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24篇 |
免费 | 396篇 |
国内免费 | 7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篇 |
大气科学 | 247篇 |
地球物理 | 460篇 |
地质学 | 2192篇 |
海洋学 | 351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102篇 |
自然地理 | 2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80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69篇 |
2013年 | 164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78篇 |
2010年 | 163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211篇 |
2007年 | 194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33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作为江陵凹陷油气勘探的领域之一,白垩系在许多关键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和争议,白垩系的成藏主控因素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在回顾江陵凹陷的勘探历程和总结归纳前人成果认识基础上,根据SK8-16最新的钻探成果发现,白垩系成藏主控因素①烃源-断层双控是基础;②储层的发育程度影响油气的富集;③后期保存条件是关键;④优越的成藏模式和成藏配置关系是油气突破的重点。 相似文献
52.
53.
论述了达连河含煤段油页岩及油页岩段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两套油页岩成因。这两套油页岩地球化学性质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油页岩都属于中熔或难熔的硅质灰分,SiO2、Al2O3及Fe2O3含量很高;无机元素 Mn/Ti小于0.1,Sr/Ba为0.1~0.5,V/Ni为2.6~7.0;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型为主,正构烷烃OEP值为1.55~3.67,具奇碳数优势,主峰碳为nC23和C29,Pr/Ph比值平均高达2.30,具强烈的姥鲛烷优势,Pr/nC17比值为1.18~3.20,说明这两套油页岩都形成于淡水、近岸及弱氧化-弱还原的湖沼相沉积环境。但含煤段油页岩沉积时期高温、湿润的古气候条件下的喜湿植物面貌,使油页岩母质类型具有较多的富氢组分,这是造成两套油页岩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辽东湾北部地区走滑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辽东湾北部地区右行走滑构造特征较为典型,主要表现为:沿走滑断裂带发育雁行式伸展断裂;剖面上发育花状构造;走滑断裂沿走向呈“S”型或反“S”型波状弯曲;沿走滑断裂带断槽与断鼻构造相间分布。分析认为,渐新世晚期,辽东湾北部地区南北向拉张、东西向挤压的区域应力场控制了右行走滑构造的形成,断槽与断鼻构造相间分布是由于沿走滑断裂带局部应力场性质发生改变所致。右行走滑断裂的“S”型弯曲部位为增压弯部位,走滑断裂两侧断块在此汇聚,地层因应力集中而形成断鼻构造;右行走滑断裂的反“S”型弯曲部位为释拉张部位,走滑断裂两侧断块在此离散,地层因拉张而发生断陷形成断槽。受走滑构造所控制,油气沿走滑断层自断槽向断鼻方向运移、聚集而成藏。研究走滑构造发育特征,对于预测圈闭分布以和研究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56.
对作物产量进行分离是分析气象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重要步骤之一。以1985—2018年江苏省24个县(市)水稻统计产量为基础,分别采用3年滑动平均法、5年滑动平均法、五点二次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HP滤波法和年际增量法对作物产量进行分离。从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两方面比较6种方法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将分离出的气象产量与典型年增减产记录对比,选出更能准确捕获气象因子导致产量变异的方法,利用气象因子与产量关系的合理性对选定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就趋势产量拟合而言,前5种方法(年际增量法不能模拟趋势产量)均能较好地拟合趋势产量,与研究区域的趋势产量的一致性相关系数绝大多数为较好和极好等级范围;就气象产量而言,HP滤波法和年际增量法分离气象产量的合理性较差,标准差明显大于其他方法。综合看,3年滑动平均法与五点二次平滑法更具有普适性,可以捕获整个地区绝大多数典型年份气象因子带来的产量变化。 相似文献
57.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烃类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分布和断裂发育特征两种因素控制。早期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的分布,形成的是原生气藏;晚期气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有沟通气源(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和圈闭的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形成的是次生气藏。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含气构造(哈尔金、大老爷府及双坨子构造)在营城组末期已见雏形,大多数构造定型于嫩江末期,含气构造形成时间早于主生烃时间。伏龙泉构造形成于嫩江时期,定型于古近纪末期。烃类气藏主要形成于青山口—嫩江时期。营城组火山岩和登娄库—泉头组一、二段的碎屑岩储集层是未来烃类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8.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天然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钻井岩芯、岩屑地质化验资料及测井、二维、二维地震数据,综合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储层的发育特征、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峡谷中、下部堆积的多期浊积砂岩,储集物性好,是该区带的优质储层;峡谷内发育的大量岩性、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为天然气聚集造就了重要场所;凹陷中的渐新统崖城组煤系烃源岩及广厚的半封闭浅海泥岩生气潜力大,提供了丰富的烃源基础;峡谷下方的底辟/微裂隙是深部崖城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上运移的重要通道.可见,中央峡谷成藏条件优越,圈闭有效性和运移是该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要素;由于峡谷内圈闭大多数定型于上新世莺歌海组沉积时期,与下伏崖城组烃源岩主生气期形成合理配置,因此,天然气成藏较晚,L1、L2和L3气田的重大发现就是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59.
加油站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对研究区位于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加油站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分析加油站地下水中石油烃的污染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类型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揭示加油站地下水中石油烃潜在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可划分为Cl-Na型、HCO3-Na型、HCO3-Ca型和SO4-Na型4类。加油站地下水中石油烃的检出率为85.71%,检出浓度为0.020.35 mg/L。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因素主要以水-岩相互作用和石油烃的生物降解为主。TPH与地下水化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表明:TPH与K+、Na+、Cl-、Mn、Mg2+、 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与pH值、 、 、 、Ca2+、Fe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加油站地下水环境中可能存在嗜盐或耐盐微生物,导致随着盐度的升高,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生物降解率加快,TPH浓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微生物利用电子受体( 、Mn、 、Fe)降解TPH的过程中,电子受体的贡献率为:铁还原(64.88%)>锰还原(24.86%)>硫酸根还原(5.78%)>硝酸盐还原(4.46%),即加油站地下水中铁锰还原菌的石油烃生物降解为优势反应。 相似文献
60.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d a new approach for linking event sediment sources to downstream sediment transport in a watershed in central New York.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a new concept of spatial scale, sub‐watershed area (SWA), defined as a sub‐watershed within which all eroded soils are transported out without deposition during a hydrological event. Using (rainfall) event data collected between July and November, 2007 from several SWAs of the studied watershed, we developed an empirical equation that has one independent variable, mean SWA slope. This equation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event‐averaged unit soil erosion rate, QS/A, (in kg/km2/hr) for all SWAs in the studied watershed and calculate event‐averaged gross erosion Eea (in kg/hr). The event gross erosion Et (in kilograms) was subsequently computed as the product of Eea and the mean event duration, T (in hours) determined using event hydrographs at the outlet of the studied watershed. Next, we developed two linear sediment rating curves (SRCs) for small and big events based on the event data obtained at the watershed outlet. These SRCs, together with T, allowed us to determine event sediment yield SYe (in kilograms) for all event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By comparing Et with SYe, developing empirical equations (i) between Et and SYe and (ii) for event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respectively, we revealed the event dynamic processes connecting sediment sources and downstream sediment transport. During small events, sediment transport in streams was at capacity and dominated by the deposition process, whereas during big events, it was below capacity and controlled by the erosion process. The key of applying this approach to other watersheds is establishing their empirical equations for QS/A and appropriately determining their numbers of SWA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