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290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560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Modeling doline populations with logistic growth func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large karst depression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parent and daughter dolines wer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modeled using logistic growth functions. Logistic growth models are well suited for analyzing doline population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because they reflect the density‐dependent growth mechanisms present in the evolution of karst depressions. Seven assumptions based upon previous studies were refined into mathematical statements and tested using more than 2000 dolines from a subpopulation of both parent and daughter karst depressions on the Western Highland Rim and Pennyroyal Plain of Tennessee and Kentucky. Logistic growth models quantify the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doline populations and interface well with recent models describing the evolu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nduit systems. Logistic growth models should apply to modeling other doline populations in karst terranes with hydraulically efficient, three‐dimensional conduit system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2.
青藏高原下垫面对中国夏季环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发展了一个CCM3-RegCM2单向嵌套模式,用以研究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下垫面特征对我国夏季环流和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若青藏高原中西部植被破坏,变为沙漠,则该地区地面返照率增加,热容量减少,气温升高。从而导致高原北侧的温度梯度增大,西风槽则被削弱;西风急流被推至更西更北的地区,使得北方冷空气难以到达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由于高原上空气温增高,导致该地区上空的反气旋环流增强,使原来位于槽前西南气流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平直西风气流当中,不利于降水的产生。与此同时,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使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处在副热同压控制之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93.
金矿尾矿库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海生态环境具有特殊敏感性,金矿尾矿库座落于这一地区,会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及防风树木产生影响。为此,我们概化了水文地质条件,选取了合理的参数,建立了模型,重点分析了金矿尾矿库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略论煤的变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的变质作用根据受热的主要热源及其作用方式和煤质特征,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深成变质作用、岩浆热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此外,1988年中国地质大学潘治贵等,通过对青海热水矿区研究发现而命名为一种新变质作用类型-热水变质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拟就影响变变质的主要因素谈谈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利用地面重力异常数据计算地面扰动位径向二阶梯度时,远距离带区影响的误差公式,结果以级数形式给出,以其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全球重力位模型GPM98,计算确定了不同平均异常网格大小情况下截断半径取一系列值时的远区影响,在将卫星重力梯度和航空重力梯度观测数据与地面重力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时,文中提出了远区影响的数量关系,对于确定合理的截断半径大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子痫与气象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课题从气象要素变化分析入手 ,对 1983~ 1997年间 5 85例子痫患者进行详细地研究。应用子痫病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从发病机理上描述大气压力 ,温度季节性变化时子痫发生率也会出现明显变化。基于数理统计与子痫的统计关系 ,对重要天气季节时段内子痫病例进行数学拟合 ,模糊聚类和相关分析 ,为建立子痫预警咨询系统 ,提供临床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7.
通过数值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对南宁市 2 0 0 1年夏季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 ,得到一些初步结果 ,为南宁市的大气污染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本在震源为双侧线状断层破裂模型的假定下,根据震源理论和波谱随空间坐标的展开式,得到了场地两点地震动Fourier谱的表达式Ab(f)=Aa(f)exp(a1δ0 a2δθ,中提出了将双侧破裂模型分解为两个单侧破裂模型计算双侧破裂模型a1和a2的数值方法,以一次地震(M=6)为例,分析了双侧破裂模型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计算了 a1和a2的实部和虚部以及孔径随震中距,方位角和频率变化的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99.
杨小平 《地学前缘》2001,8(1):83-89
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克里雅河下游地区绿洲为例 ,论述了自然环境要素演变及人类活动对绿洲发育的重要作用。克里雅河下游地区的现代绿洲包括沿河岸分布的带状绿色走廊和河流终端干三角洲上的扇形牧业绿洲。依据对河流沉积物及古河道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在末次冰期晚期时 ,由于来自昆仑山的大量消融水的出现 ,克里雅河的绿色走廊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类似的情况在距今约2 0 0 0年和小冰期时都出现过。这种大的变化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但是 ,近百年来特别是近 5 0年克里雅河下游牧业绿洲的严重退化是中游地区集中发展农业绿洲而增加引水量及下游地区过度砍伐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0.
在阐述榛子林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滑坡动态与后缘弃渣加载、大气降雨、生活排水等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及滑坡复活变形的原因,为滑坡机制分析和优化整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