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86篇
  免费   7994篇
  国内免费   11280篇
测绘学   4216篇
大气科学   5199篇
地球物理   9708篇
地质学   29933篇
海洋学   5306篇
天文学   2191篇
综合类   3369篇
自然地理   7438篇
  2024年   273篇
  2023年   690篇
  2022年   1395篇
  2021年   1555篇
  2020年   1639篇
  2019年   1866篇
  2018年   1496篇
  2017年   1739篇
  2016年   1921篇
  2015年   2068篇
  2014年   2518篇
  2013年   2464篇
  2012年   2811篇
  2011年   3002篇
  2010年   2586篇
  2009年   3036篇
  2008年   3027篇
  2007年   3373篇
  2006年   3244篇
  2005年   2866篇
  2004年   2700篇
  2003年   2601篇
  2002年   2332篇
  2001年   2036篇
  2000年   1906篇
  1999年   1746篇
  1998年   1530篇
  1997年   1402篇
  1996年   1282篇
  1995年   1079篇
  1994年   1127篇
  1993年   960篇
  1992年   741篇
  1991年   542篇
  1990年   483篇
  1989年   382篇
  1988年   282篇
  1987年   193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4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其它大坂组是中祁连地块西段基底岩系之一,对研究中祁连地块元古宙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通过1∶5万区调工作在其它大坂组中发现了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夹层,并对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测年结果表明样品中锆石年龄主要分3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笔者等认为第一组锆石(1456~1524 Ma)和第二组锆石(1018~1021 M)为外来锆石或/碎屑锆石,分别为物源区中元古代早期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和Rodinia大陆聚合事件(格林威尔造山作用)在中祁连地块中的响应;第三组锆石(946~964 Ma)的n(206Pb)/n(238U)加权年龄为958±3 Ma(MSWD=1.4),代表英安质凝灰岩的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它大坂组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样品属于过铝质(A/CNK=1.37~1.75)、高钾(K2O>Na2O,K2O=4.48%~4.86%)、钙碱性(σ=0.89~1.26)火山岩,稀土总量为(149....  相似文献   
902.
西准噶尔北部萨吾尔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强烈,其形成构造环境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塔斯特岩体作为区内最重要的复式岩体,主要由辉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对其中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45.3±2.3Ma(MSWD=1.8),说明塔斯特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中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样品里特曼指数δ平均值为3.04,A/CNK(0.76~0.85) < 1.1,属于准铝质钙碱性岩石,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无明显的Eu异常,与西准噶尔地区后碰撞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综合研究认为,该辉长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可能是后碰撞阶段挤压-伸展转变期的产物。塔斯特辉长岩年龄是目前西准噶尔地区最老的后碰撞岩浆岩锆石年龄,表明西准噶尔地区在早石炭世中期已处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为西准噶尔地区后碰撞构造-岩浆演化下限的厘定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03.
平垌岭地区位于江南台背斜的西南端,为广西山字型构造系脊柱部分。沿区域性龙岸-元宝山大断裂由南向北分布有平垌岭一个大中型石英细脉带及大脉型钨矿床及雨累、九结、思英口、洞榕山等小型矿床(点),并构成了一小型钨矿田。  相似文献   
904.
905.
逆冲断层运动学过程研究可为造山作用和盆地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北缘逆冲断裂(NFT)是一条主要的边界断裂,控制着祁连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变形,但对于该断裂系统的运动学过程缺乏研究。甘肃张掖西南莺落峡附近,黑河口断层(祁连山北缘断裂的一部分)穿过红沙沟并导致其阶地面错断和褶皱变形。为了研究该区域褶皱变形特征和断层运动学过程,我们首先在红沙沟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考察并对变形的地层和阶地面进行了测量,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验证褶皱模型。红沙沟保存有9级河流阶地,利用差分GPS对阶地面的高程进行了测量,同时在野外测量了部分地层的产状。多处断层剖面表明该区域变形属于基底卷入的构造类型,另外变形的阶地面在近断层处表现出明显的褶皱形态。结合阶地面变形特征以及地层的变形,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模型被初步用于该区域构造变形的解释。模型模拟得到自T5、T6和T7形成以来断层滑动量分别是 44±7m、59±10m和 164±28m;结合T6年代得到自约9万年以来该断层的平均滑动速率为 0.68±0.19mm/a,垂直分量为 0.58±0.13mm/a。根据地层与阶地变形特征,并结合模型模拟结果,我们认为祁连山山前基底断层卷入的构造中,在断层出露地表之前,断层顶端存在一个分散式的三角形变形区,区域的应力状态控制着下伏地层和上覆地貌面的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906.
多年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建于淤泥质地基上的水闸与海塘等水工建筑物常常因海塘与水闸连接部位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影响水闸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连接部位完全破环。在海塘与水闸之间构建连接段则可以有效减小两者过大的差异沉降,进而减小差异沉降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但单纯设置连接段对于控制过大差异沉降效果极其有限。论文以浙东沿海某海堤围垦工程为背景,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模拟了海塘堆载及流固耦合过程,并考虑通过调节连接段水泥搅拌桩的桩径、桩长及桩间距的连续变化对地基处理措施进行优化,计算出了不同优化措施下水闸与海塘的差异沉降。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连接段地基桩桩长的连续变化,再通过调节桩间距的大小可以很大程度控制海塘与水闸之间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907.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perturbation spectrum in the framework of Kaula's linear satellite theory (LST) is introduced. The novelty of this approach consists in using recent results on 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of the perturbation frequencies in LST to provide a closed formulation for the amplitude and the phase of each line in the perturbation spectrum. The theory presented here can be applied to perturbations in the elements or in the radial and transverse directions due to the geopotential or to the tides. Separate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for application to orbits with circulating or frozen perigee.  相似文献   
908.
This expository paper gathers some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author in recent works in collaboration with Davide Ferrario and Vivina Barutello, focusing on the periodic n-body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alculus of variations and minimax theory. These researches were aimed at developing a systematic variational approach to the equivariant periodic n-body problem in the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ose the main problems and achievements of this approach. The material here was exposed in the talk that given at the Meeting CELMEC IV promoted by SIMCA (Società italiana di Meccanica Celeste).  相似文献   
909.
910.
范尚武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05):679-689
从三维非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出发,利用拟微分算子理论,Pade逼近方法及因式分解技巧,获得了非均匀介质的三维高阶深度偏移方程,相应地提出了逐次低阶方程方法、低阶方程组方法及分裂方法等3种求解方法.与二维情形不同,以上每一种方法在数值求解时均存在由测线坐标y的出现而带来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提出了差分算子分解方法,避免了近年来人们竞相研究的x-y方向微分算子分裂带来的分裂误差,保持了应有的相容性,解决了这一令人烦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