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4篇
  免费   2554篇
  国内免费   3514篇
测绘学   353篇
大气科学   1938篇
地球物理   3180篇
地质学   7818篇
海洋学   1116篇
天文学   180篇
综合类   778篇
自然地理   1819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581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552篇
  2017年   495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799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805篇
  2006年   765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522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05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地球内部放射性产热元素U、Th及K(HPE)含量如何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固体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限定地壳的热和流变学结构、地球化学、岩石和构造模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对HPE深部分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对大型花岗岩岩基的研究及对地表热流值和产热率之间关系的模拟,对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HPE随深度的分布缺乏认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实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届时将提供超过5km的岩心,为确定苏鲁超高压带的HPE结构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对CCSD的100~2000m岩心的732块样品详细的放射性产热元素含量的测试及现今产热率计算的初步结果表明:(1)花岗质片麻岩具有最高的产热率,平均为1665×10-11W/kg;(2)副片麻岩(变沉积岩)具有中等的产热率,为994×10-11W/kg;(3)金红石榴辉岩及石榴石橄榄岩具有最低的产热率,为17×10-11~20×10-11W/kg;(4)放射性产热元素的浓度及相应的产热率随岩性的变化而变化,呈现阶梯状的分布特征。产热率随深度的变化特征表明CCSD主孔中的HPE三明治结构。该结构可能代表着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的典型HPE结构,比大型花岗岩岩基的HPE结构更复杂,与传统的HPE指数衰减分布模式不吻合。CCSD主孔中所揭示的三明治式HPE结构是大陆被动陆缘中的基性及超基性岩、沉积岩及花岗岩在深  相似文献   
172.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反方向岩浆演化系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万良 《中国地质》2005,32(4):548-556
相山因是中国最大火山岩型铀矿产地而倍受关注,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从喷发-侵出-侵入,SiO2含量、Rb/Sr、Rb/Ba比值降低,而TFe(Fe2O3+FeO)、CaO、MgO、TiO2、P2O5含量、SI(固结指数)、δEu则呈增高趋势,岩浆演化与正常岩浆房酸度逐渐增高的岩浆分异趋势相反,称反方向岩浆演化系列.不相容元素的比值如Th/U、Rb/Ba、Th/Nb、Th/Ta、La/Nb、Nb/Ta变化幅度较大,与SiO2组分没有明显的正消长或反消长关系,稀土配分曲线也不尽一致,火山喷发相、侵出相和侵入相岩石具有不同的源区性质.  相似文献   
173.
西藏昌都地区夏通街滑坡是在古滑坡体上复活的新滑坡。自2001年以来滑坡变形破坏迹象日趋严重,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通过对滑坡的现场调查,了解其形成的地质背景。并对变形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在分析其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古滑坡体的复活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夏通街新滑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如河流冲刷、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地质条件等。其中起控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修建214国道对坡脚的开挖,使其抗滑段遭到破坏,抗滑力减小。另一控制因素则是连续3a的强降雨,使坡体岩土体力学性质降低,最终导致古滑坡体复活。根据对滑坡变形破坏情况的研究,提出相应的主动防治与被动防治相结合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4.
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分析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文中对岩质边坡单一滑面的流变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能较好反映这一变形机制的非稳定蠕变模型。特别是描述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破坏阶段,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讨论。结合一些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验证,为滑坡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5.
以现有钻孔及区域资料为基础,对平顶山盐田盐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和盐湖的沉积模式、沉积类型成矿物源进行了分析,为平顶山盐田的进一步勘查和开发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76.
通过对新密煤田地质条件、构造条件、煤系岩石的放射性特征、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气体成分等特征的研究,认为形成新密煤田地热资源的热源是来自硫化矿物生热、岩浆余热以及煤系地层岩石放射性物质产热的学说证据不足;而新密煤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为该区地下水的深循环提供了条件,故而在该区形成了水热型的中低温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77.
合肥市夏季热岛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2002牟夏季高温期间合肥市城市小气候考察的资料,分析了合肥市夏季城市热岛特征以及热岛强度的历史变化。结果表明:1)合肥市夏季热岛强度的日变化与冬季明显不同,夏季晴天一天中热岛强度只出现一个峰值,其基本特征与Oke提出的理想状态下的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的模式曲线非常相似,而冬季与高纬地区的加拿大卡尔加里城市的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接近。这反映了冬、夏两季人类活动、能源消耗量的不同;2)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和城市绿化工程的实施,合肥市热岛面积、分布形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主要分布特征和强度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78.
长江中下游夏季高温灾害机理及预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我国1961-2003年夏季(6—8月)高温资料,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城市强高温及高温过程较完整的时间序列,探讨了该地区主要城市高温气候特征。分析该地区南京、杭州、南昌等城市夏季高温灾害机理,东亚副热带高压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夏季高温的主要影响系统。在此基础上用均生函数-最佳子回归集构造预测模型,预测夏季月高温出现日数,通过42a高温资料预报检验,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值得在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9.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们活动导致的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热岛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为了精确细致地描述其时空分布,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研究城市热岛现象,主要归纳为:气象站法、定点观测法、运动样带法、遥感测定法以及模拟预测等.最后,认为各种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多种测定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0.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动态GIS服务链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动态GIS服务链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使用抽象GIS服务组合服务链,由GIS服务动态选择机制将抽象服务映射到具体服务,并结合工作流技术,将工作流描述语言描述的GIS服务链流程送入工作流引擎,由工作流引擎管理和监控服务链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