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0篇
  免费   1271篇
  国内免费   1873篇
测绘学   563篇
大气科学   1661篇
地球物理   1326篇
地质学   3139篇
海洋学   717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324篇
自然地理   42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电刺激可诱导卵子雌核发育,但在海洋生物中尚无报道。为获得电刺激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电场强度、电容、脉冲次数、卵子密度及缓冲液种类对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缓冲液的诱导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甘露醇缓冲液的诱导效果优于Zimmerman氏缓冲液和山梨醇缓冲液;最佳卵子密度为11.25×104个/mL,场强的最适范围为1.00~1.75kV/cm。最优电刺激诱导条件组合是:0.30mol/L甘露醇缓冲液,卵子密度11.25×104个/mL,脉冲强度1.20kV/cm,电容3μF,2次电脉冲。(2)应用优化后的电刺激参数诱导雌核发育,获得了最佳的诱导效果,得到的卵裂率为28.16%,胚胎存活率为98.37%。本研究首次成功应用电刺激法诱导了栉孔扇贝的雌核发育,并得到了单倍体胚胎,初步建立了栉孔扇贝中该诱导法的参数体系。  相似文献   
992.
介绍通过差分式结构设计和脉冲延迟细分方法解决CCD水管倾斜仪的抗干扰能力较弱、分辨力不高等不足.  相似文献   
993.
基于GPU并行加速的叠前逆时偏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复杂地下介质的成像精度和偏移算法的计算效率,提出可高效对地下复杂构造进行准确成像的GPU加速叠前逆时偏移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程声波方程进行波场延拓,突破倾角限制,借助于高阶有限差分方法实现叠前逆时偏移成像;利用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并行加速技术对波场延拓和成像进行计算,相比于传统算法,其计算效率有较大提高,可以解决叠前逆时偏移算法计算量过大问题;在获取波场信息过程中,也采用随机边界条件,实施以计算换存储策略,解决逆时偏移计算中的海量存储问题.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和高精度地对地下复杂地质体成像.  相似文献   
994.
可控震源地震扫描信号易被地下介质吸收并形成高频部分衰减,降低对地下地质体的分辨能力.分析地震信号扫描方式,研究非线性扫描信号特性及其在补偿地层吸收衰减的地震相关子波信号影像中的作用,利用正演模拟和现场试验验证非线性扫描信号在提高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地震分辨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非线性扫描通过控制高频能量信号的时间分配,提高激发信号的高频成分,选择合适的非线性扫描信号类型和激发能量,能够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该研究结果对实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臧磊  杨山  周蕾 《热带地理》2013,33(4):450-458
以江苏省为例,选取人口密度为基础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重心迁移以及注入脉冲响应分析,刻画江苏省人口时空格局与户籍制度之间的时空响应关系及趋势。结果表明:1990-2010年江苏省人口格局整体保持“南高北低”的态势,该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人口密度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并呈明显的沿江化特征;各县市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响应具有地域性,南北响应差异逐渐缩小;人口空间格局对户籍制度的响应具有滞后性,速度呈现出由加快到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结论提出3点建议:第一,在改革思路上实现“两保两新”,阶梯式、差别化赋予权利;其次,积极推进苏北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最后,通过产业发展上的“以业控人”和城市发展上的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防止流动人口加重“城市病”。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松辽盆地低孔低渗背景下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文中应用岩心实测孔隙度、测井孔隙 度以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异常高孔带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松辽盆地 北部纵向上发育3个异常高孔带(ⅰ-ⅲ), 其深度分布范围分别为600~2350m、2500~3500m、3600~4400m,对应的孔隙度分别为12%~35%,6%~28%,5%~20%。第ⅰ高孔带主要发育在中浅层, 主要由Ⅰ、 Ⅱ型干酪根形成的有机酸溶蚀砂岩储集层形成;第ⅱ、ⅲ异常高孔带发育在深层,主要由Ⅲ型干酪根产生的大 量有机酸溶蚀砂砾岩储集层和火山岩储集层形成,大气水淋滤作用也有一定贡献。此外,裂缝和岩相对徐家围 子断陷深层异常高孔带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张春阳  曹平  范祥  林杭  万琳辉 《岩土力学》2012,33(6):1653-1659
根据中铝洛阳铝矿实际情况,结合放矿力学理论、室内相似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深入地研究了矿仓放矿机制以及影响矿石流动性的主要因素。颗粒流数值模拟再现了放矿过程中矿石颗粒间以及颗粒与仓壁间相互作用力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仓内悬垂式振动助流器,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助流效果。它不但很好地改善了矿石流动性,解决了困扰洛阳铝矿几十年的矿仓堵塞、卡斗、起拱问题,优化了矿石和仓壁间的力学关系,减小了仓壁所受的动态接触压力,而且也大幅提高了矿仓放矿效率及生产安全系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98.
大掺量粉煤灰淤泥固化土的强度与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东星  徐卫亚 《岩土力学》2012,33(12):3659-3664
基于传统水泥和石灰固化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大掺量低钙粉煤灰、水泥和石灰固化剂进行淤泥固化处理的方法,以期改善淤泥的强度和耐久性,达到淤泥和粉煤灰双重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探讨了该方法处理后固化淤泥的击实特征、强度特性、水稳性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固化后最优含水率有所降低、最大干密度则略有增加;弹性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泥掺量越大,养护时间越长,强度和弹性模量越大;固化后淤泥水稳性得到明显改善;浸水软化和冻融循环导致固化土抗压强度显著劣化,冻胀融缩导致设计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减小约22%。  相似文献   
999.
闫帅  柏建彪  卞卡  霍灵军  刘学勇 《岩土力学》2012,33(10):3081-3086
为解决高瓦斯工作面双U型巷道布置中煤柱损失大、相邻工作面复用回采巷道维护困难的难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得到煤柱宽度对相邻两工作面之间煤柱内复用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随着巷道一侧煤柱宽度的增加,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峰值向一侧移动,并逐渐远离巷道;当巷道一侧煤柱较小时,巷道以窄煤柱帮变形和顶板下沉为主,随着煤柱宽度增加,底鼓增大并成为巷道主要变形。以煤柱内应力峰值比值为指标,分析煤柱宽度与巷道稳定性的关系,并将不同宽度煤柱进行了稳定性分区。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为类似条件下巷道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The South Kitakami Massif is one of the oldest geological domains in Japan having Silurian strata with acidic pyroclastic rocks and Ordovician–Silurian granodiorite–tonalite basement, suggesting that it was matured enough to develop acidic volcanisms in the Silurian period. On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margin of the South Kitakami Massif, an Ordovician arc ophiolite (Hayachine–Miyamori Ophiolite) and high‐pressure and low‐temperature metamorphic rocks (Motai metamorphic rocks) exhumed sometime in the Ordovician–Devonian periods are distributed. Chronological, geological, and petr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Hayachine–Miyamori Ophiolite, Motai metamorphic rocks, and other early Paleozoic geological units of the South Kitakami Massif are reviewed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 Kitakami arc system during Ordovician to Devonian times with supplementary new data. The reconstruction suggests a change in the convergence polarity from eastward‐ to westward‐dipping subduction sometime before the Late Devonian period. The Hayachine–Miyamori Ophiolite was developed above the eastward‐dipping subduction through three distinctive stages. Two separate stages of overriding plate extension inducing decompressional melting with minor involvement of slab‐derived fluid occurred before and after a stage of melting under strong influence of slab‐derived fluids. The first overriding plate extension took place in the back‐arc side forming a back‐arc basin. The second one took place immediately before the ophiolite exhumation and near the fore‐arc region. We postulate that the second decompressional melting was triggered by slab breakoff, which was preceded by slab rollback inducing trench‐parallel wedge mantle flow and non‐steady fluid and heat transport leaving exceptionally hydrous residual mantle. The 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Hayachine–Miyamori Ophiolite implies that weaker plate coupling may provide preferential conditions for exhumation of very hydrous mantle. Very hydrous peridotites involved in arc magmatism have not yet been discovered except for in the Cambrian–Ordovician periods, suggesting its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geodynamics, such as the thermal state and water circulation in the mant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