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2篇 |
免费 | 1402篇 |
国内免费 | 65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74篇 |
大气科学 | 43篇 |
地球物理 | 256篇 |
地质学 | 3670篇 |
海洋学 | 251篇 |
天文学 | 35篇 |
综合类 | 273篇 |
自然地理 | 3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177篇 |
2021年 | 193篇 |
2020年 | 226篇 |
2019年 | 239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290篇 |
2016年 | 304篇 |
2015年 | 253篇 |
2014年 | 351篇 |
2013年 | 353篇 |
2012年 | 331篇 |
2011年 | 286篇 |
2010年 | 219篇 |
2009年 | 179篇 |
2008年 | 267篇 |
2007年 | 251篇 |
2006年 | 231篇 |
2005年 | 232篇 |
2004年 | 205篇 |
2003年 | 184篇 |
2002年 | 138篇 |
2001年 | 134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125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3.
铜镍矿床勘查中岩体含矿性的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详细研究铜镍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同时,较系统深入地进行了岩体含矿性研究,较全面地提出了岩体含矿性的定性、定量评价标志及判断矿体剥蚀程度的评价标志,并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4.
张骏骁;曹振宇;朱庆;沈富强;齐华;朱军 《测绘地理信息》2016,41(3):38-40
在深入分析无人机应急测绘任务主要特点、工作模式和主要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任务需求语义约束的任务模板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种统一的无人机航飞任务模板,通过在省级应急测绘指挥平台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任务模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目前,测绘项目普遍存在着工期难以把握、质量难以控制、责任难以明确、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精细化管理方式引入测绘项目管理中,采用ASP.NET技术构建了一套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的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以项目为主线,设计了各个功能模块及相应数据库,系统覆盖了项目从创建到资料归档所有环节,实现了项目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26.
水下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是水下机器人探索未知区域的重要手段,在复杂海洋环境中广泛应用。水下 SLAM 主要分为 3 种主流技术:前视声呐 SLAM、水下光学 SLAM 及基于测深信息的 SLAM。首先,对这些技术在海底地形测绘和深海资源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不同的技术显示出不同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其中多波束声呐技术因其高分辨率和大范围覆盖能力,在大规模海底地图构建中展现了优越性。然后,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技术在处理复杂海底数据中的应用,例如通过神经网络优化的数据处理提高了地图构建的效率和精度。最后,对未来的 SLAM 技术进行了展望,未来通过算法优化和硬件发展, 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27.
28.
熊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34(1):101-105, 138
测绘科技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关键的时期,需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如何推动其未来发展。基于对测绘科技发展历史的系统回顾,深刻剖析了测绘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所处的科学范畴、应用需求、新技术发展是影响和决定测绘科技发展方向的三大关键因素。这一规律是研究确定未来测绘科技发展战略思路的基本遵循。基于此,在重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测绘科技发展已有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智能与大地测量、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技术融合发展下的未来智能化测绘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传统的野外测量将逐渐被无人驾驶飞机、汽车、轮船以及卫星等智能化的机器所替代的设想,以及实现这一设想需要解决的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29.
We propose a multi-sensor multi-spectral and bi-temporal dual-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data integration scheme for dry/wet snow mapping using Sentinel-2 and Sentinel-1 data which are freely available to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he integration is carried out by incorporating the information retrieved from ratio images of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wet snow mapping and the multispectral data in two different frameworks. Firstly, a simple differencing scheme is employed for dry/wet snow mapping, where the snow cover area is derived using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d Snow Index (NDSI). In the second framework, the ratio images are stacked with the multispectral bands and this stack is used for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dry/wet snow mapping.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a state of the art backscatter mode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dry/wet snow using Sentinel-1 data. The results are validated using a reference map derived from RADARSAT-2 full polarimetric SAR data. A good agreement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results and the reference data with an overall accuracy greater than 0.78 for the different blending techniques examined. For all the proposed frameworks, the wet snow was better identified.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between the snow wetness derived from the backscatter model and the reference based on RADARSAT-2 data was observed to be 0.58 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1.03% by volume. 相似文献
30.
依据云南省者奄—嘎洒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研究了表层土壤中Cr、Ni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农产品Cr、Ni含量特征.结果 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r、Ni含量受控于地质背景,光山—和平丫口岩体(σ)发育的土壤中Cr、Ni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层发育的土壤;不同类型土壤中Cr、Ni含量差异较大,且土地利用方式也会对土壤中Cr、Ni含量产生一定影响;研究区玉米、柑橘、茶叶、甘蔗、香蕉、核桃等农产品Cr、Ni含量均未超标,仅11件水稻Cr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占水稻样品总数的11.3%,区内农产品安全性总体较好;区内农用地(水田、旱地、园地、草地)面积为554.73 km2,其中无风险(含量低于筛选值)面积为408.61 km2,占比为73.66%,风险可控(含量在筛选值与管制值之间)面积为112.96 km2,占比为20.36%,风险较高(含量>管制值)面积为33.16km2,占比为5.98%,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针对部分土壤存在Cr、Ni污染风险问题,从水土保持、施肥方式、水旱轮作等角度提出了污染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