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21篇 |
免费 | 1581篇 |
国内免费 | 23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52篇 |
大气科学 | 2071篇 |
地球物理 | 2419篇 |
地质学 | 3763篇 |
海洋学 | 1077篇 |
天文学 | 276篇 |
综合类 | 474篇 |
自然地理 | 4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277篇 |
2021年 | 375篇 |
2020年 | 398篇 |
2019年 | 416篇 |
2018年 | 372篇 |
2017年 | 375篇 |
2016年 | 394篇 |
2015年 | 438篇 |
2014年 | 505篇 |
2013年 | 523篇 |
2012年 | 540篇 |
2011年 | 528篇 |
2010年 | 452篇 |
2009年 | 479篇 |
2008年 | 470篇 |
2007年 | 522篇 |
2006年 | 504篇 |
2005年 | 462篇 |
2004年 | 407篇 |
2003年 | 367篇 |
2002年 | 332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259篇 |
1999年 | 221篇 |
1998年 | 219篇 |
1997年 | 193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110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夏季平流层盛行强东风,Rossby波能量难以从对流层向上传播至平流层,而冬季平流层盛行西风,Rossby波能量容易上传,因此以往对Rossby波能量向平流层传播的研究多考虑冬季的情况.而事实上,因为夏季高原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并非只有强东风存在,所以Rossby波能量也可能在南亚高压区向上传播,从而影响平流层的温度、风场及大气成分等.因此,本文利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5年夏季南亚高压区Rossby波能量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Rossby波能量可以从南亚高压西北部的窗口区上传至平流层,最高可到达平流层顶,而在南亚高压的其他部分,Rossby波能量均不能穿越对流层顶上传或穿越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南亚高压西北区Rossby波能量可以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原因是盛行西风,且西风急流出现的频率很小,同时涡动热量通量异常引起的垂直分量的第一项对其上传有很大贡献.南亚高压东北区也盛行西风,然而Rossby波能量不能向上穿越对流层顶的原因是强西风出现频率较高,且温度脊与高度脊位相相近,不利于上传.南亚高压南部均盛行东风,在平流层中下层均为稳定层结,因此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南亚高压西南区在对流层位于青藏高原环流的伊朗高原下沉区附近,层结稳定,并且温度脊超前于高度脊,所以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而南亚高压东南区在对流层位于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幅合带,层结不稳定,存在Rossby波能量较弱的上传,达到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该区域温度脊落后于高度脊的温压场配置也为Rossby波能量在对流层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42.
对索的准确模拟有时应考虑弯曲刚度的影响.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考虑弯曲刚度对悬索静力构形的影响,分别推导了两端固结和两端铰接边界条件下水平悬索面内自由振动的解析解,并修正了已有文献中的不足之处,该解在理论上较已有解析解更为准确,它可看作是已有文献在均匀索情况下的解析解.本文推导的解析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3.
44.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我国南方西南和中东部区域两次持续10 d以上的低温雨雪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中欧亚大陆中高纬东亚大槽均加深,但环流形势有差异。西南过程呈现"北高南低"形势,关键脊区在贝加尔湖,而中东部区域过程"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形势共存,关键脊区从乌拉尔山延伸至贝加尔湖。两次过程异常的环流与北大西洋向东传播的波列有关。(2)西南过程关键脊区提前过程3 d发展并东移至贝加尔湖,形成稳定形势;而中东部区域过程关键脊区提前过程一周发展,在开始日达最强。两次过程均伴随蒙古高压东移南压使地面降温,500 hPa关键脊区超前蒙古高压2 d变化。西南过程降温主要受到冷平流和绝热冷却影响,而中东部区域过程主要受到冷平流的影响。(3)西南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只受南支槽支配。中东部区域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由南支槽和西太平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两次过程水汽正收支主要来自南边界。 相似文献
45.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中国2400个站的气候观测数据,对2023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2023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但空间分布不均且季节内变化明显。秋季欧亚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造成我国气温显著偏高;9月呈“两脊一槽”型,巴尔喀什湖低槽活动导致西北地区降水增多;10月呈“两槽一脊”型,导致北方地区偏暖加强;11月呈“西高东低”型,东路冷空气增强,东北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较常年偏强、偏西,脊线9月异常偏北、10月偏南、11月接近常年。印缅槽9月显著偏强,10—11月接近常年。9月印缅槽偏强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共同导致了长江中下游以北至黄河下游地区多雨;10—11月东部地区水汽条件整体偏差。9—10月近海台风频繁活动,造成华南地区降水偏多。2023年秋季我国气候受到大气季节内变化的显著作用,热带海温异常的影响不典型。 相似文献
46.
以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为研究区,基于气象条件对腋芽萌发期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明了腋芽萌发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进一步结合隶属函数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再生稻腋芽萌发气象适宜度模型,并分析了1981—2021年研究区腋芽萌发期气象影响因素及气象适宜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空气湿度、降水是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腋芽萌发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的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好地评价再生稻腋芽萌发期的气象影响。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均呈下降趋势,降水适宜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总体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水适宜度则表现为“东西高、中部低”。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上升趋势与空气湿度下降趋势显著,导致致害高温(日平均气温≥32℃)积温和致害低湿(日平均相对湿度≤65%)日数明显增加,这是再生稻腋芽萌发期气象适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的诱因。 相似文献
47.
Numerical benchmark studies on drag and lift coefficients of a marine riser at high Reynolds numbers
Numerical benchmark studies on drag and lift coefficients of a marine riser have been organized by the 27th ITTC Ocean Engineering Committe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ies was to benchmark the capabilities of CFD methods through quantitative comparisons and validation studies against the model test results of a circular cylinder by MARIN. Studies were focused on the drag crisis phenomenon for the stationary smooth cylinder in the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regime. Eight organization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ies by using RANS, DES and LES methods. An overview of the model test results, test cases, submissions and comparis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48.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buried plastic water pipes from measurements of ground surface vibration
J.M. MuggletonY. Gao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2011,75(1):54-61
‘Mapping the Underworld’ is a UK-based project, which aims to create a multi-sensor device that combines complementary technologies for remote buried utility service detection and location. One of the technologies to be incorporated in the device is low-frequency vibro-acoustics, and techniques for detecting buried infrastructure, in particular plastic water pipes, are being investigated. One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s involves excitation of the pipe at some known location with concurrent vibrational mapping of the ground surface in order to infer the location of the remainder of the pipe. In this paper, measurements made on a dedicated pipe rig are reported. Frequency response measurements relating vibrational velocity on the ground to the input excitation were acquired. Contour plots of the unwrapped phase revealed the location of the pipe to within 0.1-0.2 m. Magnitude contour plots revealed the excitation point and also the location of the pipe end. By examining the unwrapped phase gradients along a line above the pipe, it was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wave-type within the pipe responsible for the ground surface vibration. Furthermore, changes in the ground surface phase speed computed using this method enabled the location of the end of the pipe to be confirmed. 相似文献
49.
高分辨率地震成像研究--21世纪地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及区域数字地震观测台网的密度正在不断加大,用于流动地震观测的宽频带地震仪的数量将继续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的积累速率按指数增长,这意味着震源波裂过程及地球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地震成像研究将成为21世纪地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关系将日趋紧密,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的作用和重要性必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