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周辉  黄磊  姜玥  卢景景  张传庆  胡大伟  李震 《岩土力学》2018,39(12):4295-4304
随着深部岩体工程的发展,开挖卸荷导致的应力主轴旋转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首先,分析总结了岩体工程中存在的应力主轴旋转问题及其对岩体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其次,介绍了土体空心圆柱扭剪仪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从荷载的施加方式、试样尺寸两个方面指出了研制岩石空心圆柱扭剪仪的关键问题,并与土体空心圆柱扭剪仪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新的扭矩施加技术和合理的岩石空心圆柱试样尺寸;最后,总结概括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土体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并对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岩石本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该工作将对岩石空心圆柱扭剪仪的研制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2.
观测系统设计在地震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佳观测系统不仅可以提高资料品质,还能够降低采集成本。通过对海洋垂直缆(vertical cable,VC)进行正演模拟我们发现,随着偏移距的增大,同相轴会出现交叉、合并现象,地层顺序也会发生变化。我们针对单VC和多VC的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观测系统。然后对所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评价与优化,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采用增加激发点密度的方法对面元覆盖次数的改善效果要好于采用增加激发面积的方法对面元覆盖次数的改善效果;当目标层存在倾角时,通过在构造走向上增加激发线条数,同时在下倾方向上增加激发线长度可以补偿照明损失;当目标层为背斜或向斜时,通过增大最大环半径来增加背斜和向斜照明范围的方法奏效甚微;当激发面积和接收面积相等时,通过同时增大激发面积和接收面积来提高中心区域面元覆盖次数的方法行不通,而当激发面积大于接收面积时则该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3.
Flow diversions are widespread and numerous throughout the semi‐arid mountains of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Diversions vary greatly in their structure and ability to divert water, but can alter the magnitude and duration of base and peak flows, depending upon their size and management. Channel geometry and riparian plant communities have adapted to unique hydrologic and geomorphic conditions existing in the areas subject to fluvial processes. We use geomorphic and vegetation data from low‐gradient (≤3%) streams in the Rocky Mountains of north‐central Colorado to assess potential effects of diversion. Data were collected at 37 reaches, including 16 paire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reaches and five unpaired reaches. Channel geometry data were derived from surveys of bankfull channel dimensions and substrate. Vegetation was sampled using a line‐point intercept method along transects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channel, with a total of 100 sampling points per reach. Elevation above and distance from the channel were measured at each vegetation sampling point to analyze differences in lateral and vertical zona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reaches. Geomorphic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mixed effects models. Bankfull width, depth, and cross‐sectional area decreased downstream from diversions. Vegetation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biological diversity metrics, richness, evenness and diversity, as well as multivariate community analysis. Evenness increased downstream from diversions, through reduced frequency of wetland indicator species and increased frequency of upland indicator species.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for upland species downstream of a diversion increases at a greater rate beginning around 0·5 m above active channe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nnel morphology and riparian plant communities along low‐gradient reaches in montane environments in the Colorado Rocky Mountains are impacted by diversion‐induced flow alteration, with the net effect of simplifying and narrowing the channel and homogenizing and terrestrializing riparian plant communitie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4.
浙江省临安市上侏罗统劳村组火山凝灰岩露头中发育了很多与挠曲相关的裂缝, 地层构造简单、露头良好, 为研究与挠曲相关裂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两处野外露头的精细测量, 发现裂缝面平直、且未被充填, 均为构造裂缝, 在剖面上裂缝的组合呈扇形.裂缝面与岩层层面夹角为44°~80°, 裂缝密度随着地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裂缝面与层面的交切关系, 将两组裂缝分别命名为: 锐夹角指示邻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和锐夹角指示本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通过对地层挠曲变形的几何分析, 发现两组裂缝的形成是为了调节核部地层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缩短量和剩余剪切, 地层厚度与地层中产生剩余剪切成正比.结果表明, 地层厚度越大, 形成的裂缝也越多.   相似文献   
95.
本文针对空间面群目标提出了一种几何相似度计算模型。首先,利用拓扑关系概念领域图定义了面群之间的拓扑关系相似度;然后,对不同类型的面状目标选用合适的"降维"方法处理为"线群"目标,利用方向均值定义线群之间的方向关系即面群目标的方向相似度,以及利用"环形方差"定义线群目标之间的距离关系即面群目标的距离相似度。最后,结合面群的长度和平均长度、面积和平均面积,面密度及紧致度,建立了面群目标几何相似度计算模型,以对面群目标相似度进行整体度量。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空间面群目标的几何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并对其作了适当的权重分配。从时间邻近度和尺度邻近度角度,本文设计了2个实验,结果表明,相似度计算结果与地物特征比较一致,符合人们的直观空间认知。  相似文献   
96.
基于星载GPS的HY-2卫星高精度精密定轨模拟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Y-2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测高卫星,其径向定轨精度要求厘米量级,搭载了星载GPS接收机。目前HY-2还处于测试阶段,没有公布观测数据。为了确定基于星载GPS的HY-2精密定轨流程及其定轨精度,本文模拟了HY-2卫星星载GPS观测数据,结果表明HY-2星载GPS天线每个历元至少观测7颗GPS卫星。给出了基于星载GPS的精密定轨流程,分别采用简化动力学方法和动态几何法进行了精密定轨实验。对于相位1mm和3mm随机误差的相位观测数据,简化动力学法和动态几何法定轨都能够实现厘米量级的径向精密定轨,几何法定轨精度略低于简化动力定轨。地球重力场模型是影响HY-2卫星精密定轨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不同阶次的重力场模型EIGEN2、EGM96、TEG4和GEMT3进行了简化动力学定轨实验,高于50阶次的重力场模型都能够实现厘米级径向精密定轨,主要原因在于大量的高精度星载GPS观测数据和重力场模型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
?????????????????????????????????????????????????????????粻????????????????????????????λ?????????η???????????????????С????????GEO???????????????????????鷨?????????????????????????COMPASS?????????伸?η???????????????????о????????????????????????ж????????????????ж??????????5 s??  相似文献   
98.
随机情况下的量子理论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所以利用数学期望将量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随栅隋况下作了推广,证得这个定理对随机自相似集也成立,这对进一步研究随机自相似集的量子维数和量子误差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量子理论.  相似文献   
99.
利用安徽人工震源地下结构探测科学实验开展的三维高分辨探测数据,以及初至波走时成像技术,获得了沿长江一线上地壳速度结构成像结果。结果显示,沿长江从马鞍山至安庆,上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横向差异,沉积盖层厚度和浅表速度在该区呈现明显的隆升和坳陷相间的构造特征,显示了该区域中生代以来经历的隆升和伴随着岩浆活动的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在大港探区新港Ⅰ期三维地震勘探中,428XL系统频繁出现了死机现象,如开机后仪器无故停止执行各项操作、放炮时系统操作窗口跳出软件错误信息、窗口之间可相互切换但软件却无法执行操作命令、采集数据流程被中断等。根据现场采取的降低系统软件版本等应急措施所呈现的效果及对428XL死机现象分析,认定这类故障是由于软件的兼容性存在问题所致。据此提出了使用超级排列、现场降级系统软件版本及强行中断server运行等方法,以解决428XL系统死机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