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80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2385篇
海洋学   214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及采集样品的微观分析,文中详细研究了新疆乌苏地区新近系发育的石膏脉特征,并从古沉积环 境、成岩作用、风化作用和溶盐水注入期次等方面分析了石膏脉的形成过程。该区石膏脉发育形态特殊,主要是由两横两 纵4条线状主控石膏脉派生出的各种产状石膏脉组成,呈龟壳状。通过分析认为该石膏脉的形成过程共经历过4个阶段,炎 热的古沉积环境为沉积大量的石膏矿物奠定了基础,先成岩后胶结的成岩作用为石膏脉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加上强烈的 风化作用和多期地表溶盐水注入和析出,形成了现今的龟壳状结构石膏脉。该套石膏脉的存在为推测盆地中心可能存在天 然储层裂缝改造区提供线索,并对西北地区新近纪干旱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2.
陕西平利大磨沟-闹阳坪萤石矿床主要产于受区内近东西向F1断裂控制的次级断裂中,成矿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伟晶方解石阶段(Ⅰ)、粗粒萤石(脉)-方解石萤石脉-石英萤石脉阶段(Ⅱ)、石英硫化物(闪锌矿)阶段(Ⅲ)、方解石细脉-萤石细脉成矿阶段(Ⅳ).岩相学观察表明,包裹体的主要类型有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CO2-H2O三相包裹体及含子矿物包裹体.显微测温表明,大磨沟萤石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95~340℃,闹阳坪矿区萤石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89~329℃.大磨沟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盐度范围为0.5%~6.16%(NaCl质量分数).利用气液两相型包裹体对硫化物阶段成矿压力估算,结果为22.072~25.089 MPa,对应深度为0.7763~1.268 km.闹阳坪萤石矿床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根据流体盐度变化可初步推断热液流体运移方向.本区断裂发育,热液在运移过程中,在脆性构造裂隙空间的压力骤然降低下可能导致热液发生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973.
The Poboya Prospect lies along the North Northwest ‐ South Southeast Palu‐Koro Fault Zon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West Sulawesi Arc. The geology of the area consists of the Palu Metamorphic Complex overlain by the Paleogene‐Neogene Tinombo Formation of volcanosedimentary rocks, the Celebes Molasse sediment, and Late Cenozoic granitic rocks. Petrograph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ry (SEM‐EDS),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 (EPMA), and fluid inclusion microthermometry we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vein textures, ore minera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responsible for mineralization in the River Reef Zone, the Poboya Prospect. Textures of quartz‐carbonate veins in the River Reef Zone include massive micro‐comb, moss, colloform, crustiform, mosaic, feathery, flamboyant, lattice bladed, ghost bladed, parallel bladed, and saccharoidal textures representing primary growth, recrystallization, and replacement.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fluid salinity are 240–250°C and 0.3–0.7 wt% NaCl eq., respectively. Ore minerals precipitated in the early stage consist of electrum, naumannite‐aguilarite, chalcopyrite, pyrite, marcasite, sphalerite, and pyrrhotite. Apart from pyrrhotite, these ore minerals were also precipitated in the late stage along with selenopolybasite, freibergite, argyrodite, pyrargyrite, and galena. Selenium more preferably occurs as the crystallographic replacement of sulfur in naumannite‐aguilarite, argyrodite, pyrargyrite, selenopolybasite, and freibergite instead of as independent selenide minerals. The low‐sulfidation epithermal deposit in the River Reef Zone, the Poboya Prospect, illu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the West Sulawesi Arc, particularly along the Palu‐Koro Fault Zone, to host epithermal gold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974.
高媛  王国芝  李娜 《古地理学报》2019,21(4):647-66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内的云质岩、硅质岩是致密油藏重要的储集岩,目前对云质岩和与之伴生的硅质岩成因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岩心观察和对硅质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及硅同位素的综合研究,以期揭示硅质岩的成因。研究表明,风城组中的硅质岩SiO2含量变化范围为55.15%~85.61%,为不纯的云质硅质岩,其内含有较多热水沉积矿物和碱湖沉积成因的盐类矿物。云质硅质岩主要围绕热液喷口分布,它们常与白云岩呈纹层状、条带状互层。云质硅质岩中硼异常富集,硼含量介于90×10^-6~10000×10^-6之间,平均680×10^-6,与盐类矿物硅硼钠石有关,反映了碱湖沉积成因;Sr/Ba值均大于1,Th/U值多在0.62~2.06之间,Sm/Nd值多在0.20~0.24之间。云质硅质岩的稀土配分显示出Eu负异常、Ce负异常或弱正异常及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的特征。δ^30Si值介于0.39‰~1.88‰之间,其δ^30Si和微量元素特征不反映典型热水成因。云质硅质岩的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共同表明,风二段和风三段云质硅质岩主要为热水和碱湖的混合沉积成因。硅质岩形成受喷口的位置、热水喷流期和各喷口喷流热水的温度等多方面因素的控制,硅质岩形成时存在多个喷口,在相对封闭的高盐度—碱性还原环境下的热水喷流期,热水与碱湖湖水混合,混合水沉积形成硅质、盐类矿物及白云石,最终形成含盐的云质硅质岩;热水喷流间歇期形成碱湖成因的含盐云质岩。  相似文献   
975.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前孙家-洼孙家断裂是研究区内主要控矿断裂。依据该构造南段前孙家、金华山两个金矿的岩石、构造、矿体分布、矿化蚀变等特征,对两矿区的构造控矿型式、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成矿热液活动具有多期性。成矿预测表明前孙家矿区4号脉的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2号脉在深部有一定的延伸;金华山矿区1号脉的下盘可能存在与1号脉平行的雁列脉矿体;1号脉、2号脉在深部应有交汇,可作为重点找矿位置。  相似文献   
976.
广东河台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金的地球化学性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金的迁移-沉淀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床成因的新观点,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认为河台金矿床的定位受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因素的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为多源,但主要来源于震旦系C组的地层;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韧性剪切带中的热动力变质 热液循环富集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77.
文章通过对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揭示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矿床的形成是多种成矿作用过程叠加的结果,具有多来源,多期次成矿特点,经历了中三叠世的海底热水沉积作用和燕山晚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应为同生沉积与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复合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978.
福建武夷山坪地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傅树超 《福建地质》2005,24(3):125-133
坪地钼矿位于福建武夷山五夫镇境内,由坪地、上西坑、东坑3个钼矿段组成.控矿地质条件有下元古界大金山组变质岩、晚侏罗世中细粒钾长花岗岩和南北向断裂构造.成矿可分为3个阶段,中高温热液成矿阶段形成坪地钼矿段,中温热液成矿阶段形成上西坑钼矿段.通过综合资料分析,表明坪地钼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钼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979.
980.
广西丹池地区泥盆纪盆地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宏伟  杜远生 《中国地质》2009,36(3):669-676
广西(南)丹(河)池盆地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开始裂陷,于三叠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而逐渐萎缩、消亡.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海西期地壳运动控制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基底断裂控制盆地的古地理格局,二者联合控制盆地的岩石地层格架,为后期成矿提供良好空间.事件沉积与成矿关系密切,赋矿层位均为事件沉积的高峰期.盆地内部次级北西向断陷槽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场所,由次级基底断裂控制的海底火山喷气或喷流作用是盆地内部重要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