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2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803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330篇
地球物理   684篇
地质学   1571篇
海洋学   567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地理   3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低渗透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布井方式至关重要。首先利用劈分流场的方法直观地给出常规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的产能评价方法;然后针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点,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建立新的井网渗流物理模型并求解得到产能评价公式;最后经分析计算给出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面积井网极限注采井距关系曲线。研究结果为低渗透储层部署水平井—直井联合井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体在冻结状态具有极高的压缩模量, 具有弹性体的工程地质特征。但是在冻土地温升高过程中, 这种特征急剧衰减, 产生蠕变和流变, 建筑物地基强度降低, 导致建筑物基础破坏。同时土体在冻结过程中产生的冻胀作用也将导致建筑物基础的破坏。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为高纬度低海拔多年冻土, 其分布具有明显纬度地带性特点。本文在分析该区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冻土工程地质特点的基础上, 对由于土体的冻胀和融沉导致的建筑物基础的危害进行分类研究, 针对性的提出了用热棒降低土体温度以保证多年冻土稳定及用排水的方法减少水对建筑物地基多年冻土影响的工程病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3.
廖家坪高陡斜坡详细勘查结果表明廖家坪坡体上分布有7层软弱层,发育有两组高倾角节理,相互垂直,形成众多危岩体岩柱。上部软弱层为蠕滑层,悬崖壁存在的众多危岩体及岩柱以软弱层为基底。根据平推式滑坡的变形失稳机理分析,计算其起动临界水头高度,认为该斜坡上部坡体平推式滑动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认为由于基础风化压缩,也可造成硬岩拉张,形成次生倾倒破坏;采用离散元分析验证了廖家坪高陡斜坡倾倒破坏演化过程,模拟结果与野外调查的变形破坏现象完全一致,表明该高陡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倾倒失稳模式。这一破坏模式的判定为廖家坪高陡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4.
采用老化徐变理论和等效弹性模量法,对肋柱式锚杆支挡结构的徐变影响提出了具体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了支挡结构的徐变次内力。计算结果表明,在逆作法条件下,随着开挖深度的加大,岩土侧向压力也增大,使后期施工的混凝土构件产生的徐变次内力也随之增大;考虑徐变后使结构设计更加安全可靠,尤其坡脚处后期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更要关注徐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某基坑工程土钉支护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州天河荟雅苑基坑工程土钉支护进行试验和研究,分析了土钉支护体系的工作性状,并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6.
有限元法模拟开挖引起的基坑水平位移和邻近建筑物沉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徐州某采用水泥土墙支护的基坑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基坑开挖引起的水平位移量和邻近建筑物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关于如何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和减少基坑周边建筑沉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67.
Differential frost heave is often implicated in the formation of patterned ground in regions subject to recurrent freezing and thawing. A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LSA) indicates that a continuum model of frost heave is linearly unstable under typical natural freezing conditions of silty-clay soils. A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numerical analysis corroborates the frozen time LSA results, and also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non-linear and time-dependent terms that ultimately lead to a preferred mode, which the LSA fails to predict. Instability of the one-dimensional solution occurs at shallow freezing depths and near-zero surface loads when positive perturbations in the ice content at the freezing front lead to a concomitant increase in thermomolecular pressure and upward ice velocity. Differential frost heave can then occur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heat flux from the perturbed surfaces.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using random initial surface perturbations indicates that regular surface patterns will evolve with a length scale in the order of 2–4 meters, which corresponds quite closely with naturally-occurring non-sorted patterned ground.  相似文献   
68.
以上海某长距离急曲线顶管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实测4节管段顶进过程中的顶力,研究了顶力随顶程的变化规律,系统分析了顶进过程中顶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The hybrid numerical model had been developed to simulate a complicated 3D flow around structures generated by tsunami. In the model, the conventional 2D model is adopted for the wide region far from structures and the 3D non-hydrostatic pressure model is used in the limited region adjacent to structur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is shown by comparisons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laboratory model tests and the numerical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conventional whole 2D simulation.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a submerged structure at the opening of a breakwater is discussed 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by the hybrid model. The submerged structure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rubble mound and reduces the tsunami inflow into the bay, while it increases the water surface velocity around the opening of the breakwater. The increase of surface velocity causes the increases of impulsive forces by collision with drafts and so on.  相似文献   
70.
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工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云峰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6):52-53,70
针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概况,地层情况及开采条件,介绍了参数井、生产井、多分支地面煤层气水平开发井、丛式井等钻井工艺、钻具组合、井身结构及井身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