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4篇
  免费   2078篇
  国内免费   4447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816篇
地质学   13601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721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558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576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564篇
  1998年   485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276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带控矿因素与找矿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峰 《地质与勘探》2010,46(Z1):1256-1262
[摘要]金龙山金矿床主要赋矿地层为中泥盆统杨岭沟组的中厚层灰岩,上泥盆统南羊山组的粉砂质(钙质)页岩夹中薄层灰岩,下石炭统袁家沟组的薄-中厚层灰岩、粉砂质灰岩。已知矿化体见于多个层位的多种岩性岩石中。有利岩性对金矿化具有控制作用。金龙山矿区存在着明显的褶皱剪切带,控制了以金、汞锑成矿带。由于受南北向构造的影响,本区存在着“东西成行,南北成列冶区域矿产的分布特点。北东、北西断裂在有利岩性部位交汇形成的“米冶、“V冶,正是由于多组断裂的交汇形成了成矿热液的通道,当这些透入性破裂构造发育在有利含矿岩层的剪切带上时,破碎岩石可直接构成工业矿体。我们得出的金龙山金矿成矿热液来源于深部、向上运移中不断演化的混合热液,在有利的岩性与构造成矿观点,在南秦岭沉积岩区金矿勘查领域可扩展许多地区,浸染状矿化有可能发现于除南羊山组之外的四峡口、杨岭沟、冷水河、西口组,镇板断裂北侧的九里坪组、铁厂铺组等钙泥质粉砂岩层中;脉型矿化可能发育于除袁家沟组、冷水河组之外的二叠系、三叠系的界河组、九里坪群灰岩中。  相似文献   
52.
小于赞金矿床是产于新疆西天山也列莫顿盆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赋存于晚古生代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主要发育硅化、黄铁绢英岩化、伊利石化、青磐岩化蚀变。流体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石英黄铁矿、石英玉髓黄铁矿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小于赞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单一,主要为水溶液包裹体,可分为纯液相水溶液包裹体(PL类)、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类)和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类)。石英黄铁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30~190 ℃,盐度w(NaCleqv.)为0.2%~8.0%;石英玉髓黄铁矿阶段均一温度介于115~161 ℃,盐度w(NaCleqv.)为0.7%~3.4%;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均一温度介于110~138 ℃,盐度w(NaCleqv.)为0.2%~3.4%。鉴于赋矿角砾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53.8±1.8) Ma,且被下石炭统阿恰勒河组不整合覆盖,故可将小于赞金矿床的成矿时代限定在(353.8±1.8) Ma至早石炭世维宪期。锆石εHf(t)变化范围为+4.1~+8.4,平均值+6.1,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为822~1 095 Ma,指示该区岩浆演化过程中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综合考量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成矿时代,认为小于赞矿床为早石炭世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53.
In the Gawler Craton, the completeness of cover concealing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in the region of the giant Olympic Dam Cu–Au deposit has impeded any 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rustal architecture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its IOCG mineral-system. To circumvent this problem,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were recently acquired from  250 line-km of two intersecting traverses, centered on the Olympic Dam deposit. The data were recorded to 18 s TWT ( 55 km). The crust consists of Neoproterozoic cover, in places more than 5 km thick, over crystalline basement with the Moho at depths of 13–14 s TWT ( 40–42 km). The Olympic Dam deposit lies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wo distinct pieces of crust, one interpreted as the Archean–Paleoproterozoic core to the craton, the other as a Meso–Neoproterozoic mobile belt. The host to the deposit, a member of the  1590 Ma Hiltaba Suite of granites, is situated above a zone of reduced impedance contrast in the lower crust, which we interpret to be source-region for its  1000 °C magma.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is dominated by thrusts. This contrasts with widely held models for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Olympic Dam, which predict extension associated with heat from the mantle producing the high temperatures required to generate the Hiltaba Suite granites implicated in mineralization. We use the seismic data to test four hypotheses for this heat-source: mantle underplating, a mantle-plume, lithospheric extension, and radioactive heating in the lower crust. We reject the first three hypotheses. The data cannot be used to reject or confirm the fourth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54.
根据地质、地球化学和资源总量预测等方法的综合研究表明,在阿尔泰高山区红山咀断裂以北宽20~30km,东西长约150km地带为一重要金成矿带。金矿赋存于晚古生代陆相酸—中酸性火山岩地层中,空间上受冰长石-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严格控制,是以毒砂、辉锑矿等金属硫化物为主要载体的层控浅成低温热液溶滤型金矿,也是一种新的重要的金矿工业类型。  相似文献   
55.
运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以干旱区和田绿洲为例,在对2002年、2004年SMVC-NDVI(Seasonal Maximum Value Composite NDVI)图进行分类后,通过对土地覆盖变化类型多度、重要度和评价等级的计算,将干旱区绿洲的生态环境强烈变化区定位于低草和中草的界限,并以此提取了过渡带生态环境变化的预警线。结果表明:从2002—2004年,预警线呈现整体缩小趋势,说明绿洲整体的生态环境在这3 a内有所退化,向恶性发展。通过对以气候因子为主的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定量分析后,认为预警线对干旱区荒漠绿洲脆弱生态环境的连续实时监测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6.
Kuiper带是指太阳系内位于离太阳 30~ 50AU一个区域。 1 992年该区域陆续发现了一群半径在几十到几百公里的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在Kuiper带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Kuiper带小天体的发现对人们认识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际上在Kuiper带小天体动力演化方面的研究 ,着重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几种用以解释其非均匀分布的动力学机制 ,并提出目前该领域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黑龙江东安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安金矿床是黑龙江省新近发现的大型浅成热液金矿床。受断裂和隐爆角砾岩带控制,赋存于中生代陆相火山-侵入岩及晚印支期碱长花岗岩强硅化带中。成矿与火山-侵入岩作用有密切成生关系。通过对矿区内矿化围岩和基底岩石的金丰度和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以及对石英中包裹体测温、盐度、液相成分、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成矿温度为144℃~348℃;成矿深度约0.2km~1.0km;成矿时代为中燕山晚期,为一浅成热液低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8.
吉林省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成因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夹皮沟绿岩带层序、岩石成因以及叠加其上的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的研究,认为绿岩带形成于硅铝壳的扩张环境;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成分的花岗质片麻岩是在大陆或大陆边缘的挤压环境下,由变质镁铁质火山岩经部分熔融侵位的深成花岗质岩石。由此,提出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的裂谷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59.
滇西北衙铁金多金属矿床为西南三江富碱斑岩-多金属成矿带中南段典型矿床之一,成矿严格受富碱斑岩及其相关的深大断裂控制,伴随多期富碱斑岩脉体侵入、热液交代与围岩蚀变、矿物质富集及次生富集过程,构成了复杂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和地表次生成矿系统。文章以万硐山露天采场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为基础,重新厘定和梳理各地质体及其间相互关系,取得了万硐山矿段详细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原生矿化的两阶段成矿新认识。  相似文献   
60.
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的大地构造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板块东北缘存在四条主要的中元古代变质带,自南向北依次为江南变质带、沿江变质带、云台一张八岭变质带和连云港一泗阳变质带。它们分别为中元古代的古弧后盆地、火山岛弧、裂谷及弧前盆地,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体系。苏(北)胶(南)变质造山带应解体,其中一部分属扬子大陆边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