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8篇 |
免费 | 450篇 |
国内免费 | 3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75篇 |
大气科学 | 198篇 |
地球物理 | 859篇 |
地质学 | 1093篇 |
海洋学 | 290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209篇 |
自然地理 | 2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52篇 |
2012年 | 158篇 |
2011年 | 185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214篇 |
2007年 | 209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88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巴基斯坦胡兹达尔- 拉斯贝拉铅锌成矿带是特提斯成矿域铅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成矿带的矿床类型主要为喷流- 沉积型(SEDEX)和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目前针对胡兹达尔- 拉斯贝拉铅锌成矿带及典型矿床的研究程度较低,制约了对该成矿带的认识及找矿勘查研究。本研究以胡兹达尔- 拉斯贝拉成矿带为研究区,通过合理选择遥感数据源和图像处理方法,对典型矿床(杜达、贡尕铅锌矿床)及部分矿点的样品光谱特征、影像特征综合分析,结合关键控矿要素研究,建立了胡兹达尔- 拉斯贝拉地区与沉积岩有关铅锌矿遥感找矿标志并开展成矿预测,为该成矿带找矿提供可行性方法。基于本研究建立的找矿标志,利用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ETM)和先进星载热辐射与反射辐射计(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ASTER)影像圈定主要预测含矿地层分布区30处,结果与已知矿床、矿点吻合较好,圈定的含矿地层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和北部,均位于侏罗纪地层内且矿化带与地层走向一致,矿化主要位于安吉拉组、劳瑞莱组地层内部;根据含矿地层像元光谱,利用资源一号02D高光谱影像提取了中部地区含矿地层的空间分布,提取结果与找矿标志分析结果吻合较好,证实了在该区利用国产高光谱影像开展含铅锌矿地层自动提取与找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2.
考虑到地壳和上地幔密度异常对地表重力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修正单纯利用重力资料 反演地壳厚度的算法.该算法利用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推算出地壳和上地幔密度异常分布,然 后计算由此分布引起的地表重力异常,再从观测布格重力异常中扣除上述密度异常引起的重 力效应,最后在地壳均衡假设的基础上顾及到对反演参考深度的修正,直接反演区域地壳厚 度.本文利用胥颐等地震层析成像的数据,修正了中国西北地区莫霍界面的深度.结果表明, 该区域地壳和上地幔密度异常引起的地表重力异常值为——60times;1O-5m/s2~30times;10-5m/s2. 与直接使用布格重力异常反演地壳厚度相比较,该密度异常对该区域莫霍界面将产生约6 km 的修正.本方法使得利用重力数据反演地壳厚度在理论上更为完备,实际应用中也比较可 行,为更进一步逼近莫霍界面的真实形态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23.
Recording-based identification of site liquefac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connaissance reports and pertinent research on seismic hazards show that liquefaction is one of the key sources of damage to geotechnica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ystems. Therefore, identifying site liquefaction condit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One of the widely used approaches for detecting liquefaction is based on th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ground motion recordings, in which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is typically used. It is known that recordings at a site with liquefaction are the result of nonlinear responses of seismic waves propagating in the liquefied layers underneath the site. Moreover, Fourier transform is not effective in characterizing such dynamic features as time-dependent frequency of the recordings rooted in nonlinear responses. Therefore, the aforementioned approach may not be intrinsically effective in detecting liquefaction. An alternative to the Fourier-bas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which proposes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recordings with the aid of the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and offers justification for the HHT in addressing the liquefaction features shown in the recordings. The paper then defines the predominant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PIF) and introduces the PiF-related motion features to identify liquefaction conditions at a given site. Analysis of 29 recorded data sets at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ffective in detecting site liquefaction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methods. 相似文献
924.
925.
ThenumericalmethodofFouriereigentransformanditsapplicationinseismicityanalysisBINGCHEN1)(陈兵)ZHI-ZHENZHENG2)(郑治真)ZAI-SENJIANG... 相似文献
926.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任意变换曲线族情况下的广义Radon变换及反投影公式,研究了在何种变换曲线情况下,其反变换能唯一恢复原出数。事实上,并非任意变换曲线簇作广义Radon变换都能由象函数唯一恢复原出数,同时探讨了广义Radon变换比常规Radon变换地震数据处理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7.
一般而言,由于地下非均质体的存在所产生的二次波源,由它再生成新的波场,叫散射波场。目前,将散射波作为有效波来成像,已开始在溶洞和裂缝等特殊地质体的识别中得到应用。但对于野外资料采集来说,地表复杂地区,如戈壁、砾石区和山前带,大量存在的散射波却是干扰波,它们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资料的品质,而其研究与实际应用国内外还很少。因此,通过正演模拟,分析散射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散射波的去噪方法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地震波运动学时距关系出发,研究了反射波和散射波的几何特征;然后用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了散射波场,用理论模型研究并测试了局域双曲线Radon变换散射波去噪新方法。对于实际炮集资料,分析了F-K滤波方法压制散射噪声的局限,采用局域双曲Radon变换有效地去除了炮集中存在的散射噪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28.
A wavelet-based formulation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stochastic analysis of a linear multi-degree-of-freedom (MDOF) classically damped system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The ground motion has been modelled as a non-stationary process (both in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using wavelets. Closed-form expressions of the moments of the instantaneous Power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 (PSDF) of the response have been derived and used to predict the statistics of the response peak of any desired order. For illustration of the formulation, an example torsionally coupled multistoried building has been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twenty synthetically generated time-histories corresponding to an example ground motion process.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29.
介绍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地震计正弦标定信号的特点,提出基于时间域和频率域联合分析正弦标定波形组起始点的方法,可以准确找出每组正弦标定信号的频率和振幅,计算地震计的速度响应灵敏度。 相似文献
930.
为了分析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收集了以震中为中心30o~45oN 、70o~95oE范围内由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观测的亮温资料,资料时间段为2012年5月1日~2014年4月30日。应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计算了每一个像元的小波相对能谱,得到了分析区域内相对能谱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结果显示,从2013年10月开始相对能谱在震中附近出现异常,随后异常逐渐扩大并向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东段区域扩展。从同年11月开始塔里木盆地西缘的中天山、南天山和西昆仑区域断裂带西段开始出现异常,之后异常区域进一步扩大并向断裂带迁移,最终形成沿塔里木盆地周围断裂带分布的带状异常区域。异常在2013年12月下旬和2014年1月上旬达到峰值,随着地震的临近,异常区域开始减小,异常幅度也开始减弱,至地震发生时震中区附近异常已经消失,但在阿尔金断裂和中天山区域异常仍存在。于田地震发生后异常迅速衰减,2014年2月下旬异常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