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7篇
  免费   1585篇
  国内免费   1705篇
测绘学   244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54篇
地质学   7707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57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Genesis of the Xinqiao Gold-Sulfide Orefield, Anhui Province,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Xinqiao S-Fe-Cu-Au orefield is located in the Tongling ore cluster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East China. There have been many researches regarding the genesis of the Xinqiao orefield in recent years, showing that it belongs to various types, such as sedimentary-reformed type, stratabound-skarn type, sedimentary submarine rocks-hosted exhalative type. We propose that it was formed in two periods of mineralization base on systematic field observation and Pb and S isotopic analyses in nearly ten years. The first period was formed during a syngenetic sedimentary process, whereas the massive sulphide orebodies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Yanshanian granitic magmatism. Sulfide metallic mineral associations show zoning around a granite intrusion, i.e. magnetite and pyrite→pyrite, chalcopyrite and native gold→pyrite, sphalerite and galena. Gold orebodies occur outside the contact zone of the granite intrusion.  相似文献   
992.
昆仑造山带中段蛇绿混杂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昆仑造山带中段蛇绿混杂岩由镁质超基性岩、块状辉石质玄武岩、枕状玄武岩、堆晶岩、斜长岩脉、灰岩岩块及其间的薄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 ,并有硅泥组合。不同岩性之间、不同块体之间由剪切带分开 ,沉积岩显示出浅深水岩块的混杂。其岩石化学主要特征是MgO含量特别高 ,达 33.2 2 %~ 37.2 8% ,SiO2 、CaO、Al2 O3 、TiO2 、K2 O含量低 ,FeO /(FeO 十MgO)、Ca/Al2 O3 比值非常低。属镁质超基性岩。超基性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以及稀土元素特征表明 ,其形成的环境为多硅铝质陆壳成分的大陆边缘盆地 (具有洋脊及岛弧的过渡性质 )。  相似文献   
993.
东亚地区Younger Dryas气候突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陈星  于革  刘健 《第四纪研究》2004,24(6):654-662
YoungerDryas(YD)气候突变事件是近两万年中一次全球性的气候急剧变冷事件。文章试图在东亚地区YD事件的若干证据基础上,从海洋、冰盖和大气的热力学以及动力学角度出发,利用气候模拟方法就东亚地区YD气候突变的机制和一些成因假说进行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因淡水通量异常引起的海洋表面温度降低是YD形成的直接原因。海洋大气耦合作用对于YD传播强度及时间不同步具有重要作用。除北大西洋淡水通量异常的作用外,南半球海洋的淡水通量异常可能对东亚地区的YD事件有着更重要的贡献。海洋耦合大气环流模式模拟表明,东亚与欧洲降温具有不同步性,最大变化速率欧洲达到-0.122℃/a,东亚地区为-0.067℃/a。模拟结果与东亚地区YD时期的气候记录在特征上能够进行对比,反映了模拟试验的边界和强迫条件的设计接近东亚古气候状况,因而模拟结果对分析海洋、冰盖和大气的热力学以及动力学探讨揭示YD气候事件的物理机制和动力原因具有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湘南芙蓉锡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湘南芙蓉锡矿田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芙蓉锡矿田与东坡和香花岭两大锡多金属矿田具有相同的成矿特征和相同的成矿时代,所不同的是芙蓉锡矿田的矿体主要位于大岩基中,其矿体的展布和矿脉(体)的形态及其产状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成矿以壳源物质为主,锡多金属成矿与燕山早期晚阶段侵入的细粒花岗岩有关.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大量调查数据对平顶山矿区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区内主要有地面变形、水资源系统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矿坑突水、瓦斯突出、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问题,其环境地质问题十分突出,已严重制约了矿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平顶山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避免、减轻或得以治理.并对防治投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宁夏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采矿区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义进行简单论述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宁夏的煤炭资源概况、发展现状及采矿区的地质灾害,并提出了宁夏煤炭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生态保护应坚持的原则与采取的办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王永军  王瑞军 《地质论评》2019,65(Z1):241-242
正花牛山地区位处于北山成矿带,处在甘肃省西北部,在该区及周边区域分布有较多的铁、铜、镍、锰、金、磷、钒、铀等矿床或矿点,成矿地质条件较为优越。在该地区开展成矿有利地质单元波谱测试和成矿关系分析研究,对该区基础资料完善和高光谱遥感找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地质概况花牛山地区跨及花牛山早古生代陆缘裂谷带和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地层出露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浅海相沉积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998.
王永军  王瑞军 《地质论评》2019,65(Z1):243-244
正下三道河金矿床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北东侧,位处坝下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景观区。金矿床类型属混合热液石英脉型,矿床周边石英脉和构造蚀变带分布广泛,因此,对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于在该矿床周边区域寻找同类型金矿床具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孟艨  李振武  祝华龙 《地质论评》2019,65(Z1):33-36
正铜陵地区岩溶塌陷十分发育,为该市最突出的地质灾害,自有详细记录的1955年小街地区岩溶塌陷至2017年,先后有31处被列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矿业开采、工程建设带来重大影响。区内地质构造发育,对岩溶塌陷控制作用明显。本文通过研究岩溶塌陷在地质构造上的分布特征,浅析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强弱、方向、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则不吓铅锌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中部西段新发现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异常、高磁异常和激电异常、矿体特征等综合分析,区内成矿元素以Pb、Zn、Ag等元素为主,是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并指示其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地表出露的断裂构造很可能是岩浆侵入在顶部引爆形成的裂隙,而各类岩脉为深部岩体向上延伸的分支。综合认为,该矿床找矿前景很好,后续通过进一步勘查可望取得更大的找矿突破,同时应注意在热液脉型铅锌矿体深部对斑岩型钨钼铜矿或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的识别和寻找,以拓展区内找矿空间和矿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