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373篇
地质学   487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V. P. Singh 《水文研究》2002,16(7):1479-1511
Using kinematic wave equations,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derived for flow due to a storm moving up or down an infiltrating plane and covering it completely. The storm duration is assumed in two ways. First, the plane is covered everywhere for the same duration by the storm. Second, the plane is covered in a linearly decreasing manner from the beginning of its coverage of the plane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plane. By comparing the flow due to this storm with that due to a stationary storm of the same duration, the influence of storm duration, direction and velocity on flow hydrograph is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storm movement has a pronounced effect on runoff hydrograph.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2.
本文介绍了基于MongoDB的地震风险评估综合地情数据服务平台,以灵活的文档结构存储与查询为目标,使用Web Service技术,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式,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关键技术和功能,实现了全国区县级地震风险评估综合地情数据更灵活地上传、编辑、查询等功能。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地震风险评估综合地情数据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提高了全国综合地情数据的利用率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3.
低坡度基岩弯曲河流在地质构造控制区域广泛存在(床面坡度小于5‰),洪水对基岩弯曲河流的河床淤积与侵蚀具有较大影响,但以往研究对基岩弯曲河流的洪水动力结构认识不足。通过几何概化基岩弯曲河段,考虑Froude相似与边壁粗糙,建立基岩弯曲河道概化模型,分析洪水下的弯道水面线分布、时均流场与湍流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在洪水流量下,弯顶上游出现最小水面横比降、凸岸水流分离、凹岸双环流发育、流速下潜且二次环流强度达到最大,在弯顶下游水面横比降达到最大并出现环流分裂;床面切应力分布于凸岸水流分离以及弯顶上游中心区域,横向动量输移集中于弯顶上游。试验结果为基岩弯曲河道中的床面侵蚀与沿程淤积提供了水动力方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4.
随着石油勘探类型的转变和发展,如何高效且准确地识别地层中的裂缝变得十分重要。本文构建了斯通利波在裂缝地层中传播的理论模型,得到了斯通利波在经过裂缝带时会形成反射斯通利波,以及地层中裂缝的条数越多、斯通利波反射系数越大的理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辽河盆地火成岩地层的声波测井数据进行了斯通利波波场分离(中值滤波),得到反射斯通利波,并计算了裂缝地层的反射系数。同时对该地层的电成像测井数据进行了孔隙度分布谱和区间孔隙度分析。研究表明:在裂缝发育的地层,反射斯通利波能量增强,反射系数变大;裂缝发育地层电成像孔隙度分布谱明显变宽,电成像区间孔隙度中大孔隙占比增大,显示次生孔隙(裂缝)发育。  相似文献   
135.
磁性铁是超贫磁铁矿勘查中的基本分析项目之一,为准确测定磁性铁的含量,首先需要实现磁性铁的定量分离。目前常用的手工内磁选法由于所用磁铁的有效磁场强度难以保证,而且受人为操作的影响较大,导致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差。本文应用50 m L滴定管、电磁铁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研制了一种新型磁选装置——电磁式磁性铁分选装置,实现了超贫磁铁矿中磁性铁与非磁性铁的定量分离,结合重铬酸钾容量法建立了超贫磁铁矿中磁性铁的分析方法。在选定的磁选条件下(电流2.5 A,磁选管运动频率40 r/min,磁选时间5 min)分析铁矿石标准物质,磁性铁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分析采自实际矿区的超贫磁铁矿样品,磁性铁的测定结果与手工内磁选法一致,且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1.0%,优于手工内磁选法的精密度。本方法采用的电磁式磁性铁分选装置有效地控制了磁场强度的强弱,避免永磁铁出现磁损失,同时可以量化磁性铁分离的参数,提高了磁性铁的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136.
含粗粒金矿,由于粗粒金的存在使其样品的采集、加工和分析极具挑战性,如何获得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的化学分析样品,并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长期以来一直是该类金矿资源勘查评价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含粗粒金矿样品的采集、加工和分析方法等3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及主要成果进行归纳分析,认为:1含粗粒金矿样品的采集是确保样品代表性的首要环节,含粗粒金矿样品分析结果的潜在误差有80%来源于样品采集,因此研究经济、有效的样品采集方法至关重要。2含粗粒金矿样品的加工主要从提高自然金的粉碎度,改进加工流程,选择样品加工设备等方面进行,但查明金的粒度分布及伴生矿物是拟定样品加工流程的关键。3含粗粒金矿样品的分析方法有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批量浸金法和人工重砂加权平均法,相对于复杂的加工流程研究,后者有望成为此类样品经济有效的分析方法。本文指出,含粗粒金矿资源评价质量的误差来源于地质、采样、加工、分析等诸多方面,总体而言应最小化所有阶段误差,应特别重视样品采集方法的研究,确保采集样品的代表性是提高该类金矿资源评价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7.
云南昭通大型铅锌矿是滇东北矿集区乃至川滇黔铅锌成矿域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具有明显的矿物组合分带性的特点,区别于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根据矿物组合特征构建、计算、绘制了该矿床的p H-logfo2、p Hloga相图,剖析了铅锌矿共生分异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p H、氧逸度、组分浓度的协同作用造成了铅、锌的共生分异,对矿物组合分带起控制作用,且温度下降、氧逸度升高和p H升高有利于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成功解释了昭通铅锌矿床独具特色的矿物分带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8.
Seismic observations have shown structural variation near the base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where subducted cold slabs,as visualized with high seismic speed anomalies(HSSAs),flatten to form stagnant slabs or sink further into the lower mantle.The different slab behaviors were also accompanied by variation of the "660 km" discontinuity depths and low viscosity layers(LVLs) beneath the MTZ that are suggested by geoid inversion studies.We address that deep water transport by subducted slabs and dehydration from hydrous slabs could affect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ntle minerals and govern slab dynamics.A systematic series of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viscosity reduction or contrast between slab materials on slab behaviors near the base of the MTZ.We found that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of subducted crustal material leads to a separation of crustal material from the slab main body and its transient stagnation in the MTZ.The once trapped crustal materials in the MTZ eventually sink into the lower mantle within 20-30 My from the start of the plate subduction.The results suggest crustal material recycle in the whole mantle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evidence from mantle geochemistry as opposed to a two-layer mantle convection model.Because of the smaller capacity of water content in lower mantle minerals than in MTZ minerals,dehydration should occur at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depth,~660 km.The variation of the discontinuity depths and highly localized low seismic speed anomaly(LSSA) zones observed from seismic P waveforms in a relatively high frequency band(~1 Hz) support the hypothesis of dehydration from hydrous slabs at the phase boundary.The LSSAs which correspond to dehydration induced fluids are likely to be very local,given very small hydrogen(H~+) diffusivity associated with subducted slabs.The image of such local LSSA zones embedded in HSSAs may not be necessarily captured in tomography studies.The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the MTZ beneath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does not necessarily require a broad range of high water content homogeneously.  相似文献   
139.
北京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深刻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尽管国内外学者关注土地利用方式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其研究方法均采用简单的单层模型,未能将数据的多层嵌套关系纳入模型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Multilevel Models),以北京为例,同时分析了在居住地和工作地层级上的街道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以及居民住房情况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其职住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观层面的土地利用混合度的提升的确有利于减轻个体的职住分离;个体所在的工作地土地利用方式也对其职住分离产生影响,而且工作地对个体的影响要比居住地的影响更大;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住房情况等对其职住分离程度存在显著的影响;交叉分类多层线性模型适用于解决存在复杂嵌套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40.
盲源分离因为可以仅根据接收到的观测信号来估计还原源信号,成为近年来在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盲源分离中的基于峭度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在源信号还原的过程中计算量较大的问题,采用共轭梯度方法对独立分量分析法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稳态误差变小.Matlab仿真实验表明,优化后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收敛更快,实际分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