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2篇 |
免费 | 2069篇 |
国内免费 | 9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7篇 |
大气科学 | 160篇 |
地球物理 | 452篇 |
地质学 | 3773篇 |
海洋学 | 380篇 |
天文学 | 64篇 |
综合类 | 201篇 |
自然地理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244篇 |
2020年 | 216篇 |
2019年 | 257篇 |
2018年 | 225篇 |
2017年 | 214篇 |
2016年 | 265篇 |
2015年 | 260篇 |
2014年 | 313篇 |
2013年 | 285篇 |
2012年 | 294篇 |
2011年 | 294篇 |
2010年 | 244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200篇 |
2007年 | 209篇 |
2006年 | 136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115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192.
193.
用改进的数学公式,便于用单钻孔资料和岩层复平求面理倾斜、求岩层厚度、求地层断距等多个课题。 相似文献
194.
井壁稳定问题包括井壁坍塌和地层破裂2种基本类型,科学超深井钻探的目的层是处于高地应力、高地温和高地层压力的深部岩层,井壁稳定问题更加突出。以12000 m科学超深井为例,从地层温度入手,分析钻井液循环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当量静态钻井液密度和环空压力当量密度的变化,以及温梯应力、温差应力对井壁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5.
2014年春季季风间期东印度洋赤道及其邻近海域硅藻群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14年4月10日至5月13日在东印度洋赤道区及其邻近海域(10.08°N-6.00°S,80.00°~96.10°E)进行硅藻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调查。分析了45个网采样品,共鉴定出浮游硅藻34属113种(包括变种、变形及未定名种),大部分物种为热带外洋性种以及暖海外洋性种,与该海区的热带及亚热带的环境特征一致。优势种为佛氏梯形藻(Climacodium frauenfeldianum)、地中海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editerraneus)、密聚角毛藻(Chaetoceros coarctatus)、美丽漂流藻(Planktoniella foromsa)、大西洋角毛藻那不勒斯变种(Chaetoceros atlanticus var. neapolitanus)、距端假管藻(Pseudosolenia calcar-avis,即距端根管藻Rhizosolenia calcaravis)、圆柱几内亚藻(Guinardia cylindrus)、达蒂角毛藻(Chaetoceros dadayi)、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瘤面角毛藻(Chaetoceros bacteriastroides)以及笔尖根管藻粗径变种(Rhizosolenia styliformis var. latissima)等。硅藻的平均细胞丰度为1.855×103个/m3,其平面分布不均匀,赤道断面细胞丰度较低,高值区出现在海区北部。聚类分析发现有7种生态类群,这些硅藻的种类和丰度平面分布与上层水体(200 m以浅)温度、盐度及营养盐的水柱平均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6.
MCC转为带状MCSs过程中水平涡度的变化与暴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实况资料和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6月18—19日的一次MCC转带状MCSs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西南涡和切变线的形成与维持是影响此次暴雨产生的中尺度系统,前期MCC的形成到成熟以低涡降水为主,后期的圆形MCC转为带状MCSs主要为切变线降水。在雨区附近,u、v的垂直切变所形成的强水平涡度造成的旋转,对应垂直环流的上升支可触发暴雨产生,垂直方向上u、v不同的分布可形成不同的垂直环流。低涡与切变线附近的水平涡度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暴雨形成的原因不同,低涡暴雨主要由v的垂直切变造成,切变线暴雨主要由u、v的垂直切变共同作用,本次过程中v的垂直切变构成了沿切变线的东西向雨带,u的垂直切变沿纬向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垂直运动与切变线上MCSs的生成、发展和多雨团的形成关系密切。低涡、切变线降水中心附近的正倾侧项(水平涡度向垂直正涡度转换)也有类似的差异,低涡的转换主要由?v/?p<0决定,切变线的转换主要由-?u/?p>0决定。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的转换尺度较小,易在平均状态下被忽略。倾侧项主要有利于暴雨的加强,但对西南涡、切变线的发展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97.
WANG Sheng''an LONG Xiaomin ZHANG Keben CHEN Junchang ZHANG Wenjing CAI Shuqun 《海洋学报(英文版)》2007,26(3):160-166
Multi-parameter hydrological gauge is an instrument developed by th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 make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of current, wave, tide, water temperature and conductivity.By using the well-known "PUV method", the directional wave spectrum can be calculated and the dominant wave direction is then obtained.The comparison of the dominant wave directions derived from the measurements using both the multi-parameter hydrological gauge and the MARK Ⅱ "Wave-Rider" directional buoy shows that the dominant wave directions derived from the two kinds of measuremen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98.
在老挝可溶性矿(钾盐)地质钻探工作中,采用了无固相饱和盐水钻井液及双液单泵送浆固壁堵漏方法,钻进效率及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分析了钻探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介绍了无固相饱和盐水钻井液护壁技术及双液单泵送浆固壁堵漏方法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99.
200.
The directional spreading of both the wavenumber and frequency spectra of finite-depth wind generated waves at the asymptotic depth limit are examined. The analysis uses the Wavelet Directional Method, removing the need to assume a form for the dispersion relationship. The paper shows that both the wavenumber and frequency forms are narrowest at the spectral peak and broaden at wavenumbers (frequencies) both above and below the peak. The directional spreading of the wavenumber spectrum is bi-modal above the spectral peak. In contrast, the frequency spectrum is uni-modal. This difference is shown to be the result of energy in the wind direction being displaced from the linear dispersion shell. A full parametric relationship for the directional spreading of the wavenumber spectrum is developed. The analysis clearly shows that typical dispersion relationships are questionable at high frequencies and that such effects can be significant. This result supports greater attention being focussed on the routine recording of wavenumber spectra, rather than frequency spectr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