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9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1292篇
测绘学   179篇
大气科学   701篇
地球物理   633篇
地质学   3325篇
海洋学   47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38篇
自然地理   35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了解近20 a郑州市大雾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1980-2005年郑州市大雾观测记录,统计分析了这一时期郑州市大雾的变化特点及产生大雾时的气象要素特征;并利用河南省地面和探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从要素场、大气稳定度等方面,对2007年12月25-27日郑州市大雾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年雾日数呈下降趋势,每月都可以出现大雾,但12月最多,6月最少.降水后较大的相对湿度、稳定的大气层结以及近地层较小风速等是大雾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2.
近30年夏季亚欧大陆中高纬度阻塞高压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峰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4,62(3):347-354
文中利用1970~2001年NCEP再分析500 hPa逐日高度场资料,根据阻塞高压的天气学定义,采用客观统计方法检索出近32 a亚欧中高纬度392个阻塞高压个例,对其进行了气候学分析.结果表明,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塞高压活动频繁,10 d以下的过程占绝对多数,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45~70°N之间,纬向上可划分5个高发区,其中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东部阻高活动频次最高,同时,每个区域中又存在着相应的阻高活跃区.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高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内变化特征.6月份,阻塞活动多发生在乌拉尔山地区和鄂霍次克海地区,以双阻为主要形势;7月份,欧洲区和贝加尔湖地区的阻塞活动有所增多,尤其贝加尔湖东部地区增多明显,而乌拉尔山地区的阻塞形势明显减少,鄂霍次克海地区的阻塞活动位置向北移动,多发生在60°N以北,双阻形势逐渐减弱,贝加尔湖地区的中阻形势有所增强.8月份,阻塞形势主要存在于贝加尔湖东西两区,中阻形势占据主导地位.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塞高压活动年际变化特征也很突出,且这种年际振荡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另外,研究表明亚洲北部的阻高活动多以稳定型为主,移动型阻高个例仅占6.6%.移动型阻高以起源于乌拉尔山地区最多,移距最长,生命期最长.偶极子类阻高多集中在贝加尔湖东部与乌拉尔山地区,约占该地区总阻高频次的62.0%和49.7%,平均生命期分别达到7 d/次和9 d/次以上.  相似文献   
23.
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中国春季区域干旱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全国515个站(1957-2000年)气象资料,修正计算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y index),进行干旱区划和研究春季区域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干旱变化全区一致性程度低,干旱演变的区域差别大,存在着以内蒙古高原、南岭、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长江中下游、黄土高原、黄淮地区、天山北部、东北平原、河西走廊、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等为代表的12个干旱特征区.内蒙古高原区、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区、黄土高原区、天山北部区域、东北平原区、河西走廊及其沙漠戈壁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下降趋势.南岭区、长江中下游区、黄淮区域、云贵高原区、塔里木盆地区、青藏高原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上升趋势.中国春季干旱指数大多存在5~8年的短周期年际周期变化,12~13年、15~16年的长周年际周期变化存在于部分区域,个别区域还存在20年长周期年际周期变化.中国干旱的区域特征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24.
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统计分析沙坪坝1951~2002年间发生的浓雾事件,结合2001年12月重庆市雾的外场试验资料,探索重庆市主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重庆主城区浓雾随年代演变有减缓趋势;主城区浓雾是自然雾与烟尘等的混合物,河谷及城市效应使雾更浓;城市中出现浓雾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是在近地面层有逆温及增湿降温现象;高浓度气溶胶的净辐射效应阻碍白天混合层发展,使大气边界层趋于稳定,它是重庆连续几天有雾的原因之一;浓雾具有一定的湿沉降作用,能有限地清洁空气;有浓雾的天气条件下,建议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避免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5.
THE PERMIAN SYSTEM OF THE NUJIANG—LANCANGJIANG—JINSHAJIANG AREA, SOUTHWE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26.
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热带海气耦合扰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热带地球流体运动的物理特征出发,建立了适合热带地区特点的海气耦合模式方程组并对之进行了系统的尺度分析,指出时间尺度不同的运动其受控的物理过程各异。基于这种时间尺度的差异,我们有可能将不同时间尺度的运动分开来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去掉海洋中的波动过程,仅仅考虑与海洋表面温度场的变化相联系的扰动形式会对耦合系统及耦合扰动的性质造成很大影响。由此看来,Neelin所谓的“快波极限”不是一种好的近似。  相似文献   
27.
桂林地区红土砾石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桂林地区的红土砾石层以其独特的工程地质特征引起了许多中外学者的注意, 对它的成因至今还存在争议。本文主要讨论红土砾石层的工程应用, 即不仅可作为一般低层建筑物的天然持力层, 而且可以作为沟、塘等低洼地带的回填土料 ;而且厚度较大的红土砾石层坚硬部分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相似文献   
28.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s are typically characterised by footprints of zoned mineral assemblages that extend far beyond the size of the orebody. Understanding the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spatial extent of these hydrothermal footprints is crucial for successful exploration, but is commonly hindered by the impact of regolith processes on the Earth's surface. Hyperspectral drill core (HyLogger?-3) data were used to characterise alteration mineralogy at the Mt Olympus gold deposit located 35 km southeast of Paraburdoo along the Nanjilgardy Fault with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Ashburton Basin in Western Australia. Mineralogy interpreted from hyperspectral data over the visible to shortwave (400–2500 nm) and thermal (6000–14500 nm) infrared wavelength ranges was validat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Spaceborne multispectral (ASTER) and airborne geophysical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 AEM) data were evaluated for mapping mineral footprints at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At the deposit scale, mineral alteration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the most abundant mineral groups detected in the HyLogger data against lithology logging and gold assays. Potential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phases included Na/K-alunite, kaolin phases (kaolinite, dickite), pyrophyllite, white mica, chlorite and quartz, representing low-T alteration of earlier greenschist metamorphosed sediments. The respective zoned mineral footprints varied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sedimentary host rock. Siltstones were mainly characterised by widespread white-mica alteration with proximal kaolinite alteration or quartz veining. Sandstones showed (1) distal white mica, intermediate dickite, and proximal alunite + kaolinite or (2) widespread white-mica alteration with associated intervals of kaolinite. In both, sandstones and siltstones, chlorite was distal to gold mineralisation. Conglomerates showed distal kaolinite/dickite and proximal white-mica/dickite alteration.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sation of the gold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ly associated alteration patterns around Mt Olympus revealed three distinct categories: (1) several irregular, poddy, SE-plunging zones of >0.5 ppm gold intersected by the Zoe Fault; (2) sulfate alteration proximal to mineralisation, particularly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Mt Olympus open pit; and (3) varying AlIVAlVISiIV–1(Mg,Fe)VI–1 composition of white micas with proximity to gold mineralisation. Chlorite that developed during regional metamorphic or later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occurs distal to gold mineralisation. ASTER mineral mapping products, such as the MgOH Group Content used to map chlorite (±white mica) assemblages, showed evidence of correlation to mapped, local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unknown structural or lithological contacts as indicated by inversion modelling of AEM data.  相似文献   
29.
王沫  李树军  金绍华 《测绘科学》2016,41(10):176-180
针对水深自动综合问题,该文在满足水深综合的特殊要求并保持综合前后水深分布空间一致性的基础上,利用Voronoi图工具,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规则和控制流程,设计了一种中心内缩综合元的水深自动综合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在保证水深综合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流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30.
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工程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工程”自实施以来,主要开展了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评价以及东南沿海和青藏高原东部干热岩的勘查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在获得一系列科研突破成果的同时,也解决了大量地热开发的工程问题,积累了大量成果和经验。该文对工程取得的进展及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可用于指导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