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5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828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1112篇
地球物理   352篇
地质学   886篇
海洋学   356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32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关于棉田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洪颜  申双和 《气象科学》2000,20(4):537-542
根据棉田的实测资料,选用四种常用的计算感染热通量的潜热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空气动力学方法I和伯温比-能量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较一致,梯度扩散法略小,而布德科方法计算的潜热通量偏高、感热通量过低,因此得出结论:在计算棉花等作物的冠层通量时,选用空气动力学方法I最合适,其次是梯度扩散法。  相似文献   
993.
994.
低水合氯化镁吸水过程的气相色谱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迎头气相色谱分析、量热法、热重法、X -衍射法和化学分析相结合 ,对氯化镁水合物吸水和脱水过程进行了热力学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对MgCl2 ·4H2 O和MgCl2 ·2H2 O对水的吸附等温线所进行的数学模拟结果表明 ,Bolzmann函数是描述该等温线较为理想的方程。两种氯化镁水合物对水的吸附热分别为 -1 3 0 6kJ/mol和 -1 6 1 1kJ/mol。也给出了该吸附过程的吸附平衡常数。从所获得的数据来看 ,以部分脱水的氯化镁水合物为吸附剂来吸附水氯镁石脱水设备尾气中的水蒸气 ,从而使保护性气体HCl得以循环使用 ,从热力学角度而言存在这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5.
非饱和土的蒸发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非饱和土等温流和考虑热湿耦合的非等温流方程,结合不同的蒸发计算模型,分析了大气蒸发效应对非饱和土吸力变化的影响,并对控制蒸发量计算的多个参数进行了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实际蒸发量和非饱和土热湿耦合的水分运动公式能较好地模拟大气影响下非饱和土吸力变化状态,通常所采用的等温流方程加以潜在蒸发量计算非饱和土吸力变化会高估表层蒸发和吸力的下降程度。控制地面蒸发的主导因素是外部气象条件,尤其以太阳净辐射量和风速为最,土体自身特性参数影响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996.
东海及其邻域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对东海陆架盆地和冲绳槽盆地的地质概况,地壳结构、地热场分布及热水活动状况,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它地球动力学研究做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偏重于大陆地壳下的物质向边缘海方向扩张,形成边缘海和边缘洋盆的模式,从而取代多年来关于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盆是由于海沟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产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7.
根据 1 994年 9月 1 8— 30日南沙群岛海域渚碧礁的近海面大气湍流观测实验资料 ,分别计算了该海域光滑海面和粗糙海面上的空气动力粗糙度 (z0 )、中性曳力系数 (CDN)。利用Brutsaert的假定 ,推导了一组求取标量粗糙度 (zT,zQ)、整体输送系数 (感热交换系数CHN、水汽交换系数CEN)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和分析了该海域近海面光滑海面和粗糙海面上z0 ,zT,zQ,CDN,CHN,CEN 及它们关于水平风速u分量的分布 ,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8.
Experiments using a precessing liquid-filled oblate spheroid with ellipticity ( a − b )/ a =1/400 extend and clarify earlier research. They yield flow data useful for estimating flows in the Earth's liquid core. Observed flows illustrate and confirm a nearly rigid liquid sphere with retrograde drift and lagging a cavity (mantle) axis in precession.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observed lag angle with that computed for a rigid sphere, and earlier energy dissipation research both support the use of a rigid sphere analytical model to predict energy dissipation and first-order flow within the core–mantle boundary (CMB). Second-order boundary layer and interior cylindrical flow structures also are photographed and measured. Interior flows are never turbulent or unstable at near-Earth parameters, although complex and transient flow patterns are observed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Other mechanisms proposed to explain net heat loss from the Earth and maintenance of the geodynamo typically require acceptance of some critical but unproven premise. Precession and CMB configuration are known with certainty and precision. Analytical difficulties have been the obstacle. Experiments illustrate the consequences of precession and ellipticity, provide criteria for validating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odels, and may yield direct knowledge of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with careful scaling.  相似文献   
999.
冻土区块石护坡路基调温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志忠  马巍  李东庆 《岩土力学》2006,27(11):2001-2004
块石护坡调温路基是多年冻土区铁路设计中所采取的一种积极保护冻土的措施,该调温过程包括暖季的热屏蔽作用和冷季的对流降温两个方面。根据现场观测资料,对两种不同粒径的块石层下地温热状况给予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暖季小块石层(粒径为50~80 mm)的热屏蔽作用要优于大块石层(粒径为400~500 mm),而冷季大块石层的对流降温作用要强于小块石层;综合一个暖冷季循环周期来看,大块石层的调温效果要好于小块石层。块石护坡路基下0 ℃等温线大部分已基本接近原天然地表。初步认为,此种发展趋势有利于路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西部的地面热源强度及地面热量平衡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以1997年11月至1998年10月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和狮泉河地区自动气象站(AWS)连续观测的近地层梯度资料,采用廓线-通量法计算出观测期逐日的总体输送系数,进而用总体公式得出两站逐日的地面感热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在此观测期内青藏高原西部不论冬夏地面皆为热源,地面热源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两站地面热源强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82.5W/m2和68.2W/m2。结合辐射和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揭示了两站的地面热量平衡状况,用地面热量平衡方程对以上结果进行了闭合误差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