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88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建筑物中金属结构引起的地磁场扰动可以对室内的行人目标进行定位,而且基于地磁场的定位无需布设任何额外设施,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实现定位。但仅靠单一的地磁技术无法满足室内定位的精度要求。为了解决磁场数据中单点定位的模糊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将PDR与地磁相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法,并开发了地磁室内导航系统,以智能手机为硬件平台构建磁力计传感器模型,建立匹配轨迹的均方误差准则并实现PDR累积误差实时校正的迭代计算。在68 m×1.8 m的试验区域内,产生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13 m,最大定位误差为2.17 m。本文算法的定位精度比单独PDR算法提升了42%;与单一地磁指纹匹配算法相比,定位精度提高了57%。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融合算法对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地磁日变观测质量主要与仪器性能和观测点的环境有关。本文重点研究了目前在地磁日变测量中主要采用的HC90D氦光泵磁力仪的信号失锁问题,日变站的选址二个对于最终观测精度影响很大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3.
地磁匹配导航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MonteCarlo方法和均方差算法(MSD)相结合的匹配算法,并将本算法用于地磁匹配导航中。该方法根据惯性导航系统指示的位置从地磁图上提取参考地磁数据,将地磁测量数据进行若干次随机干扰后和参考地磁数据使用MSD算法进行匹配,得到若干个匹配位置,取其均值作为最终匹配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可行。  相似文献   
54.
论述了永安地震台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组成单元及各单元的作用与功能,总结、分析日常观测中常见的各类故障,并详细分析仪器运行过程中典型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可为其他相关地震台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Arguments for ionic nature of the Carpathian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omal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ublication is a contribution to discussion on the geometry and petrography of the rock complex responsible for the Carpathian conductivity anomaly. We analysed arguments showing that this anomaly is caused by induction in the sedimentary basin, and make a critical review of various data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good conductivity is connected with a rock complex containing graphite or mineralized water. We conclude that a more likely mechanism is the ionic one, i.e., the existence of fluids, although a final decision can only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deep drillings.  相似文献   
56.
地磁观测是地震预报中重要的前兆手段之一。识别干扰,排除干扰,对保证观测资料的可靠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泾县地震台地磁核旋观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对比观测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仪器工作正常,性能稳定,精度很高;同时指出,在观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排除了影响泾县地震台地磁观测的干扰源。  相似文献   
57.
利用加卸载响应比、日变幅逐日比、空间相关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广平台1982-2006年地磁垂直分量观测资料与河北省及邻近地区Ms≥5.0地震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给出了适用于广平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为今后广平台依磁报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8.
通过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发现Z分量低点时间的小波变换结果曲线(α=6)明显地随节气而变化;对地磁Z分量低点时间季节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9.
对文安5.1级地震的一些异常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地震逆时针方向迁移可能是地震空间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可作为背景异常。震前,地磁交汇法出现的异常,再次显示出该方法对地点预测的最大优势,交汇点附近即是未来震中区。这些异常特征对我们认识地震和预测地震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0.
GPS dat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 network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vere geomagnetic storm of November 7–12, 2004, in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on a global scale. The TEC maps were produced for analyzing the storm. For producing the maps over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sectors, GPS measurements from more than 100 stations were used. The dense network of GPS stations provided TEC measurements with a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To presen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TEC during the storm, differential TEC maps relative to a quiet day (November 6, 2004) were created. The features of geomagnetic storm attributed to the complex development of ionospheric storm depend on latitude, longitude and local time. The positive, as well as negative effects were detected in TEC variation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geomagnetic storm. The maximal effect was registered in the subauroral/auroral ionosphere during substorm activity in the evening and night period. The latitudinal profiles obtained from TEC maps for Europe gave rise to the storm-time dynamic of the ionospheric trough, which was detected on November 7 and 9 at latitudes below 50°N. In the report, features of the response of TEC to the storm for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sectors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