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86篇 |
免费 | 2068篇 |
国内免费 | 31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45篇 |
大气科学 | 2779篇 |
地球物理 | 2456篇 |
地质学 | 4971篇 |
海洋学 | 1667篇 |
天文学 | 120篇 |
综合类 | 553篇 |
自然地理 | 8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199篇 |
2022年 | 354篇 |
2021年 | 386篇 |
2020年 | 421篇 |
2019年 | 515篇 |
2018年 | 421篇 |
2017年 | 456篇 |
2016年 | 478篇 |
2015年 | 521篇 |
2014年 | 649篇 |
2013年 | 670篇 |
2012年 | 645篇 |
2011年 | 672篇 |
2010年 | 519篇 |
2009年 | 717篇 |
2008年 | 660篇 |
2007年 | 747篇 |
2006年 | 687篇 |
2005年 | 528篇 |
2004年 | 552篇 |
2003年 | 444篇 |
2002年 | 417篇 |
2001年 | 316篇 |
2000年 | 321篇 |
1999年 | 296篇 |
1998年 | 268篇 |
1997年 | 250篇 |
1996年 | 210篇 |
1995年 | 166篇 |
1994年 | 147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1篇 |
1971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wind‐sand flow is developed by consider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wind flow and sand particle motion, the latter subject to the Magnus effect, under different atmospheric stability conditions. Using this mod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nd‐sand flow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tmospheric stability and the Magnus effect both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wind profiles and on the trajectories of sand particles. This approach produces results with characteristics that differ from those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latter only applying to atmospheric conditions of neutral stability. The saltating sand reaches a greater height under non‐neutral stability than under neutral stability, while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istance is greater under unstable conditions and is smaller under stable conditions than under conditions of neutr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62.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surf zone hydrodynamics through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nearshore circulation under random wave environment, a nearshore circulation model, SHORECIRC, and a random wave model, SWAN, were combined and utilized. Using this combined model,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October 2, 1997 SandyDuck field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For this simulation, field topography and an input offshore spectrum were constructed using observed data sets synchronized with the experiment. The wave-breaking model in SWAN was modified by using breaker parameters varied according to bottom slop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revealed a well-developed longshore current, as well as with results using other combinations which were SHORECIRC and its original monochromatic wave-driver, and SHORECIRC and the default of SWAN. The results from the novel combined model agre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imulation also indicate that alongshore field topography influences shear fluctuation of longshore currents. 相似文献
63.
64.
一次沙尘暴天气及沙尘输送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刘毅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20(4):511-517
动用MM4中尺度动力学模式结合沙尘气溶胶传输模式。模拟分析了1992年4月22日发生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及沙尘输送过程。 相似文献
65.
基于FLO-2D数值模拟的泥石流流动与堆积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和普通的山体滑坡不同,它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砂土和石块的暂时性水流,具有宾汉体的性质和运动阻塞双重特性,国内外众多学者在流动学实验及流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泥石流的灾害范围、运动速度、运动时间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开发出适用于泥石流预报的数值模拟程序,FLO-2D就是其中之一。工程实践证明,在对泥石流组成物质的流动特性研究基础上,对泥石流移动及沉积特性进一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运用FLO-2D流动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对泥石流的移动特性进行模拟,以此分析泥石流流动及堆积特性与黏性系数和屈服应力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到:随着黏性系数的增大,泥石流流速呈非线性减少;屈服应力作为影响泥石流发生及停止的因素,随着屈服应力的增大,流深也随着增大,但在泥石流移动特性中,屈服应力对泥石流流速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黏性系数的增加,泥石流冲击力减小,而随着屈服应力的增加,泥石流的冲击力则增大。 相似文献
66.
LF-Y油田S区在ODP开发调整方案实施中,钻井表明构造边部变陡,含油面积变小,静态方法重新计算地质储量为1 328.30×104 m3,但该储量规模与油田生产动态不相符。结合生产动态法、储量反算法及油藏数值模拟法分析油田储量规模及合理性,指出了S区存在储量计算不足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通过动态信息反算地质储量的方法,反算储量规模在1 450.00×104~1 700.00×104之间,因此该油田西边无井控区域储量潜力可能性较大。结合重新开展的孔隙度反演、精细地质模型、储量计算及油藏数值模拟等研究,再通过静态方法最终计算S区的地质储量为1 566.03×104 m3,储量规模增加了237.73×104 m3。以动态反算储量,并反馈到静态储层评价与储量计算之中,使两者达到较为一致的结果。研究成果不但解决了S区储量不足的矛盾,使模型更加合理,剩余油分布预测也更加可靠,为ODP调整方案成功实施提供了储量基础;而且验证了油藏动态方法对储量问题研究的反证作用,从而实现了油藏动、静态结合解决地质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7.
68.
天文定位是一种重要的导航定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大地天文测量、天文航海等领域。该方法中观测恒星的选择会影响最终的定位精度,目前缺少针对同时测定经纬度天文定位算法中最优选星问题的研究。随着观测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观测数据的获取变得更加高效,这就要求研究最优的选星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定位精度。本文借鉴卫星导航中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概念,研究了天顶距法中恒星的数量以及分布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实测数据验证得到结论:在天顶距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一定时,GDOP能够用来描述恒星的分布对定位结果影响的优劣,且观测的恒星方位角均匀分布时定位误差最小。考虑到不同高度的恒星天顶距大气折射改正残差不同,在实际测量中应尽量采用等天顶距且方位角均匀分布的恒星。 相似文献
69.
利用浙江省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NCEP GFS分析资料以及WRF中尺度模式,对2013年7月29日发生在宁波市地区的一个局地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通过对天气环流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本次强雷暴过程发生在较稳定的大气背景下,主要影响系统是中尺度辐合线海风锋;多普勒雷达出现弱窄带回波时,对应中尺度辐合线海风锋;海风锋向内陆推进时,对应站点温度降低、湿度增大。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此次雷暴过程以及宁波地区低层海风锋环流,高空回流随时间和空间的演变特征;海风锋的锋生造成的地转强迫促使次级环流加强,在东西风辐合线西侧有垂直上升运动出现;通过与敏感试验的对比可知,海陆热力差异是影响雷暴降水强度、海风锋水平垂直环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