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307篇 |
免费 | 13996篇 |
国内免费 | 189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965篇 |
大气科学 | 9792篇 |
地球物理 | 15701篇 |
地质学 | 50299篇 |
海洋学 | 10245篇 |
天文学 | 5316篇 |
综合类 | 5920篇 |
自然地理 | 140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8篇 |
2023年 | 1434篇 |
2022年 | 2784篇 |
2021年 | 3249篇 |
2020年 | 3165篇 |
2019年 | 3660篇 |
2018年 | 2777篇 |
2017年 | 3345篇 |
2016年 | 3547篇 |
2015年 | 3789篇 |
2014年 | 4748篇 |
2013年 | 4725篇 |
2012年 | 5042篇 |
2011年 | 5327篇 |
2010年 | 4636篇 |
2009年 | 5549篇 |
2008年 | 5442篇 |
2007年 | 5886篇 |
2006年 | 5790篇 |
2005年 | 5185篇 |
2004年 | 4750篇 |
2003年 | 4473篇 |
2002年 | 4012篇 |
2001年 | 3543篇 |
2000年 | 3380篇 |
1999年 | 3003篇 |
1998年 | 2650篇 |
1997年 | 2154篇 |
1996年 | 1904篇 |
1995年 | 1595篇 |
1994年 | 1580篇 |
1993年 | 1344篇 |
1992年 | 1026篇 |
1991年 | 769篇 |
1990年 | 632篇 |
1989年 | 492篇 |
1988年 | 387篇 |
1987年 | 249篇 |
1986年 | 165篇 |
1985年 | 108篇 |
1984年 | 53篇 |
1983年 | 42篇 |
1982年 | 48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32篇 |
1979年 | 31篇 |
1978年 | 52篇 |
1977年 | 31篇 |
1975年 | 6篇 |
1954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岩石变形破坏的熵突变过程与破坏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中,当进入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之后,系统不断调整结构抵抗外力的扰动,裂纹向局域集中的有序方向发展,应变能不断耗散,并以应变能的耗散为媒介,使系统与外扰动所追加的负熵流产生能量流通,也使系统熵值和系统的维数逐次降低,这一阶段岩石系统远离平衡态,岩石的破坏是系统熵的突变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并在验证应变能分布与结构块度分布模式的一致性的基础上,推导出包含了结构因素和能量分布的熵表达式;对熵表达式进行平衡分析获得局部突变的分岔集,得到了岩石局部破坏的熵折迭突变破坏准则;同时,探讨了熵表达式所表征的结构有序度的尖点突变性,解出岩石系统的分岔集,这个分岔集就是岩石系统熵突变的整体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83.
84.
An explosive extratropical cyclone(EC)over the Eastern Asian region that caused two shipwrecks is analyzed using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 from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Analyse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C reveal that the positive potential vorticity(PV)at the upper-tropospheric level displays a hook-shaped structure during the mature period of the cyclone.The PV distribution forms a vertically coherent PV structure called a PV tower.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PV can induce and strengthen cyclonic circulation from the lower-to upper-levels of troposphere,which is an important deepening mechanism of explosive cyclone.The PV tower occurs approximately ten hours pri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surface occlusion in the cyclone.The evolution of surface fronts closely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rizontal upper-tropospheric PV.This tandem development is largely attributed to the ability of the positive upper-tropospheric PV and the PV tower to induce cyclonic circulation simultaneously.The kinematic wrap-up process of cyclonic circulation also accelerates the formation of warm occlusion.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positive PV and potential temperature combining the perspectives of dynamic tropopause folding,PV tower,and atmospheric stability,including westward tilting and baroclinicity,is proposed.This model can illustrate the explosive deepening mechanism of ECs.The regions of convective instability and rainfall determined by this model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identified from the actual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85.
Observ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using the Ooty Radio Telescope in order to place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ary scenario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present day superclusters. The experiment attempted to detect 21 cm emission from massive
neutral hydrogen condensates at a redshift ofz = 3.3. In an Einstein de-Sitter universe with baryon density Ω = 0.05, about ten condensates were expected in the volume
surveyed if superclusters, having H I masses ≃5 × 1015
M
⊙, were the first objects to separate out of the Hubble expansion. The sensitivity of our experiment rules out the existence
of these condensates atz = 3.3 unless their lifetimes are less than one-tenth the dispersion in their epoch of formation or the proto-superclusters
subtend angles greater than 6 arcmi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superclusters form at z > 3.3 if indeed they were the first
objects to condense out of the Hubble flow.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86.
大别造山带的汇聚演化历史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来自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显生宙以来的地层记录以及北淮阳地区的地层记录可能为两个陆块的汇聚模式提供制约。通过对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显生宙以来岩相古地理进行比较,其中3个阶段相似, 2个阶段差别很大。以浊积岩发育作为俯冲阶段的标志,磨拉石建造出现作为闭合的标志,显生宙以来,大别造山带曾经历了两次俯冲和两次汇聚,俯冲时间分别是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和早三叠世,汇聚的时间分别为中 晚泥盆世和中三叠世,早期的汇聚具有软碰撞特征,以上认知得到了北淮阳地区地层、古生物和沉积记录的支持,同时也与大别山造山带榴辉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基本吻合。高压 超高压变质岩在晚三叠世处于快速折返阶段,早侏罗世以前到达地表,其平均折返隆升速率为39~66mm/a。 相似文献
87.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西南部构造复杂,其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不明确。综合运用岩芯、测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区断陷湖盆古新世—始新世的构造活动、沉积体系以及盆地充填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渤中凹陷西南部古近纪孔店-沙河街组发育孔店组末期、沙三段末期、沙一二段末期等3期构造活动,多次隆升剥蚀形成3个关键层序界面,控制整个湖盆古近纪孔店-沙河街组的层序结构和古地貌形态。古新世—始新世主要发育近源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以及湖底扇等4种沉积体系类型,其分布受古物源、古地貌、断裂活动等因素制约。在古新世孔店组沉积裂陷早期,湖盆范围小,物源供给充足,陡坡带和缓坡带均以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为主,湖盆中心发育湖底扇沉积,晚期湖盆逐渐萎缩;始新世早期的沙三段沉积时期,断陷活动加强,随着盆地范围的扩张,物源供应减弱,湖盆洼陷区主要发育湖底扇沉积。始新世晚期沙一二段裂后沉降期,辫状河三角洲进积特征明显,分布范围广,局部地貌高位置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不同时期构造差异活动与物源供给共同制约着该区古近纪孔店-沙河街组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也导致了与渤海海域其他构造区沉积充填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8.
89.
适度人口取决于生态、经济和土地等多要素的综合承载力。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兵团1995—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兵团的1995—2010年的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95—1999年兵团的实际人口虽然在增加,但相对于生态适度人口并没有出现过剩;2000—2010年兵团生态适度人口在不断下降,实际人口和过剩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兵团目前已经出现了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人地矛盾相对紧张,生态适度人口规模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9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凝灰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凝灰岩主量元素具有高K、高Al、Si中等至高、低Na的特征; REE总体特征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REE在4857~40212 μg/g 之间变化,Eu呈现出负异常,在034~082内变化,δCe范围在080~208之间; 微量元素中U含量在312~144 μg/g 之间,Ba、U、Th、Hf和Ce呈明显正异常,Nb、P、Ti和Rb呈现负异常。详细的分析表明:U的富集和一些微量元素如Ta、Dy、Lu等相关,Th与∑REE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些变化可能和盆地中铀矿的富集有关; 凝灰岩的硫同位素总体呈现深源特征。根据以上的研究对凝灰岩的形成原因及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凝灰岩来源于秦岭造山带火山作用,其中的铀元素富集是由于砂岩型铀矿中铀向凝灰岩迁移而被还原所致。本研究对盆地砂岩型铀矿的铀运移和富集机理认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