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698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8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931.
转移企业地方嵌入的论争与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嵌入”是理解转移企业与承接地集群以及全球/跨区生产网络互动耦合过程和机理的有效理论工具。自“嵌入”概念引入经济地理学以来,学界对转移企业地方嵌入意愿存在“被动”与“主动”的论争,对嵌入效应也存在积极与负面两种不同观点。通过对转移企业地方嵌入主要动因、影响因素、演进过程、区域效应等研究的系统梳理,发现不论基于“主动”还是“被动”意愿,转移企业地方嵌入都是其在“企业—地域”关系演化中维护并强化自身竞争力的地理敏感战略;嵌入过程受承接地条件、转移企业特质的双重影响;嵌入沿着“关系培育—价值链衔接—全球与地方生产网络战略耦合”的路径,逐步实现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转移企业地方嵌入为承接地集群转型升级提供了“区位机会窗口”。转移企业地方嵌入研究今后需在四个方面加强和深化:一是构建一个以“关系—网络—演化”为主线的综合性分析框架;二是加强转移企业网络角色与绩效的定量研究;三是加强转移企业经济嵌入、技术嵌入、社会嵌入的相互影响研究;四是加强转移企业与承接地集群“双向嵌入”研究。  相似文献   
932.
中国工业基地的甄别与演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凤君  陈琳琳  杨宇  洪辉 《地理学报》2018,73(6):1049-1064
中国工业化的快速进程在空间上表现为一系列工业基地的形成和演化。本文采用1985年、2001年和2010年数据,对中国工业基地进行识别、筛选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特征,探讨不同规模与不同类型工业基地成长的路径,总结其形成与演化的一般模式。研究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基地在空间上整体经历了1978年改革开放前分散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21世纪均衡多元化发展3个阶段。至2010年,中国共有251个工业基地,奠定了其工业化的空间总图。随着工业基地产业规模扩大,其产业结构先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再由多元化向优势产业组合调整;多数工业基地的主导产业沿着轻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轨迹不断演进,其发展与演化的关键因素由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向资本、信息等新因素过渡,但大、中、小型工业基地成长的路径和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小型工业基地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保持单行业主导的发展路径;中型工业基地产业组合逐步综合化;大型工业基地向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设备制造业组合发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933.
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贺灿飞 《地理研究》2018,37(7):1253-1267
区域发展是区域产业不断演化、转型与升级的过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演化经济地理学旨在通过分析企业进入、成长、衰退和退出等动态过程阐释企业、产业、集群、网络、城市和区域的空间演化,认为区域产业发展演化遵循路径依赖,并决定于产业技术关联。然而路径依赖式演化理论过于强调内生发展过程,忽视了外生因素和制度变革带来的路径创造机会。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剧烈。技术关联推动了区域产业演化,显示中国区域产业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同时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的经济转型过程为区域产业发展创造了新路径。外部联系、制度安排、行为主体的战略性行为等促进了路径创造。  相似文献   
934.
制度演化与区域经济弹性——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胡晓辉  张文忠 《地理研究》2018,37(7):1308-1319
区域经济弹性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地理学一个热门研究议题。已有研究侧重于将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化成区域经济体在受到冲击或干扰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应对能力和手段,但缺乏动态演化观。基于制度演化视角,将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化成一种制度演化过程,并根据制度演化的不同模式(如层叠、转化和替代等),提出了一种分析和理解区域经济弹性差异的方法。该方法将被应用到中国两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山东枣庄和辽宁阜新)的经济弹性比较分析中。通过关注2000年后两地新产业的诞生过程和机理,结果显示:枣庄的经济弹性同制度良性层叠和转化这两种模式密切相关,这两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更新和多样化;然而,阜新的经济弹性则表现出一种对原有制度的不断厚化过程,使得在产业上体现了较强的路径持续和拓展性。制度演化视角能结合区域经济弹性的过程、能力和结果这三个方面,有助于提升区域经济弹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35.
李佳洺  孙威  张文忠 《地理研究》2018,37(12):2541-2553
以微观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核密度空间平滑和条件逻辑选择模型等方法,重点关注企业在城市内部微观尺度下的区位选择,并对北京典型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区位选择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 北京中小型制造企业倾向于在集聚区分布,符合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的特征,而服务业则是大型企业更倾向于集中布局;② 尽管微观尺度下多样化和上下游产业链对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依然有重要影响,但是与宏观尺度下不同的是对于现代服务业来说过度多样化并不利于其发展,对于制造业来说区域专业化劳动力规模而非专业化程度更为重要;③ 政府对地铁等公共设施布局选址将对现代服务业的微观区位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36.
供给侧改革驱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动力结构及时空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徐成龙  庄贵阳 《地理科学》2018,38(6):849-858
运用熵值法和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对2000~2015年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供给侧动力结构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演变格局越发明显;绿色资本与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呈“U”型关系,其他5类绿色要素供给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的人口素质、绿色产业以及环境规制等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而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技术进步等对工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37.
城市群-开发区-产业集群互动研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相互作用理论为指导,系统解析了城市群-开发区-产业集群互动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城市群-开发区-产业集群是相互耦合的复杂网络系统,三者的互动研究应遵循互动影响因素分析、互动方式识别、互动机制揭示、互动强度与协调度测度、互动模式探讨和互动路径设计的分析框架,并采用多学科融贯的综合研究、大数据分析、GIS空间分析、多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建模等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38.
Mining and processing of arsenopyrite ore at the Mole River mine in the 1920–1930s resulted in abandoned mine workings, waste dumps and an arsenic oxide treatment plant. Weathering of waste material (2.6–26.6 wt% As)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water soluble, As‐bearing mineral salts (pharmacolite, arsenolite, krautite) and sulfates which affect surface waters after rainfall events. Highly contaminated soils, covering about 12 ha at the mine, have extreme As (mean 0.93 wt%) and elevated Fe, Ag, Cu, Pb, Sb and Zn values compared with background soils (mean 8 ppm As). Regionally contaminated soils have a mean As content of 55 ppm and the contaminated area is estimated to be 60 km2. The soils have acquired their metal enrichments by hydromorphic dispersion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As‐rich particulates, erosion of As‐rich particulates from the dumps, and atmospheric fall‐out from processing plant emissions. Stream sediments within a radius of 2 km of the mine display metal enrichments (62 ppm to 27.5 wt% As) compared with the mean background of 23 ppm As. This enrichment has been caused by erosion and collapse of waste‐dump material into local creeks, seepages and ephemeral surface runoff, and eros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into the local drainage system. Water samples from a mine shaft and waste‐dump seepages have the lowest pH (4.1) and highest As values (up to 13.9 mg/L), and contain algal blooms of Klebsormidium sp. The variable flow regime of the Mole River causes dilution of As‐rich drainage waters to background values (mean 0.0086 mg/L As) within 2.5 km downstream. Bioaccumulation of As and phytotoxicity to lower plants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mine area, but several metal‐tolerant plant species (Angophora floribunda, Cassinia laevis, Chrysocephalum apiculatum, Cymbopogon refractus, Cynodon dactylon, Juncus subsecundus and Poa sieberiana) colonise the periphery of the contaminated site.  相似文献   
939.
Forest harvesting activities, if not carefully carried out, can disturb the forest soils and can cause significant suspended solid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in receiving water. This study examined how harvesting, following forestry guidelines, influenced suspended solid concentrations and loads in the receiving water of a blanket peat salmonid catchment. The study site comprised of two forest coupes of 34‐year‐old conifers drained by a first‐order stream. The upper coupe was not felled and acted as a baseline ‘control’ catchment; the downstream coupe was completely harvested in summer 2005 and served as the ‘experimental’ catchment. Good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the proper use of brash mats and harvesting only in dry weather were implemented to minimize soil surface disturbance and streambank erosion. Stream flow and suspended solid measurements at an upstream station (US) and a downstream station (DS) in the study stream commenced over a year before felling took place. The suspended solid concentrations, yields and release patterns at US and D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harvesting. These showed that post‐guideline harvesting of upland blanket peat forest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uspended solid concentrations in the receiving water and the aquatic zone need not be adversely affected by soil releases from sites without a buffer strip.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40.
一种处理加筋体结构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有限元法分析混凝土中钢筋或峒室岩体中的锚杆变形问题时,经常会遇到线单元与体单元耦合变形的问题,现有的方法一般是将锚杆或钢筋简化成桁架或梁单元,作为嵌入单元将其贡献刚度叠加到体单元的刚度矩阵中。但无论哪种简化都没有反映复杂应力状态下加强构件变形处处不均匀的特性。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这类问题统称为加筋体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型中利用连续介质力学基本理论将加强构件的轴向变形能、扭转变形能及弯曲变形能叠加到实体单元的势能泛函中,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出了一种非线性的单元平衡方程。利用该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与商用软件Abaqus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