、生储盖特征以及形成时代的比较,对纵向拼合式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含油气性作了探讨。阐明了具有相似结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同一时期处于相近地理环境中的沉积盆地,应具有相似的含油气远景;而这一切都是由近似的成盆动力学机制,即:地球深部动力所诱发的远源板内应力、地幔底辟等因素所控制的,再一次证明了裂谷类型的沉积盆地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指明了在我国东部原裂谷系中开展油气普查勘探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2.
地层不整合结构的量化判识是油气藏,特别是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成藏研究的关键问题。针对断陷盆地覆盖区不整合结构研究相对局限、量化判识不够的现状,研究了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纵向结构的发育特征,将不整合结构划分为Ⅰ1,Ⅰ2 和Ⅱ三种类型,它们可通过实验室岩芯样品的分析测试量化判识。由于不整合各层结构在测井曲线上都有一定的响应,因而根据多种测井曲线构建了综合分层曲线,并用最优分割法确定了地层中不整合面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根据GR,AC和SP 曲线建立了主成分曲线,并综合岩芯地质和分析测试研究成果,提出了量化判识不整合结构的量化标准图版。该方法应用于济阳坳陷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勘探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3.
仁里稀有金属矿田位于幕阜山岩体西南缘,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地之一。文章旨在通过对区域成矿条件、矿田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时代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综合分析,为矿田勘查设计乃至华南地区稀有金属找矿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矿田范围内对燕山期、武陵期花岗岩及每个矿区代表性伟晶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开展了岩石化学成分分析,同时对矿田内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及锂辉石伟晶岩分别进行了锆石U-Pb、白云母Ar-Ar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①多期造山与燕山期陆内活化是成矿的有利地质背景,多阶段伸展作用导致幕阜山地区多期大规模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②矿田构造主要以NE(或NNE)向构造为主,复合改造NW向及近EW向构造,NE(或NNE)向和NW(或近EW)向构造呈现立交桥式的构造格局,控制了花岗岩和伟晶岩分布;③矿田内伟晶岩属极高分异、富硅、过铝质花岗质岩石,燕山期花岗岩属陆壳改造"S型"花岗岩;④幕阜山岩体由岩体内接触带往岩体外接触带(10 km),由黑云母伟晶岩→二云母伟晶岩→白云母伟晶岩→锂云母伟晶岩→锂辉石白云母伟晶岩过渡,形成了较完整的稀有金属演化序列:无矿化→Be→Be+Nb+Ta→Be+Nb+Ta+Li→Be+Nb+Ta+Li+Cs;⑤稀有金属成矿与构造岩浆时空演化、构造组合、特别是岩浆的分异程度密切相关,矿田内燕山期花岗岩年龄139.3~146.2 Ma,稀有金属成矿年龄为130.5~130.8 Ma。  相似文献   
194.
Early Cambrian and Mid-Late Neoproterozoic volcanic rocks in China are widespread on several Precambrian continental blocks,which had aggregated to form part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 by ca.900 Ma....  相似文献   
195.
陆内造山带特征及其动力学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良树 《地质学报》2021,95(1):98-106
板块构造理论上陆后遇到了难解之谜。陆内宽广的造山带、频繁的陆内地震、陆内普遍发育的透入性变形构造及其巨量的过铝质花岗岩,是大陆构造的普遍现象,陆内(或板内)构造已经成为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大陆变形与陆内造山带的研究历程,总结了陆内造山带的基本特征,包括定义、位置、规模、地质特征、地壳结构、岩浆活动、应变分布、山根、热能、动力源等,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世界上几个典型陆内造山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介绍,展示了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带与板缘造山带地质特性的对比,对其动力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现今面临的挑战及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6.
研究区属中天山褶皱断裂隆起带的一部分,北邻准噶尔阿拉套晚古生代岛弧,南毗伊犁地块。博罗霍洛褶断带的发展演化与天山造山带密切相关,它的雏型可追溯到晚元古代已展现出东西向隆起带,早古生代成为大陆裂谷,到晚古生代随着天山地槽的封闭开始褶皱隆起,中新生代以升降运动为主,造成强烈的构造复活并产生大量新断裂。  相似文献   
197.
A huge hydrothermal field, named the "Hakurei Sulfide Deposit" (HSD) was discovered in the North Myojin Rift (NMR), Izu–Bonin Back-Arc Rift (BAR) during the 2003 survey cruise of R/V Hakurei-maru No.2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geotectonic features and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ore deposits between the NMR and the Hokuroku Basin, which is representative of kuroko fields in Japan. The topographic features of the NMR and the Hokuroku Basin are similar. Both have a clear ring structure surrounded by faults and the east–west width is almost the same. Many kuroko deposits were formed on the extrusion centers of the five pre-mineral acidic volcanic complexes, located in a loop inside the Hokuroku Basin. In the case of the NMR, seven submarine volcanoes are also located in a loop, and the HSD formed inside the summit caldera of Bayonnaise Knoll, which is one of the seven volcanoes. These topographic similarities highlight that the NMR is a modern analog of the Hokuroku Basin. Identifying such similarities is extremely useful when prospecting kuroko deposits on land equivalents as well as on the other segments of the Izu–Bonin BAR.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kuroko deposits on land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when the following are identified: (i) location of back-arc rift and the volcanic front; (ii) direction of the arc–trench system and intra-rift faults (and/or fracture zone); (iii) position of submarine volcanoes surrounding a back-arc rift; and (iv) intersections of a caldera fault and intra-rift fault (and/or fracture zone) inside the summit caldera of submarine volcanoes. Within these aforementioned points a ring structure, acidic volcanic complexes that circle the circuit and submarine calderas along the volcanic front, are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submarine hydrothermal deposits.  相似文献   
198.
本文以山西省汾西矿区崔家淘井田断层构造的展布规律、断层面构造岩特征民层滑动擦痕为依据,分析断层发育的力学机制衣成生欠,应用赤平投影图矿区两条主干断层,得出 区三向主支应力轴方向的认识,提出一种在华北地区有代表性煤矿区展布模式芝对断层的识别和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9.
陕西秦巴火山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巴区元古宙和早古生代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发育。经研究,其火山岩形成机制,多与裂谷构造有关。这些火山岩中与之相关的矿产有钼、铼、钨、金、铅、银、锌、铜、铁、金红石及有关的非金属矿等。本文从该区火山岩的特征出发,分析其所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并探讨火山岩与矿产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进一步找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0.
李富光 《华南地震》1991,11(3):46-51
根据区域重砂普查圈定的辰砂分散晕和跨断层剖面壤中气汞测量结果,联系已有地震资料,讨论了阳江--从化断裂带的活动性及汞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认为:沿断裂 带群集的汞民中以作为活动断裂的判别标志之一;汞沿断裂裂隙向上运移系促使断裂活动的动力因素之一;汞异常段之间的相对低值区或其外侧系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