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新疆可支塔格蛇绿混杂岩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西段,属于木孜塔格-鲸鱼湖大断裂的西延部分。主要由辉橄岩、辉长岩、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及硅质岩等组成,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其中辉橄岩具有高Mg,贫Al,Ca,低硅、低碱的特点,富集相容元素Cr,Ni,Co。稀土总量低,接近于球粒陨石稀土元素总量,以LREE略富集为特征。闪长岩SiO2,K2O含量较低,MsO,CaO,Na2O较高,稀土总量高,∑REE为90.95×10^-6,LREE富集。斜长花岗岩SiO2 69.8%,Na2O〉K2O,K2O/Na2O为0.78,A/CNK为1.68,具有大洋斜长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相似,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K,Sr,Rb,Ba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相对亏损。研究表明,辉橄岩来源于亏损的地幔岩,接近于强烈亏损的方辉橄榄岩,而明显不同于结晶分异作用成因的超镁铁质岩石。闪长岩、斜长花岗岩为蛇绿混杂岩的浅色岩组分,是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但可能受到了围岩的混染和后期热液交代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新一代天气雷达背景场特征资料生成方法及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琳  谭学  郑文  戚建国  刘铁林 《水文》2016,36(1):27-31
地形对波束遮挡是影响雷达观测资料质量的重要误差源之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了天气雷达应用系统,系统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背景场特征资料客观分析技术计算出雷达站周围环境对雷达波束造成遮挡影响的背景场特征资料(挡角图、等射束高度图和波束遮挡能量耗损率图)。详细介绍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背景场特征资料计算原理和方法,并提出利用雷达回波概率特征方法,将计算出的背景场特征资料与不同仰角雷达回波统计的概率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背景场特征资料的正确性,为后期雷达波束能量遮挡进行定量订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选择了优化钻进的衡量参数(h/p)/q,并以此多数对具体岩石优选了钻头,对具体岩石和钻头优选了合理的钻头每转进尺范围。  相似文献   
104.
As one of the mélanges in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 the Saiqu mélange in southern Tibet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Neo-Tethys ocean. The age of the Saiqu mélange, however, has been debated due to the lack of reliable fossil evidence in matrix strata. Based on lithological similarities with platform strata in southern Tibet and limited fossils from exotic blocks, previous studies variously ascribed the Saiqu mélange to be Triassic in general, Late Triassic, or Late Cretaceous. Here we reporte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faunas from the matrix strata of the Saiqu mélange. The new fossils yield a Late Cretaceous age, which is so far the best age constraint for the mélange.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CORBs) in Saiqu may be time equivalent to the CORBs of the Zongzhuo Formation in neighboring regions. Thus the Saiqu mélange should be correlated to the Upper Cretaceous Zongzhuo Formation rather than the Triassic Xiukang Group,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05.
AREMS/973模式系统对2004年中国汛期降水实时预报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霞  史历  翁永辉 《大气科学》2007,31(2):298-310
2004年夏季5~8月,AREMS/973模式系统投入了业务运行,模式区域主要覆盖了中国大陆及周边临近地区,该模式系统基于中国气象局MICAPS/9210业务数据平台,每天2次、完全自动的实时预报24 h累积降水。作者主要对每日0000 UTC时起报的24 h累积降水预报场进行综合检验,由此对AREMS/973模式系统的24 h降水预报能力给予客观的评价。AREMS/973模式系统对于中国汛期降水具有很强的预报能力,其24 h 累积降水的月总降水分布很好地反应了汛期各时期主雨带的位置、强度及范围,同时该模式系统能够准确预报出独立降水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其中,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预报降水与观测降水的时间位相吻合最好;除了5月和8月华北地区、5月西南东部地区、以及5月和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AREMS/973模式系统预报的降水强度总体上弱于观测降水强度,且对于25 mm 以上量级的降水过程, 模式预报的降水范围小于观测降水范围。AREMS/973模式系统预报降水的能力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而减小,降水量级愈大,模式预报技巧愈低,对于50 mm 以上量级的降水过程,模式系统预报降水事件的发生概率类似于随机偶然事件的发生概率。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预报略优于其他地区,其次是华南地区,6月雨带北移至江南和江淮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预报显著优于其他地区,7月末至8月华北雨季开始,降水预报最优区北移至华北地区,即AREMS/973模式系统降水预报最优区随着雨带的北移而北移,主雨带所在区域往往也是模式降水预报最优的地区。作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6.
重点分析和总结了由前寒武纪增生复合体和造山带混杂岩重建的古老造山带洋板块地层,包括由英国威尔士安格尔西岛新元古代莫纳超群混杂岩重建的太平洋洋板块地层、由澳大利亚西北部皮尔巴拉早太古代克里夫维尔绿岩带重建的古印度洋洋板块地层。澳大利亚东皮尔巴拉地块大理石坝地区早太古代玄武岩-硅质岩-碎屑岩序列与日本二叠纪-三叠纪洋板块地层在岩石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一认识将为早太古代洋板块地层的沉积环境从高热流洋脊扩张区经过热点向低热流海沟陆源碎屑沉积区转变这一过程提供有力支持。从增生造山带洋板块地层保存的岩石记录看,不同年代洋板块地层的主要物质组成和岩石类型相似,因此在地球38亿年的演化进程中,洋壳扩张、海洋沉积、俯冲及增生的过程并没有显著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年轻造山带洋板块性质和洋板块地层组成与古老造山带相比,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就古老造山带洋板块地层而言,前寒武纪的地幔温度略高,太古代局部熔融显著,熔融量大大超过洋壳扩张速率,因而没有形成席状岩墙群。  相似文献   
107.
一种改进的全球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宜斌  胡羽丰  余琛 《测绘学报》2015,44(3):242-249
顾及文献[16]所建立的全球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GZTD的时间分辨率为24h,为进一步提高GZTD模型的时间分辨率,利用GGOS atmosphere的2002—2009年全球天顶对流层延迟格网时间序列按照其6h的时间分辨率分别建模,再采用三次样条插值计算任意时刻的天顶对流层延迟估值,由此构建了一种时间分辨率更高(6h)的改进的GZTD模型(GZTD-6h)。经过两种模型内符合检验对比分析表明,GZTD-6h模型内符合精度(bias:0.17cm,RMS:3.9cm)优于GZTD(bias:0.17cm,RMS:4.4cm)。使用全球IGS站进行外符合检验,统计结果表明GZTD-6h模型(bias:-0.22cm,RMS:4.05cm)相比GZTD(bias:-0.45cm,RMS:4.51cm)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8.
对我国区调填图工作历程与现状进行概述基础上,对造山带的主要特点,构造岩片的含义,构造岩片填图法的理论依据、基本工作程序及实施要点作了论述;对造山带中常见的"混杂岩"、强烈构造变形变质的层状变质岩、穹隆状变质地质体的主要特征、产出的地质构造条件及其成因机制等进行了较全面总结和分析;建议将"混杂岩"和"穹隆状变质地质体"分别划分为蛇绿混杂岩、火山混杂岩、滑积混杂岩、构造混杂岩和变质核杂岩、花岗岩底辟穹隆(岩浆核杂岩)、片麻岩穹隆、构造穹隆等类型。  相似文献   
109.
四川省芦山MS7.0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4·20”MS7.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震中地区分布多条NE向断裂,构造较为复杂.这次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为逆冲型地震,破裂面为NE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地表调查只在大川-双石断裂(前山断裂)和新开店断裂(大邑断裂南段)发现局部分布的NE向地表裂缝、沿地表裂缝分布的喷砂冒水和砂土液化,不规则的边坡开裂等地表变形,以及断裂沿线较严重的滑坡崩塌和房屋破坏.野外调查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GPS测量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位于芦山县城附近或其以东,而芦山西侧的断裂也可能参与了部分活动.根据野外地质调查、GPS观测、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余震分布等结果综合判定,芦山7.0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是芦山之下、大川-双石断裂和新开店断裂之间的龙门山前缘滑脱带.此滑脱带在该段的运动导致了这次地震的发生,并可能带动了它上面的大川-双石和新开店等断裂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