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23篇 |
免费 | 1032篇 |
国内免费 | 17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6篇 |
大气科学 | 1527篇 |
地球物理 | 835篇 |
地质学 | 2981篇 |
海洋学 | 527篇 |
天文学 | 149篇 |
综合类 | 279篇 |
自然地理 | 3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74篇 |
2020年 | 253篇 |
2019年 | 277篇 |
2018年 | 253篇 |
2017年 | 233篇 |
2016年 | 274篇 |
2015年 | 285篇 |
2014年 | 353篇 |
2013年 | 323篇 |
2012年 | 367篇 |
2011年 | 296篇 |
2010年 | 286篇 |
2009年 | 300篇 |
2008年 | 300篇 |
2007年 | 334篇 |
2006年 | 319篇 |
2005年 | 296篇 |
2004年 | 257篇 |
2003年 | 225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进一步完善Q460钢材在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限值的要求,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以轴压比、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和壁板宽厚比为变量,建立了共48根“工”字型框架柱和“箱”型框架柱,分析了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翼缘宽厚比对框架柱的能量耗散系数影响较小;能量耗散系数随轴压比、腹板高厚比(“工”字型)和壁板宽厚比(“箱”型)增大而明显减小;框架柱的极限承载力随轴压比的减小及壁板宽厚比和翼缘宽厚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腹板高厚比接近规范限值时,承载力下降趋势明显增大。与采用Q235钢材的框架柱相比,Q460钢材框架柱的延性较小,仅为2左右;当采用Q460钢材时,“工”字型框架柱的极限位移角限值建议取为0.03,“箱”型框架柱的极限位移角限值建议取为0.032。规范中对翼缘宽厚比限值的规定偏于保守,其值最大可取至9。无论是“工”字型框架柱还是“箱”型框架柱,其腹板高厚比均不宜过大。Q460钢材框架柱的刚度退化率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增强,且翼缘宽厚比越大,腹板高厚比越小,柱的初始刚度越大,刚度退化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95.8”大暴雨过程的全面技术总结,揭示了多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作用对产生大暴雨过程的贡献,并指出了云团的发生及其发展源于北方冷空气和南方低空急流持续影响所形成的两个中间尺度垂直环流。 相似文献
63.
干旱区高山-盆地系统深部水资源的赋存和估算——以河西走廊西段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西北地区水资源评价,是基于下列水文地质概念模型:(1)作为主要补给源地的山区,其与盆地之间存在“阻水屏障”;(2)山区形成的地下水基本上已全部汇入出山河谷,流向盆地绿洲,经实地勘探水化学同位素分析与资料研究,认为现行“模型”不符合地质实际。在引用国外高山区产流数值模拟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比拟法估算出研究区,由山区通过基岩向盆地绿洲作侧向补给的大致数量。新概念模型的建立,意味着西北高山-盆地系统的绿洲基岩不深处,赋存有相当数量以前未被计入的、可供开发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对广丰县周家坞中奥陶统露头剖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的研究,识别出了三个不同性质的Ⅱ型层序界面和二个三级层序,确认这三个层序界面为符合实际又易于野外识别的自然界面,并对SQ2中反映最大海泛期的高分辨异旋回驱动机制事件,提出可能受米兰柯维奇频率的春分点和秋分点间约2万年间隔的控制。 相似文献
65.
Jayant V. Narlikar Geoffrey Burbidge R. G. Vishwakarma 《Journal of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2007,28(2-3):67-99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properties of the quasi-steady state cosmological model (QSSC) developed in 1993 in its role
as a cyclic model of the universe driven by a negative energy scalar field. We discuss the origin of such a scalar field in
the primary creation process first described by F. Hoyle & J. V. Narlikar forty years ago. It is shown that the creation processes
which take place in the nuclei of galaxies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high energy and explosive phenomena, which are commonly
observed in galaxies at all redshifts.
The cyclic nature of the universe provides a natural link between the places of origin of the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arising in hydrogen burning in stars), and the origin of the lightest nuclei (H, D, He3 and He4). It also allows us to relate the large scale cyclic properties of the universe to events taking place in the nuclei of galaxies.
Observational evidence shows that ejection of matter and energy from these centers in the form of compact objects, gas and
relativistic particle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opulation of quasi-stellar objects (QSOs) and gamma-ray burst sources in the
universe.
In the later parts of the paper we briefly discuss the major unsolved problems of this integrated cosmological and cosmogonical
scheme —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the intrinsic redshifts, and the periodicities in the redshift distribution of
the QSOs.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刘丽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7):157-159,164
随着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逐渐成为主流的对地观测手段之一。其生产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数据获取迅速、成本低、不受地域限制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土、石油、电力、林业等行业部门。但由于其出现年代较新、数据量庞大、分辨率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数据处理与应用尚无完整的理论和方案指导,导致其在电力等行业的应用长期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关键处理难点,结合电力工程实际需求,提出了一整套数据处理及应用方案,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及其电力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0.
夏季平流层盛行强东风,Rossby波能量难以从对流层向上传播至平流层,而冬季平流层盛行西风,Rossby波能量容易上传,因此以往对Rossby波能量向平流层传播的研究多考虑冬季的情况.而事实上,因为夏季高原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并非只有强东风存在,所以Rossby波能量也可能在南亚高压区向上传播,从而影响平流层的温度、风场及大气成分等.因此,本文利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5年夏季南亚高压区Rossby波能量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Rossby波能量可以从南亚高压西北部的窗口区上传至平流层,最高可到达平流层顶,而在南亚高压的其他部分,Rossby波能量均不能穿越对流层顶上传或穿越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南亚高压西北区Rossby波能量可以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原因是盛行西风,且西风急流出现的频率很小,同时涡动热量通量异常引起的垂直分量的第一项对其上传有很大贡献.南亚高压东北区也盛行西风,然而Rossby波能量不能向上穿越对流层顶的原因是强西风出现频率较高,且温度脊与高度脊位相相近,不利于上传.南亚高压南部均盛行东风,在平流层中下层均为稳定层结,因此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南亚高压西南区在对流层位于青藏高原环流的伊朗高原下沉区附近,层结稳定,并且温度脊超前于高度脊,所以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而南亚高压东南区在对流层位于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幅合带,层结不稳定,存在Rossby波能量较弱的上传,达到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该区域温度脊落后于高度脊的温压场配置也为Rossby波能量在对流层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