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4篇 |
免费 | 575篇 |
国内免费 | 10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3篇 |
大气科学 | 1435篇 |
地球物理 | 569篇 |
地质学 | 1061篇 |
海洋学 | 494篇 |
天文学 | 31篇 |
综合类 | 203篇 |
自然地理 | 4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61篇 |
2018年 | 124篇 |
2017年 | 137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209篇 |
2011年 | 200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202篇 |
2008年 | 201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197篇 |
2005年 | 154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126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珠三角地区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气候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尤以城市热岛效应最为突出。通过监督分类方法对TM遥感影像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并运用TM热红外波段线性拟合模型进行近地表气温反演,分析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及地域性差异,以及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近地表气温与土地利用类型紧密相关,城市建设区形成高温中心,是热岛的主要贡献因子,植被和水体则有明显的冷岛效应;研究区热岛具有区域性集中与分散分布的特点,且以区域性热岛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分析热岛强度剖面线发现,由于地形、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影响,研究区热岛强度的南北差异较大,而东西差异较小;热岛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格局较为一致,但也有分布不一致性的区域,表现为城市热岛向非城市建设用地扩展。 相似文献
42.
我国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依据、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由于城市化和观测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现有国家级气象台站网观测的地面气温资料许多已不能满足气候变化检测研究的要求。利用我国全部气象观测站网的台站信息,对地面气温资料序列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遴选出可用于气温变化研究的参考站点。这项工作建立了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并据此确定了138个地面气温参考站。这些台站可代表背景地面气温场,其长期气温观测资料可用作城市台站或国家级台站城市化增温评价的参考,也可直接用于我国地面气温变化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43.
本文采用SODA3.4.2再分析数据和POP2海洋模式研究了季风转换期间(春季和秋季)热带印度洋经向热输运异常(Meridional Heat Transport Anomaly, MHTA)的年际变异特征。春季MHTA存在两个主要模态,即一致模态和辐合辐散模态:一致模态表现为热带印度洋上层一致的向北输运,受热带印度洋海温一致模相关的赤道反对称风场(赤道以北/南为东北风/西北风异常)调控;辐合辐散模态则呈现关于赤道对称的表层辐散次表层辐合特征,受控于赤道以南的热带西南印度洋和副热带东南印度洋海温偶极子。然而,秋季MHTA仅表现为辐合辐散模态,受到印度洋偶极子期间赤道东风和赤道外反气旋式风应力异常影响。此外,POP2敏感性试验也验证了印度洋海温模态影响下异常风场对MHTA的调控作用,即反对称的风引起一致向北的MHTA,赤道东风异常引起MHTA表层辐散、次表层辐合现象。因此,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模态年际变化对印度洋上层热量再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利用华北地区255个一般站和国家基本、 基准站1961\_2000年的实测资料, 经过质量检验和均一性订正后, 将所有台站根据人口和台站地理位置分为5个类别, 分析了这5个类别台站和国家基本、 基准站地面平均气温、 最高、 最低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 华北全部台站的年平均气温、 最高、 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 且以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 导致年平均日较差呈现明显下降。就城市化影响而言, 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明显, 但城市化对最高气温趋势影响微弱, 个别台站和季节甚至可能造成降温。在国家基本、 基准站观测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中, 城市化造成的增温分别为0.11℃·(10a)-1和0.20℃·(10a)-1, 对全部增温的贡献率分别达39.3%和52.6%。各类台站的四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均造成增温。城市化增温以冬季为最大, 夏季最小。城市化还导致乡村站以外的各类台站日较差减小, 近40年华北地区国家基本、 基准站年平均和秋、 冬季平均气温日较差明显下降均由城市化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45.
1999年夏季江淮地区热源和水汽汇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1999年的NCAR再分析网格点风场、温度场、湿度场及含HUBEX试验加密观测的降水资料等,诊断分析了夏季长江流域梅雨暴雨集中期及其前后江淮地区的大气热源、水汽汇的时空分布及多时间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46.
Buoyancy and The Sensible Heat Flux Budget Within Dense Canopies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D. Cava G. G. Katul A. Scrimieri D. Poggi A. Cescatti U. Giostra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2006,118(1):217-240
In contrast to atmospheric surface-layer (ASL) turbulence,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urbulent heat fluxes (FT) and vertical gradients of mean air temperature within canopies is frustrated by numerous factors, including local variation
in heat sources and sinks and large-scale eddy motion whose signature is often linked with the ejection-sweep cycle. Furthermore,
how atmospheric stability modifies such a relationship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especially in stable canopy flows. To date,
no explicit model exists for relating FT to the mean air temperature gradient, buoyancy, and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ejection-sweep cycle within the canopy
volume. Using third-order cumulant expansion methods (CEM) and the heat flux budget equation, a “diagnostic” analytical relationship
that links ejections and sweeps and the sensible heat flux for a wide range of atmospheric stability classes is derived. Closure
model assumptions that relate scalar dissipation rates with sensible heat flux, and the validity of CEM in linking ejections
and sweeps with the triple scalar-velocity correlations, were tested for a mixed hardwood forest in Lavarone, Italy. We showed
that when the heat sources (ST) and FT have the same sign (i.e. the canopy is heating and sensible heat flux is positive), sweeps dominate the sensible heat flux.
Conversely, if ST and FT are opposite in sign, standard gradient-diffusion closure model predict that ejections must dominate the sensible heat flux. 相似文献
47.
以Landsat TM/ETM+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定量反演了哈尔滨市1989和2000年的地面亮温和植被指数(NDVI),对标准化地面亮温分级数据进行热力景观指数计算,研究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规律和不同植被指数(NDVI)等级下热环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和2000年哈尔滨市建成区均存在显著的热岛效应,2000年建成区热岛效应增强,哈尔滨市总体地面亮温升高;热力景观日趋破碎,各景观类型受干扰程度较大,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NDVI与地面亮温的负相关性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升高而增大;植被覆盖度与地面亮温的空间变异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8.
副热带高压对登陆台风等熵面位涡演变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1997年第11号台风“温妮”为研究个例, 通过中尺度模式MM5模拟再现了该台风登陆后经历初期减弱、 变性及变性后再次发展的演变过程。采用Davis et al.(1996) 提出的片段位涡反演方法, 提取具有副热带高压物理意义的位涡扰动, 采用片段位涡反演的方法, 改变模式积分初始时刻台风东部副热带高压强度, 并引入Ertel等熵面位涡收支方程, 深入分析不同强度的副热带高压环流系统在登陆台风结构演变的过程中等熵面位涡的守恒性, 以及守恒性与非守恒性相对作用的大小。研究表明: 台风北上深入内陆的过程中, 高空槽大值位涡源源不断的输送使得对流层低层西北侧位涡增长, 台风中心上空的辐散形势有利于台风强度的再次增强。由于摩擦和非绝热加热的存在, 对流层位涡局地变化主要决定于位涡的水平平流 (守恒项)、 位涡的垂直平流、 加热的垂直微分 (非守恒项) 的分布。台风经历变性及再增强的过程中, 其影响范围内位涡守恒性经历了先减弱后增强的过程, 非守恒项中位涡的垂直平流能较好地描述对流层中层位涡局地变化趋势, 而加热的垂直微分则在对流层低层和高层表现良好。副高强度的加强使台风加速北上, 加快了台风变性速度, 高层位涡的向下输送明显提前且强度增强, 位涡守恒性的破坏、 重建也相应提前, 位涡垂直平流的整层负值减小, 加热垂直微分对对流层低层位涡增长的正贡献加强, 且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49.
50.
Application of LICOM to the numerical study of the water exchangebetwee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adjacent oceans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 Introduction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the largestmarginal se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ee Fig. 1). It con-nects with the SCS through the Taiwan Strait, with thePacific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with the Sulu Seathrough the Mindoro and Balabac Straits and with theJava Sea and Andaman Sea through the Sunda Shelf(For convenience, here we refer to the section at 1.5°N,Fig. 2). It is shown that the seasonal SCS circulation ismostly affected by the summer/winter monsoon, andthe no…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