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122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3160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本文作者通过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物探方法查明了夜长坪隐伏花岗岩体及与岩体成因有关的矿床空间特征,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作者运用了先进的方法处理物探资料,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勘查类似矿床起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藏东察拉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侵入岩体,沿澜沧江结合带呈带状展布,以复式岩基、岩枝和透镜体产出,侵入于早石炭世卡贡岩卡组和吉塘群变质岩系中,主要岩性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闪长岩。目前该区研究程度较低,报道较少,构造意义不明确。本次在察拉地区获得4个岩体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数据,时代为中—晚三叠世,其中1件样品测试结果为219.8Ma±2.4Ma,代表澜沧江结合带闭合期的年龄,其余3件测试结果相近,分别为239.2Ma±1.7Ma、241.5Ma±2.3Ma和242.5 Ma±1.6Ma,为俯冲消减期的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区内岩体具有从同碰撞一直到碰撞后板内花岗岩的特点,经历了从造山运动的碰撞前期至造山运动最后阶段的构造体制转变过程,总体为"后造山"构造环境,为澜沧江洋板块向东与昌都微陆块碰撞之后地壳伸展、快速隆升背景下地壳深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通过野外露头及相关室内研究,分析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邻区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特征及其与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关系。研究认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发育除了与冲积扇相沉积有关外,还与辫状河相沉积有关,表现为辫状河道巨厚砂体为丹霞丘陵地貌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发育于辫状河道中呈小型透镜体或扁平状、脉状体的河床滞留沉积和洪泛沉积,易风化剥蚀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此外,多期河道的多旋回沉积交错叠置形成楔状交错层理,其层系上下界面平直,层系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很快,层系内细层的倾向相反,为后期风化剥蚀提供了条件,易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进一步研究发现丹霞丘陵地貌、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分布与辫状河相沉积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吻合度较高。本文首次研究了辫状河沉积体系与丹霞地貌发育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陕西商南金丝峡地质公园岩溶峡谷演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商南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成立于2009年8月,以岩溶峡谷、多层岩溶溶洞及十三级瀑布群地质遗迹为特色,包括白龙峡景区、黑龙峡景区、青龙峡景区、石燕寨景区及丹江源景区五大景区,是我国著名的岩溶峡谷型地质公园。岩溶峡谷地质遗迹具有多样性,在空间上总体有隘谷-嶂谷-峡谷(狭义)展布的规律。公园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岩石主要由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组成,该岩溶峡谷景观系统的形成在秦岭具有典型性,与公园岩石地层、断裂构造、崩塌作用、新构造运动及溶蚀性径流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形成机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称之为"金丝峡模式",即岩溶峡谷谷坡崩塌式后退、平面上呈鱼鳞状扩展的峡谷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95.
长期的露天开采严重破坏了矿山地理地质环境,产生了地质灾害隐患。在介绍矿区地理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描述该矿区土地、植被、地形和地貌被破坏的情况,分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为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全国知名旅游景区,提出全面停止矿山开采,并进行分期治理。先期重点清除存在隐患的废石堆,然后清除边坡破碎危岩体,并辅以绿化措施。  相似文献   
996.
花岗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岗岩的起源、形成的物理化学过程、结晶和分异、矿物-化学成分多样性、时空演变等是当前花岗岩研究的主题.矿物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特别是锆石原位微区U-Pb和Hf-O同位素分析,以及岩浆作用的物理过程实验模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近年来,不同类型花岗岩起源和演化过程认识的深入,得益于对与花岗岩及其伴生的其它相关岩石研究的突破,以及锆石原位U-Pb和Hf-O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花岗岩研究进展,综述了我国东南部华夏陆块上花岗岩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四川九龙新火山花岗岩岩体中的锆石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该岩体中的锆石发育较好的环带结构,Th/U值较高(大于0.13),具有岩浆成因锆石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火山岩体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81.2±1.4Ma(MSWD=3.3),代表了新火山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早侏罗世,反映了松潘-甘孜造山带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为进一步理解松潘-甘孜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8.
文章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岩石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结果基础上,对浙江安吉矿区细粒花岗岩的岩浆起源、侵位时代与成矿的关系及找矿指示意义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细粒花岗岩侵位时代日于矿区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侵位时代约在134 Ma左右,为中国东部东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岩石圈活化及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岩石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粒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过铝质岩石系列,轻稀士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轻稀土元素和Pb,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显示较高的分异程度.据根锆饱和温度,计算其母岩浆结晶温度约在834.6 ~ 870.6℃.结合矿区已知的矿化和蚀变与细粒花岗岩的空间关系、细粒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以及细粒花岗岩与矿石铅同位素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安吉铅锌多金属矿区铅锌钼矿化与细粒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细粒花岗岩与寒武系灰岩接触部位控制了矽卡岩型铅锌矿化的产出,这一成果对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形成和演化长期存在不同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区域地层对比、火山—沉积组合、构造变形特征,大量新的测年数据以及淡色花岗岩(MPG)和含堇青石花岗闪长岩(CPG)等岩体的分布及产出的构造环境分析,再次探讨"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构造环境和演化特征。笔者等认为"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形成和演化与1.1~0.9Ga的"格林威尔运动"无关,它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后的不同陆块(如扬子陆块、华夏陆块等)的大陆边缘沉积,经830~780Ma之晋宁运动期碰撞造山,进而构成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古陆新的増生大陆边缘。晋宁期碰撞造山的特征是:在时间演化方面经历了早期初始强烈碰撞、挤压变形—松弛拉张接受不同规模裂陷盆地或裂谷火山—碎屑沉积—终期再碰撞演化过程;在空间变化方面则显示为构造环境的多样性。以湘、赣边界剪切断裂带和鄱阳湖—赣江剪切断裂带为界,形成三种不同的构造环境。湘黔桂代表的西部区段和赣西北代表的中部区段均为被动大陆边缘的陆—陆对接碰撞构造环境。但二者在挤压和拉张强度和规模的差别,导致两区段构造形态的不同。赣皖浙东部区段为活动大陆边缘具多列岛弧及弧后盆地的洋—陆俯冲—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赣南吉埠黄沙岩体的锆石铀-铅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赣南地区吉埠黄沙岩体的风化壳产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但对其年代归属缺乏准确认识。利用从黄沙岩体风化壳中挑选出的锆石,开展了U-Pb法年代学研究。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分析表明,岩体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2.5±1.8)Ma,说明吉埠黄沙岩体的成岩时代为印支期初期,而不是前任推断的燕山期。结合南岭区域发现的其他印支期岩体可知,印支运动在华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岩浆活动规模和出露面积较以往认识增大。纬度较高的黄沙岩体发生稀土矿化的事实进一步说明,1∶20万兴国幅、井冈山幅,乃至宁化幅内的印支期岩体也具有发生稀土矿化的条件,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