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20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3487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深部热流体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深部热流体是一种由多元组分构成的超临界流体 ,其上升活动可使地球内部的物质与能量发生调整或再分配。对油气而言 ,深部热流体携带的高热能可使沉积盆地的古地温升高 ,加快烃源岩的热演化进程 ,增加有效烃源岩的体积 ,促进烃类的生成 ;在上升过程中 ,因其具很强的溶解和扩散能力 ,故可萃取、富集沉积物中的分散有机质 ,同时又对生烃产生显著的加氢作用 ,从而为油气的形成补充物源。此外 ,热流体与围岩储层发生化学反应 ,可改善储层的孔渗条件 ,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 ,而且因其具有较高的压力和含水量 ,可抑制烃类的热裂解而有利于油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992.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的包裹体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研究。通过岩相学观察发现了 3类包裹体 ,即晶质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资料表明 ,本区的岩浆流体成矿演化可分为 3个阶段 :岩浆阶段 ( >12 5 0~ 90 0℃± )、过渡岩浆阶段 ( 90 0~ 75 0℃± )和岩浆期后热液阶段 ( <75 0℃ )。部分熔浆的温度之高 (可达 12 5 0℃ ) ,表明其可能是底侵幔源岩浆同熔下地壳形成的。在老庙基岩体、小铜官山岩体、鸡冠石岩体和小陶家岩体中产有晶质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这 3种包裹体 ,表明相应的岩浆流体演化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和阶段性 ,其对应的成矿溶液以岩浆热液为主 ;与此不同的是 ,在鸡冠山岩体和白芒山岩体中仅产有晶质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两种类型的包裹体 ,表明相应的岩浆流体演化不具连续性 ,其对应的成矿溶液以天水热液为主。此外 ,在小铜官山岩体和鸡冠石岩体的中酸性侵入岩中 ,发现了不混溶包裹体 ,其可能是在压力释放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3.
造山带超高压变质流体中气体组成及成藏条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传统的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开发几乎都是集中在盆地,而造山带作为板(陆)块的碰撞、会聚带,为无机成因气形成和释放的有利场所,是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利用激光拉曼探针技术对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压变质流体中不仅含有CO2(>50%)、H2、N2、H2S等,还有高含量的幔源烃类气(CH4等,含量最高达23.6mol%)。同时,超高压变质带中还发育有浅层碳酸盐岩及其它含碳岩石经动力变质作用可形成大量的CO2气。大别超高压变质带中具有无机成因气成藏的可能条件,带内广泛发育的推覆构造、韧性断层及糜棱岩可以作为无机成因气成藏的圈、盖和保存条件。本文成果可为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开发提供新的思路、方向和领域。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生排烃模拟实验产物 (残留油和排出油 )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揭示出生排烃过程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生烃初期,液态正构烷烃主要来自干酪根的初次裂解,它们的碳同位素组成不论是在排出油中还是在残留油中,随温度的变化都不明显,呈现较相似的分布特征;在生烃高峰期,早期形成的沥青质和非烃等组分的二次裂解以及高碳数正构烷烃可能存在的裂解,使得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富集13 C,尤其在高碳数部分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另外,实验结果显示排烃作用对液态正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995.
燕山地区金矿床主要有5种类型,并明显地分为南北两个成矿带,其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别。北矿带主要表现为高H2O、低CO2、K^ /Na^ 值低,K^ 、Na^ 含量高,盐度低等特征。南矿带则主要表现为低H2O,高CO2,K^ /Na^ 值稍高,Ca^2 含量高,盐度高等特征。阐述了产于变质岩和侵入岩中两类金矿床包裹体成分的差异和成矿流体成分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6.
塔里木盆地流体与油气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为例,通过流体势分析,油田水化学分析,包裹体测温和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丰度及比值研究,确定塔中地区晚海西期油气主要来自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在中段形成塔中4油藏,并通过流体运移方向分析,认为塔中4油藏在喜马拉雅期受淡水冲洗破坏,使油所储量大大减少,轮南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南部的满加尔凹陷和两侧的哈拉哈塘凹陷和草湖凹陷,其中草湖凹陷两次供油气,而其他两个凹陷三次供油气,流体运移方向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油气的分布规律,对确定勘探的有利区带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银山铅锌矿床产于前震旦系地层中,容矿围岩主要为千枚岩,矿体呈脉状受构造裂隙控制,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表明金属元素及硫主要来自上地幔,流体主要是岩浆水,矿床属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为燕山期成矿。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激光拉曼探针测定了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 ,计算了流体的 pH、Eh值 ,并从不同角度对大港探区的油气运聚规律和储层评价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本研究区表现出具明显的两期 (早、晚 )油气运聚特征。还对油气资源进行了评价 ,展现了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在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主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 2 2~ 30 6℃ ,存在两个区间分别为 1 30~ 2 2 0℃、2 5 0~ 2 70℃ ,均一温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在规律性变化 ,盐度主要集中在3%~8%NaCl范围内 ,密度为 0 .80~ 0 .95g/cm3 ,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对稳定的气液比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与典型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不同。结合氢氧锶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 ,认为墨江金矿成矿流体曾发生过部分地幔流体、大气降水等多种类型水不充分的混合 ,水岩反应和多种流体混合可能为墨江金矿矿质迁移沉淀主要机制。结合哀牢山金矿带成矿流体类似性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认为墨江金矿深部可能存在有含金石英脉型矿体。  相似文献   
1000.
川西拗陷中段气藏稀有气体来源与烃类运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拗陷中段的孝泉、新场与合兴场气藏的3 He 4 He值为 2 .0 1~ 6 .93,40 Ar 3 6Ar值为 372~ 739,绝大部分He与 2 0 %~ 6 0 %的Ar为地壳放射性成因气。地壳放射性成因4He、40 Ar(简写为40 Ar )的含量比值4He 4 0Ar 同气藏埋藏深度有着很好的函数关系 ,并同含量高达 93%~ 99%的CH4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来源于基底的4He、40 Ar 在进入气藏前已同烃类充分混合 ;这些气体在拗陷东坡深处呈水溶相及气水混相向储层渗透运移 ;北环隆带CH4作为稀有气体载体 ,携带4He、40 Ar 向气藏扩散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