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世界上大灾害经常发生,这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灾害。据此提出,加强灾害科学研究,促进减灾实践发展必须建立正确的灾害观念即建立大灾害观。  相似文献   
72.
李兆良 《测绘科学》2016,41(7):59-66
通过对详细的地理地名考析,结论是《坤舆万国全图》并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根据欧洲世界地图翻译绘制,该地图的地理测绘不是1602年完成,而是1430年左右,即郑和第六次大航海之后。该地图的欧洲部分是1400年以前的地理,中国部分为1430年左右,部分美洲却是1800年以后欧洲人才知道的,与西方公认的地理大发现历史严重冲突。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在中国9年内完成,证明经纬度、球形投影等技术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地图绘制技术,不是"西学东渐"。此外,其他明代文化文物在美洲遗存等旁证有力支持地图论据,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用现代地图学技术测绘,明代中国人是15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和现代地图学的真正先驱。  相似文献   
73.
中国科学院自1998年实施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于2000年在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启动的首批创新重要方向项目在执行3年多以后,一批颇具显示度的重大成果已经初现端倪。这些成果主要分布在地球环境研究、古生物及其对古环境的响应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研究、大陆动力学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促进了院地合作,产生新的苗头,提升了固体地球科学研究水平。通过这批方向项目的支持及其由此衍生出的关联项目、成果、人才,使中国科学院在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在新的、更高层次上获得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74.
充分应用GPS、区域水准、跨断层等地形变观测资料,借助非震负位错反演,结合地震活动,综合研究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s8.1级地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与应变积累的影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青藏块体内部Ms8.1级巨大地震能量释放产生的扰动应力场对NE向主压背景应力场的调制作用,导致块体边界构造区域地壳差异运动和应力应变状态发生变化.其中,对阿尔金断裂东段与祁连山断裂带西段的应变积累状态反映减缓为主的影响,而对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则反映促进应变积累为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近期青藏块体东北缘区域应力场处于昆仑山、玉门、民乐等地震后的恢复状态.而由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后有限的GPS、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可推测汶川地震对甘川交界东段-甘川陕交界区应变积累状况一定程度促进影响.  相似文献   
75.
中南地区铀资源类型、特点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尚海 《地质学报》2010,84(5):703-715
本文从我国能源需求引入了核电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对过去四十年来的找矿成果、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中南地区五大类型铀矿的储量分布、矿床产出位置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对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特点及找矿前景进行了论述。从铀成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角度指出了岩体外接触带亚型铀矿应成为未来找矿工作的重点,并根据已掌握的实际资料指出了具体的找矿部位;对中南地区蕴藏量巨大的低品位薄层碳硅泥岩亚型铀矿,从伴生可利用元素种类多、含量高的特点出发,提出通过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是实现该区潜在低品位铀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6.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1秒,云南省丽江与中甸交界的丽江县境内(北纬27°18',东经100°13')发生7.0级强烈地震。大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按《云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一类大震对策,成立地震前后方两个指挥部,全面开展震情现场监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科学考察和宣传工作。准确地预报了2月5日6.0级、2月6日5.7级、2月7日5.4级强余震,及时科学地完成了灾情调查和震害  相似文献   
77.
中国钾盐50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钾盐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 5 0年历程。 1949~ 1977年为第一阶段 ,在察尔汗盐湖取得了找钾零的突破 ,以袁见齐教授为代表的钾盐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我国的钾盐地质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 1999年为第二阶段 ,找钾工作继续得到发展 ,理论研究日趋深入 ,找钾领域进一步拓宽 ,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和世界钾盐资源相比 ,中国仍严重缺钾。 2 1世纪应继续重视中国钾盐工作  相似文献   
78.
Introduction The great Kunlun Mountain earthquake occurred on November 14, 2001 on the border be-tween Xinjiang and Qinghai in west China (36.2N, 90.9E). It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oc-curred in Chinese mainland in the last 50 years.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established in 1998 mainly for the purpos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with only 25 fiducial stations for continuous GPS observations, has recorded the precious information of the crustal movement …  相似文献   
79.
地震波效应与山体斜坡震裂机理深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斜坡震裂变形和破坏现象,为深入研究其力学机理,通过实例详细调查及地震中体波效应和面波效应的深入分析,认为地震中地震波的作用使山体斜坡表部岩土体尤其是坡肩部位受到量值和方向不断变化的拉张应力作用,该作用在垂直平面内表现为全方位动态变化特点,导致坡肩岩土体具有旋转倾倒和正、反拉作用;与此同时在坡体内部伴随出现潜在剪动作用力及岩土体的开裂和压碎现象,尤其在潜在滑动面上剪切作用力更为集中;此外坡体表面还受到鼓胀拉力和扭力的共同作用.据此可将地震波作用效应划分为4种重要表现形式,即拉一剪破裂效应、界面动应力效应、潜在的楔劈效应和超空(孔)隙水压力激发机制.分析结果与实例及振动模拟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Through a long-term summary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the permafrost regions of Qinghai Province,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mafrost and their impact on transpor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