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40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78篇
地球物理   355篇
地质学   1080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4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82.
A comparison of Paleolithic and Epipaleolithic fisheries in NW Iberia shows an overall high trophic level of catch. Freshwater fisheries (and thus their impacts) are ca. 8000 yr older than marine fisheries and have suffered virtually no changes in the region except for the increase in numbers, being focused on two families (Salmonidae, and Anguillidae to a very minor extent). Marine fisheries in the Paleolithic likely had a low impact but rapidly increased in importance, raising the average trophic level of the catch, the number of affected taxa and the proportion of marine to freshwater fisheries with time.  相似文献   
83.
徐鹏飞  李耀良  徐伟 《岩土力学》2014,35(4):1084-109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软土中压入式沉井的施工技术并研究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沉井压沉过程中周边土体及管线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沉施工能有效控制沉井的几何姿态,保持下沉速度稳定,但具有一定的挤土效应;沉井下沉初期挤土效应占主导地位,开挖效应随下沉深度的增加逐渐显著;土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均随沉井下沉深度H的增加而增大;地表沉降呈三角形分布,影响范围约为1.7H;土体分层沉降中,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单位沉降量最大;管线沉降可控制在毫米级。基于对无量纲化地表沉降数据的拟合分析,提出了分别采用指数函数和二折线表示的压入式沉井周边地表沉降经验公式,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84.
强夯置换软土中碎石墩形成过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置换工程要求保证夯沉量、置换墩长度等设计指标,通常通过试夯确定必要夯击次数。研究置换墩形成机制,确定夯锤能量释放时间、填料运动规律、锤底动压力等因素,对优化强夯置换工艺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置换墩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往往套用强夯工程的基本参数或机制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强夯冲击下填料、软土与夯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试验研究表明:每次夯击中夯锤的运动加速度曲线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代表了夯锤作用下土体-填料的不同运动过程;通过分析夯锤的动态力-位移曲线,阐述各阶段随夯击和填料次数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及原因;随填料次数的增加,在相同夯击能下,每次夯击中夯锤的能量释放时间减小,峰值动态力增加,这反映了随着夯击次数增加,软土基础中碎石墩逐渐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5.
林伟弟  李彰明  罗智斌 《岩土力学》2015,36(7):1966-1972
利用SPAX-2000(改进型)静动真三轴系统,针对淤泥类超软土进行静动力排水固结试验,研究包括较高频率在内的各冲击荷载频率(1、8、16 Hz)与不同围压(200、250、300 kPa)作用下淤泥的力学响应;此外,结合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固结条件对淤泥不排水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冲击频率作用下,试样抗剪强度随着围压增大而提高;围压增大,使得球应力增大,体应变随着增大,有效地促进试样排水固结。(2)相同围压作用下,存在着一个冲击荷载频率阈值,当冲击频率低于这一阈值时,随着冲击荷载频率的提高,轴向应变量逐渐变小,反之逐渐变大。(3)冲击瞬间,体应变为负值,表现为体胀,这与原位试验夯击瞬间的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一致,从而验证了高含水率淤泥在冲击作用下的孔压负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86.
庙儿沟为白龙江中游右岸河段的一条沟谷,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泥石流。在查明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庙儿沟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包括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冲击力。这一结论为评价该泥石流对该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及财产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建议右岸前期施工场地和右岸上游备料场沿江设置挡墙,且场地要注意少占行洪断面,防止泥石流沉积淤塞河道。  相似文献   
87.
88.
The late Quaternary his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 is poorly known. Most details about Pleistocene history come from studies of ocean-floor sediments, although a few insular pollen records extend back into the last glacial stage.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for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aridity and a rise in LGM–early Holocene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strengthening of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The middle Holocene warming is best represented by sea-level records, which, from all parts of the Pacific, now show a contemporary maximum ca. 5000–3000 yr BP. Late Holocene cooling and precipitation increase were probably more widespread than available data suggest. The advent of humans into Pacific island environments, mostly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is critically reviewed. Vegetation change may have, at least in part, been the result of climate change. Many Pacific island grasslands may be climatogenic rather than anthropogenic. Fires may have occurred naturally long before people arrived on Pacific islands. Ideas about early human impacts on Pacific island enviroments need to be critically reviewed.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9.
壳幔成矿学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杜杨松 《矿床地质》1999,18(4):341-346
壳幔成矿学是联结深部地质学与区域成矿学的重要桥梁,将成矿作用与深部过程联系起来,进行壳幔成矿学研究,已成为当今区域成矿学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壳幔成矿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大陆壳幔多层圈相互作用与成矿关系,而壳幔成矿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支撑是“岩石探针”分析,壳幔成矿学研究应选择若干典型区域,采用演化历史分析与作用过程鉴别结合的思路,对岩包体及其寄生主岩和有关矿床进行深入研究,以查明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事件幕与  相似文献   
90.
湖南区域内生金成矿学分析与找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南及邻区为例,对黄金成矿学及成矿区域预测进行初步分析。从研究现状出发,对内生、外生、区域成矿加以探讨。最后提出成矿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