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1篇 |
免费 | 550篇 |
国内免费 | 7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35篇 |
地球物理 | 423篇 |
地质学 | 2549篇 |
海洋学 | 377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27篇 |
自然地理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124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195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70篇 |
2008年 | 148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45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27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109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81.
湖北大冶铁山矿床钠化蚀变与成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大冶铁矿内接触带钠化蚀变的岩石特征、钠质来源、动力机制、形成机理等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着重指出了钠化蚀变是铁矿化的重要指示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82.
“层间氧化矿”是个旧锡矿的主要矿石类型,大部分具有特征的层控性,传统的观点认为“层间氧化矿”是原生硫化矿石在后期被雨水氧化而形成,已有部分地质研究者注意到了“层间氧化矿”的特殊性并提出它们是沉积成因或热水沉积成因。根据个旧锡矿的矿床特征与红海型热水沉积的对比,结合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本文认为个旧锡矿存在的“层间氧化矿”的原生矿化类型是特殊的红海型热水沉积,以大量铁锰氧化物为主要成矿标志。个旧锡矿可能是目前红海型热水沉积作用登陆的唯一实例,其成矿模式可概括为三叠纪拉张形成多层原生红海型热水沉积矿化,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改造;进而提出通过系统岩相古地理研究以确定古扩张中心和古卤水盆地中心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983.
热液条件下CO2和H2通过费托合成反应产生烷烃从热力学上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前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合适的催化剂,该反应难以进行,并且烷烃产物的种类依赖于催化剂的种类和性质.在镍铁矿的催化作用下,热液中的CO2和H2能够反应形成CH4,在铬铁矿催化作用下反应能够产生CH4、C2H6和C3Ha.热液条件下,CO2和H2能否反应形成碳数大于3的烷烃,还需要进一步的催化实验加以查证.本研究在300℃、30 MPa条件下进行实验,以Fe、CoCl2和13C标识的NaH13CO3在NaCl溶液中反应.13C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实验反应过程中CO2和H2反应形成了丁烷和戊烷. 相似文献
984.
通过二道沟金矿区火山—侵入杂岩、构造、矿床的研究,认为成矿与早白垩世斑状花岗间长岩同源;矿脉与岩脉、爆破岩伴生,时空关系密切;结合矿石、矿物、测温资料,确认二道沟金矿为岩浆中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85.
江西武山铜矿床海底喷流与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 控矿地质条件、矿石结构构造与矿床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一套产于泥盆系五通组砂岩和石炭系黄龙组白云质灰岩层间的层状含铜硫化物矿体,对其成因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产出典型层状矿体的武山铜矿为解剖重点,结合区域控矿地质要素、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及矿石中黄铁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提出层状矿体是海底喷流同生沉积与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对武山铜矿层状矿体中的胶黄铁矿和黄铁矿、矽卡岩矿体中黄铁矿和脉状矿体中黄铁矿进行的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发现,从层状矿体胶黄铁矿、层状矿体黄铁矿、到矽卡岩和脉状矿体黄铁矿,稀土总量和稀土配分曲线显示递变规律,即层状矿体胶黄铁矿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较平坦型配分曲线;而矽卡岩和脉状矿体黄铁矿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的右倾型配分曲线。层状矿体黄铁矿的稀土特征则介于两者之间,反映了岩浆热液的叠加作用。根据矿物组合共生关系及矿石结构构造的研究,可将武山铜矿黄铁矿分为3个期次:I期为微球粒、草莓状、条带状、纹层状沉积型黄铁矿; II期为半自形、自形粒状和港湾状黄铁矿,可见与长英质斑晶、岩屑或晶屑凝灰岩伴生或共生, 说明黄铁矿形成与同沉积期火山凝灰岩的密切关系。III期为块状、粗晶状、碎裂状黄铁矿。黄铜矿的形成晚于I、II期黄铁矿,成微粒状、脉状交错穿插或包裹早期球粒状、粒状黄铁矿及长英质矿物。对新发现的灰泥丘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武山铜矿中含矿的灰泥丘与武山外围乌石街出露的不含矿的灰泥丘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前者具有封闭的孔洞系统,而后者为开放的孔洞系统。总之,武山铜矿控矿地质条件、矿石结构构造及不同类型矿石黄铁矿的稀土元素证据表明矿床存在两期成矿事件,即海西期海底喷流同生沉积成矿期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期。 相似文献
986.
David W. Morrow 《Sedimentology》2014,61(4):915-951
Zebra and boxwork fabrics in Manetoe and Presqu'ile hydrothermal dolomites provide critical data fo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hypotheses for their origin. In a unique occurrence, sets of weakly imbricated, decimetre‐sized curvilinear lenticles of white dolospar are developed within sub‐metre sized tongues of greyish‐white dolomitized crinoidal packstone and grainstone. This nascent zebra fabric has developed along wavy to nodular intra‐bed sedimentary partings. Primary bedding can be traced through dolomitized masses containing these fabrics, into the surrounding undolomitized limestone. All zebra and boxwork fabrics are confined within single beds, consistent with an early burial time of origin. No change in bed thickness occurs across zebra or boxwork fabrics within beds; this indicates a dissolutional, rather than a dilational, origin for the creation of pore space partly cemented with white dolospar. The dolomitized groundmass displays an abruptly gradational or sharp transition to centripetal saddle dolomite cement, which partially to nearly completely, occludes vugs. Circulation of geothermally heated hypersaline Devonian Elk Point basinal sea water brines led to dissolution and replacive dolomitization of limestone adjacent to vugs, and near‐contemporaneous precipitation of white dolospar within dissolutional vugs, consistent with geochemical simulations. The presence of downward‐extending galleries of white dolospar‐cemented solution‐collapse breccia provides further support for an interpretation of regional thermally driven convection of hydrothermal evaporative sea water brines across a broad area of northern Canada. The absence of gases under pressure in vacuoles within fluid inclusions from Manetoe and Presqu'ile dolospars is also more consistent with a dissolutional and 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origin for these fabrics, rather than an origin involving dilational fracturing for space creation and dolospar precipitation. The ubiquitous presence of zebra and boxwork fabrics in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s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not confined fault zones and instead occur wherever precursor limestones had relatively greater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prior to dolomitization. 相似文献
987.
蒙脱石热处理产物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热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及电子顺磁共振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蒙脱石的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蒙脱石的电子顺磁共振谱中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信号,其g值分别为416和2.1,前者对应于蒙脱石八面体片中Fe3+的结构信号,后者对应于蒙脱石晶体表面吸附的某种超微粒富铁相———无定形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Fe3+的结构信号。随着蒙脱石热处理温度的不同,两者的信号强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蒙脱石结构中的Fe和吸附的Fe在相变过程中所发生的价态和结构变化及迁移。 相似文献
988.
989.
990.
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多层建筑大多数都会遇到地基处理的问题,用素土桩、灰土桩、碎石桩等各种桩处理地基的湿陷性是常用的方法。为检验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设计了现场试验,试验方案中考虑了桩心距、处理深度、处理范围及桩孔填料等不同影响因素,设置了8个试验点。各点处理后测得了两桩间和3桩间等距离的5个点上的土体密度变化数值。之后对各点加载200 kPa,做小面积(小坑)浸水测试和大面积(整个场地,28 m×16 m)浸水测试,测量两种浸水条件下各试验点的湿陷量。由此总结了该种工程方法处理地基湿陷性的效果和规律性。结果表明:桩心距应控制在2.5倍桩径以内,可保证消除挤密桩间所有面积的湿陷性,超出挤密桩长以下地层的湿陷性仍然存在;小面积浸水发生的湿陷为外荷湿陷,大面积浸水才能释放试验场地地基的全部湿陷量,而与处理深度无关;灰土填料显然优于素土填料,在地基主要持力层内须用灰土填料,但对于其下地层或自重湿陷不严重的部位强调使用灰土填料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