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某工程地基软弱夹层的补强设计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局部存在软弱夹层的复杂地质条件,通常的处理方法或挖除换填或采用复合地基,针对具体工程探讨了的不同补强处理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适用性,利用以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按沉降控制进行补强设计的新思路,并针对处理后的深层复合土层不便直观和开挖检验的难题,结合多道瞬态面波法检验补强加固效果,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实现了谷氨酸与Zn/Al水滑石的插层组装,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了谷氨酸插层水滑石的结构,并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测试了复合材料中谷氨酸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滑石前躯体(LDHs-NO3)结构规整、晶相单一,层间距为0.879 nm;2种方法合成的谷氨酸插层水滑石,其层间距分别增加到1.251 nm和1.334 nm,可以推测谷氨酸以垂直方式分布于水滑石层间。插层后水滑石样品在1588 cm-1和1346 cm-1处出现了谷氨酸中羧酸根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峰,也佐证了氨基酸插层成功。谷氨酸插层水滑石后,其热稳定性大大提高,热分解温度由230℃升高至397~434℃。与物理混合法相比,谷氨酸与水滑石复合后增加了谷氨酸的耐酸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谷氨酸释放曲线符合Bhaskar方程,表明微粒间的扩散作用是谷氨酸分子释放的限速步骤。LDHs-Glu经海藻酸钠包裹后,在模拟肠液中缓慢释放而在模拟胃液中不释放,起到了肠液定向释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巴东新城区巴东组第3段岩体中软弱夹层的分布特征、滑坡滑带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巴东组第3段岩体中发育的滑坡滑带可与原岩中的软弱夹层对应,软弱夹层受构造剪切和地下水泥化作用发育成以碎石夹泥或黏土夹碎石为主的滑带.分析认为黄土坡滑坡、赵树岭滑坡的深层变形与巴东组第3段次级褶皱发育、层间劈理密集导致岩体破碎有关,而两...  相似文献   
14.
徐彬  王康柱  李宁 《岩土力学》2007,28(Z1):437-442
积石峡水电站泄洪洞与导流洞交叉段形成了跨度为28 m,高度为22 m类似城门洞形的大断面洞室,该洞段围岩呈层状分布,且有一软弱夹层穿过拱顶,对洞室稳定极为不利。针对这一实际工程问题,确定了开挖方案和支护措施,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了该处的围岩应力和变形随开挖进行的变化和围岩的稳定性,并考虑了位于拱顶的软弱夹层对交叉段洞室开挖围岩稳定的影响,对于其他类似工程,其结果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岭土/肼插层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岭土为原料,选取50%水合肼作为插层剂,采用直接液相插层法,并辅以磁力搅拌,成功地将肼分子插入到高岭石结构层间,制得肼插层高岭土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仪对产品进行了表征。IR谱表明, 插层中肼分子中的NH基与高岭石内表面羟基之间产生了N-H-OH作用,形成了新的氢键;插层反应后的样品,其粒径小于5 μm的颗粒占总颗粒数的比例降低了10.55%,平均粒径增大了46.84%。  相似文献   
16.
用直接反应法制备了C/CuCl2 从 6 .3- 88.2的五种不同的CuCl2 -石墨层间化合物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指出它们分别为一阶、一二混阶、二阶和高阶 (大于二阶 )石墨层间化合物 ,Ic(°A)分别为 9.4 6、9.4 6 /11.6 3、12 .0 99、15.74、18.394 °A。通过循环伏安法对一阶、一二混阶层间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测试了作为锂电池阴极材料的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7.
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是由潜蚀强烈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特有的不良地质作用,本文结合某大型水电工程坝基存在的软弱夹层,在现场取样试验,研究了这些软弱夹层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发生渗透变形的方式和程度,并以试验成果为基础,根据水工建筑物的布置以及上下游水头差等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软弱夹层的水力梯度分布情况以及软弱夹层与上下两盘基岩中的水力梯度分布,为坝基防渗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Superfine graphite powder was prepared by ball-milling exfoliated graphite containing anhydrous CuCl2 in planetary ball milling systems. Nano-scale CuCl2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by heating a mixture of anhydrous CuCl2 and graphite nanoshee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microstructures of stage-1 nano-scale CuCl2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The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of the domain wall and core in the nano-scale CuCl2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a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CuCl2 in the mixtur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size of the nano-scale CuCl2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  相似文献   
19.
煤系高岭石—醋酸钾复合体的热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钦甫  丁述理 《矿物学报》1997,17(3):276-279
用煤系高岭石与醋酸钾合成夹层复合体,并利用热分析(TA)、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其热行为特征。夹层复合体在低于300℃左右的条件下相当稳定,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夹在高岭石层间的醋酸钾就会发生熔化,在此阶段脱羟基作用发生。复合体脱羟基所需的温度比纯高岭石发生同样作用所需的温度要低得多。红外光谱研究发现,高岭石复合体中不同性质羟基团的脱羟基作用的发生遵循着一个固定的顺序。  相似文献   
20.
采用SEM、XRF、XRD和IR研究了大同、平朔和淮北煤系高岭石的结构、粒度及其特性,探讨了粒度大小对高岭石插层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粒度中等且结晶有序的平朔煤系高岭石插层率最高,其次为晶体粗大但结晶有序的大同高岭石,粒度最小且结晶无序的淮北高岭石插层率最低。研究认为高岭石原始晶粒粒度对高岭石插层作用有重要影响,中等粒度最有利于高岭石插层作用的进行,粒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高岭石插层作用的进行,其原因是由于不同粒度的高岭石插层作用过程中导致的差异弹性变形引起的。结晶有序度对高岭石插层作用也有重要影响,结构无序不利于插层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