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11篇 |
免费 | 2289篇 |
国内免费 | 98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03篇 |
大气科学 | 1020篇 |
地球物理 | 2441篇 |
地质学 | 3013篇 |
海洋学 | 916篇 |
天文学 | 433篇 |
综合类 | 1362篇 |
自然地理 | 16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73篇 |
2023年 | 146篇 |
2022年 | 309篇 |
2021年 | 359篇 |
2020年 | 379篇 |
2019年 | 435篇 |
2018年 | 322篇 |
2017年 | 524篇 |
2016年 | 469篇 |
2015年 | 514篇 |
2014年 | 605篇 |
2013年 | 794篇 |
2012年 | 723篇 |
2011年 | 731篇 |
2010年 | 575篇 |
2009年 | 633篇 |
2008年 | 609篇 |
2007年 | 777篇 |
2006年 | 752篇 |
2005年 | 639篇 |
2004年 | 636篇 |
2003年 | 537篇 |
2002年 | 466篇 |
2001年 | 429篇 |
2000年 | 327篇 |
1999年 | 288篇 |
1998年 | 316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87篇 |
1995年 | 146篇 |
1994年 | 156篇 |
1993年 | 134篇 |
1992年 | 90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怒江六库水电站建设移民搬迁地的GIS分析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水电开发具有综合效益好、比较成本低的显著特点,可极大地拉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电站建设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多,移民就是其中历来困扰水电开发建设的难题之一,移民搬迁贯穿于电站建设全过程,是水电开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观念的渗透,科学、有效地为水电开发移民选择理想的安置地,让移民真正从水电开发中受益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拟建的怒江流域梯级电站中的六库电站为例,探讨采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为移民寻找适宜居住的最佳搬迁地。安置区的选择,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靠近集镇或主要交通线,便于各类配套实施的建设及对外交往;(2)充裕的适宜开发的土地资源和水源条件;(3)坡度小于25度的区域;(4)安置区最好在本县,与所在区域居民语言相通,传统习俗相近便于沟通交流,有认同感;(5)安置区选择与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建设规划用地不冲突。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根据现实需求和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本立足点,探讨了中国南极信息系统(CAIS)总体框架的构想以及如何建立CAIS的若干问题。文中阐述了建设CAIS与南极信息资源管理(AIRM)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描述了CAIS的概念结构和基本结构的框架模型;研究了总体框架及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基本结构的层次性和相关性。针对易造成信息系统脆弱性的各种问题,讨论了需采用的技术、研究方法、开发策略、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指出CAIS的第一个实践目标是开发与编写基于ADIF(南极目录交换用格式)的南极数据目录和南极主题词表。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冲绳海槽海底地形的补偿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区域补偿模式和实验均衡理论出发,利用重力和地形资料计算了冲绳海槽的均衡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南段弹性板有效厚度和补偿深度明显大于中段,结合其它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南,中两段岩石圈温度和补偿机制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6.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设施农业资源信息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设施农业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及其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纹理特征体现,设计了批量设施自动生成算法,并基于GIS组件开发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设施农业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底图,结合批量设施自动生成算法进行数字化,实现了人机交互式半自动化信息采集。 相似文献
107.
108.
CT断层重建中滤波函数设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滤波函数在CT图像重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重建图像质量。为了提高CT重建图像质量,本文从加权平均的思想出发,根据FBP重建算法的理论基础,提出一种设计滤波函数的新思路,并分析了五点加权平均滤波函数性能比较。最后针对Shepp-Logan模型数据和实际的海螺投影数据,设计出一种新的滤波函数并与S-L和R-L滤波函数的重建效果进行了比较。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新设计的滤波函数重建的图像效果在整体性能上最好,在局部地方,其密度分辨率有所提高。本文为滤波函数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9.
使用中国及邻区的18个数字化地震台的宽频带三分向远震记录图,筛选计算得到了263条径向接收函数,并拾取了在41Okm和660km间断面上的透射转换震相P4S、P660S与P波的到时差.通过调整各台站之下的速度模型中这两个间断面的深度,使理论接收函数的P4S、P660S与P波的到时差与观测值相符,最终确定这两个间断面的实际埋藏深度.结果表明,各台站之下4km间断面的平均深度为403km,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区域性,其中北京台、西安台、兰州台和恩施台等的埋藏深度较浅,琼中台、CHTO等台较深.660km间断面的平均埋藏深度为663km,也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中牡丹江台和MAJO台的较深,琼中台和HYB台的较浅. 相似文献
110.
完全Q矢量的引入及其诊断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4,他引:30
参照准地转Q矢量推导,考虑天气系统发展的主要热力强迫因子-非绝热加热作用,引出考虑非绝热效应的完全Q矢量的概念,并应用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完全Q矢量能较清楚地揭示暴雨天气系统的演变;考虑了湿过程的完全Q矢量在暴雨的诊断过程中显示了更大的优越性;定性而言,完全Q矢量散度的辐合中心或辐合线、散度场和锋生函数场有助于确定暴雨的落区,暴雨区正好落在低层完全Q矢量散度场辐合中心和锋生函数场正值中心之间;定量而言,低层完全Q矢量散度场辐合中心和锋生函数场正值中心大小对暴雨强度有显著的指示作用。因而在暴雨的诊断和预报过程中完全Q矢量散度和锋生函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