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4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626篇
测绘学   425篇
大气科学   306篇
地球物理   1201篇
地质学   1813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320篇
自然地理   36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前世界上煅烧高岭土产品已瞄准高档化、专用化、精细化和功能化,深加工系列产品已应用于高档汽车、船舶、乳胶、颜料、化工、造纸、涂料等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有丰富的高岭土资源,我们应依托优势资源,尽快掌握高新技术,开发高岭土系列产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自治区的经济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2.
Several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in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Pennsylvanian) in Kansas (Midcontinent, USA)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for periodic repetitions. The sequences were coded by lithologic type into strings of datasets. The strings then were analyzed by an adaptation of a one-dimensional Fourier transform analysis and examined for evidence of periodicity. The method was tested using different states in coding to determine the robustness of the method and data. The most persistent response is in multiples of 8–10 ft (2.5–3.0 m) and probably is dependent on the depositional thickness of the original lithologic units. Other cyclicities occurred in multiples of the basic frequency of 8–10 with persistent ones at 22 and 30 feet (6.5–9.0 m) and large ones at 80 and 160 feet (25–50 m). These levels of thickness relate well to the basic cyclothem and megacyclothem as measured on outcrop. We propose that this approach is a suitable one for analyzing cyclic events in the stratigraphic record.  相似文献   
83.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冬克玛底河流域水文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6,他引:16  
利用1993年5 ̄9月连续时间序列的资料,对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区及其流域的水文过程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由于青藏高原季风环流的影响,在性质不同气团控制所产生的降水天然过程的降水量差别极大,该区域主要降水集中在6 ̄8月,Tretyakov雨量器对标准雨量器捕捉率的修正量小于天山地区的研究结果,该流域地面蒸发过程较为强盛,各种下垫面的蒸发量占流域水量平衡收入的37%,土壤蒸发量与水面蒸发和土壤含  相似文献   
84.
地幔热柱具有多级演化特征。河淮亚热柱顶部地幔物质以薄板状斜插至燕山造山带之下,燕山造山带轴部东西向尚义-赤城韧性剪切带与太行山构造岩浆带轴部北北东向乌龙沟-上黄旗韧性剪切带交汇叠加,使深部中下地壳应变软化岩石及深部幔源物质减压释荷产生深熔岩浆并上侵,从而加速了造山带的上隆速度,并可形成地幔热柱的第三级构造单元——幔枝构造。其中隆升较快的地段发育成为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幔枝构造控制着构造变形-岩浆活动-蚀变变质-成矿作用统一体系,并形成与幔枝构造密切相关的内带为金(铜钼)、外带为银(铅锌)多金属的成矿系列。论述了不同构造部位的成矿特征及其相关性、统一性。据此提出了在有利构造部位(参照已有矿点分布)扩大找矿和向深部扩大找矿的认识。  相似文献   
85.
丁兆明  魏春生 《地球科学》1997,22(2):171-176
新疆西准噶尔金矿成矿域是大区域内成矿单位,成矿域中所有金矿床(点)均产于地壳构造活动带。富含金的地幔物质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分熔,产生岩浆,火山活动,壳下重熔再熔、火山物质沉积变质作用,在漫长的华力西期经历反复多次的构造变动,形成超基性-基性火山-沉积-变质含金建造,是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碰撞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6.
2003年6月17日和7月10日,先后在四川省西昌市和西昌-昭觉间发生2次ML4 8级强有感地震.对于这2次地震,我们曾作了较好的中期和短期预测.但是对于6月17日发生的第一次ML4 8级地震,未能做出临震预测;对于第二次地震,则在7月1日向上级填报的周会商表中作了明确的临震预测,7月10日,在西昌-昭觉间发生了ML4.8级地震.根据西昌地震遥测台网各子台的P波初动求解震源机制,结合地震所处的地质构造以及现场烈度考察圈定出的结果分析,认为这二次地震是由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凉山断裂所围成的凉山小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大地电磁场的两种大震短临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法电磁合作台运行6年的资料,在年变形态对比的基础上合理地选取有效测道值构建了相应的时间序列图。从中发现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前一个多月时间中,正常大地电磁场中叠加间歇性畸变干扰,按形态分为‘阶跃突跳’、‘单尖突变’两种类型。简略地讨论了产生两种异常现象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8.
Magneticmineralsintheloess paleosolseriesaccountforabout 1 % -2 %ofthetotal (LiuTungshengandZhangZhonghu ,1 962 ) .Duetotheiraerolianorigin ,themagneticmineralsarecomplicatedincomposition ,largeingrainsizerange ,andsignificantlydifferentincrystallinity .Asaresult,researchonthesemagneticmineralswouldbesetwithalotofdifficulties.Previousre searchersemployedopticalmicroscopic ,X raydiffractionandM ssbauerspectrometrictechniquestostudythemagneticmineralsintheloess paleosolseries,andchieflyontheb…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边界是参考椭球面的Laplace方程Dirichlet边值问题的求解,在O(ε4·T)精 度下给出了参考椭球界面上扰动重力位Dirichlet外问题的积分解式. 该结果理论上优于目 前常用的球近似下的积分解式,从而为研究物理大地测量中边值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
运用改进系统建模法对南海气象数据的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建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动态数据建模方法,对南海气象数据中的温度进行建模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根据模型推导出格林函数、逆函数和自协方差函数等,并讨论了南海气象数据中温度模型的稳定性、可逆性和合理性.对系统的频率特性和谱函数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建模过程中的一些图像.根据模型的适用性检验发现,对所研究的气象数据而言,ARMA(4, 3)模型是最合适的,具有平稳可逆性.所有的建模和分析过程在MATLAB上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建模方案简便易行,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系统的合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