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45篇 |
免费 | 623篇 |
国内免费 | 6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9篇 |
大气科学 | 608篇 |
地球物理 | 924篇 |
地质学 | 1963篇 |
海洋学 | 736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255篇 |
自然地理 | 8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194篇 |
2019年 | 218篇 |
2018年 | 158篇 |
2017年 | 231篇 |
2016年 | 230篇 |
2015年 | 206篇 |
2014年 | 342篇 |
2013年 | 331篇 |
2012年 | 304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289篇 |
2009年 | 279篇 |
2008年 | 286篇 |
2007年 | 289篇 |
2006年 | 293篇 |
2005年 | 218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广西铁山港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采集,对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As、Hg)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六种重金属平均含量(×10-6)依次为Zn(61.1)>Pb(15.9)> Cu(13.1)>As(10.1)>Cd(0.27)>Hg(0.068),均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铁山港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总体较轻,属于低污染水平,污染程度排序为Cu>Zn >Hg>As>Cd>Pb;铁山港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排序为Hg>Cd>As>Cu>Pb>Zn,所有站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 63.11,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潜在风险高值区出现在铁山港北部海域,主要受Hg的高潜在风险水平影响。 相似文献
92.
北运河水系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北运河水系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质量,于2015年5月对北运河水系33个样点的底栖动物和水体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分别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底栖动物BI指数法对北运河水系进行水质评价,并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判断正态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水系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3种,隶属于3门4纲6目11科11属,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整个水系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单一;底栖动物BI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72%的采样点水质为中污染(Ⅳ)或重污染(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超过57%的采样点水质为Ⅳ类及以下;根据K-S检验,两组评价得分均符合正态分布;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种评价结果呈显著正相关.两种评价结果总体上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均显示北运河水系整体水质状况较差,干流水质状况优于支流,上游水质状况优于下游,温榆河上游、坝河下游、通惠河上游和凉水河的水质状况较差,温榆河源头和坝河上游的水质状况较好.两种评价结果在个别点位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基于水体理化因子的评价结果稍优于水质生物评价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种评价方法在时空尺度上存在差异.针对城市化水平较高、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的北运河水系,同时采用这两种评价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其复杂的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3.
Natural Hazards -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proximity of densely inhabited urban areas pose one ofthe most complicated disaster management situations faced by societies today. Herethe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94.
Joo Carvalho Joo Cabral Rui Gonalves Luís Torres Luís Mendes-Victor 《Tectonophysics》2006,418(3-4):277-297
The study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Tagus Valley, central Portugal, and includes a large portion of the densely populated area of Lisbon.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moderate seismicity with a diffuse pattern, with historical earthquakes causing many casualties, serious damage and economic losses.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in the area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seismogenic structures at depth that are deficiently known due to a thick Cenozoic sedimentary cover. The hidden character of many of the faults in the Lower Tagus Valley requires the use of indirect methodologies for their stud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near-surface faulting on two major tectonic structures that are hidden under the recent alluvial cover of the Tagus Valley, and that have been recognized on deep oil-industry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and/or inferred from the surface geology. These are a WNW–ESE-trending fault zone located within the Lower Tagus Cenozoic basin, across the Tagus River estuary (Porto Alto fault), and a NNE–SSW-trending reverse fault zone that borders the Cenozoic Basin at the W (Vila Franca de Xira–Lisbon fault). Vertical electrical soundings were also acquired over the seismic profiles and the refrac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flection data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llected data, a complex fault pattern disrupts the near surface (first 400 m) at Porto Alto, affecting the Upper Neogene and (at least for one fault) the Quaternary, with a normal offset component. 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previous oil-industry profiles interpretation supports the location and geometry of this fault zone. Concerning the second structure, two major faults were detected north of Vila Franca de Xira, supporting the extension of the Vila Franca de Xira–Lisbon fault zone northwards. One of these faults presents a reverse geometry apparently displacing Holocene alluvium. Vertical offsets of the Holocene sediments detected in the studied geophysical data of Porto Alto and Vila Franca de Xira–Lisbon faults imply minimum slip rates of 0.15–0.30 mm/year, three times larger than previously inferred for active faults in the Lower Tagus Valley and maximum estimates of average return periods of 2000–5000 years for M 6.5–7 co-seismic ruptures. 相似文献
95.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发现,浙北、浙东、浙中地区富硒土壤呈大面积分布。不同类型土壤中,以石灰岩土硒含量最高,黄壤和红壤硒含量次之;不同类型成土母质中,以残坡积物硒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类型岩石中,以石英砂岩、硅质岩和中深变质岩硒含量较高,高于中国东部地壳丰度值。富硒土壤主要分布于富硒岩石和煤系地层区。硒多富集在土壤表层,由地表向深部含量迅速下降。根据土壤背景值和硒生态景观分级标准,建立了富硒土壤评价标准,划分硒含量等级区,圈定了浙江省富硒土壤分布。 相似文献
96.
农田防护林健康对维护绿洲生态安全、减少风沙灾害、改善局地小气候、提高农作物产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对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整体上处于亚健康水平,瓜州县、酒泉市肃州区、嘉峪关市和临泽县的农田防护林处于健康水平,民勤、民乐、高台和阿克塞的农田防护林处于不健康水平,其余区县农田防护林处于亚健康状态。(2)林带连续性、疏透度、修枝情况和地区经济收入是驱动区域农田防护林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7.
灾害学定义之下的土壤盐碱化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灌区中低产地的产量、提高其田间管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防止土壤盐碱化灾害的扩展,在土壤盐碱化灾害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来构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标准自然灾害风险原理,建立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指数计算模型。在松原灌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表明,灌区各灌片盐碱灾害风险值为0.10~0.36,属于中度风险和重度风险区,风险值由小到大排序为:前郭片、安字片、有字片、龙海片、水字片、大布苏片、潜字片、套浩太片、戎字片、红星片、洪字片。该模型与灌区实情符合较好,客观性较强,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8.
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青藏高原雪深反演及其结果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修正的张氏雪深反演算法,用SSM/I37GHz和19GHz水平极化亮温值计算了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积雪深度,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算法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的雪深分布,但局部地区误差较大,总体上雪深被高估,其误差主要来源于冻土,深霜层,植被以及雪层中液态水含量,雪粒的形状和粒径的变化带来的影响,SSM/I数据较低的分辨率和研究区复杂的地形使反演的雪深与观测的雪深缺少可比性,给精度的评价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99.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所提出的“开展基础评价”和“绘制规划底图”两项主要任务中,城镇适宜性的评价与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属于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一项具有较强探索性的工作。以国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设想为依据,对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和内涵、空间关系、相关规则进行深入探讨,确定了城镇适宜性评价与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主要思路和技术路线。结合福建省空间规划的案例,分析了城镇适宜性评价与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过程、方法和结果。不同于以往各部门开展的空间性规划,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基础评价之上,这使得城镇开发建设活动的空间布局在资源环境本底方面得到合理保障,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也有了较为科学、客观的依据。此外,把基础底图的研制与城镇发展潜能、城镇开发指向的评估,以及开发建设的规模管控、空间管控、开发强度管控系统地整合起来,使得规划底图的随意性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实践表明,本文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是合理可行的,这一尝试可为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贵州省地震灾害风险薄弱环节,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以贵州省罗甸县为示范,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对各乡镇进行危险性分析,开展地震灾害承灾体现场抽样调查,通过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首次构建乡镇级别的地震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指标体系,评估各乡镇地震灾害综合指数和程度,计算各乡镇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确定红水河镇为高风险区、罗悃镇为中风险区、木引等7个乡镇为低风险区,并从建筑物设防、地震地质灾害及水库地震等角度剖析罗甸县地震灾害特点,从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防护及交通等方面提出减小地震灾害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