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5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95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21篇
地质学   3569篇
海洋学   15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81.
以炭粉、K_2S_2O_7、Al_2O_3、Na F等为缓冲剂,Ge为内标,直读发射光谱法测算地球化学样品中的Cu。方法的检出限为0.78μg/g,方法的精密度(RSD,n=12)为4.95%~7.88%.测定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和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882.
高黎贡构造带作为藏东三江地区大地构造上的一条重要构造带,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被认为是该地区发生"大陆逃逸"与地块旋转的西边界。本文以高黎贡构造带中的深变质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黎贡变质岩带南段进行详细地构造解析,发现其内部广泛发育一系列或顺岩石面理、或切割面理分布的淡色花岗岩脉;并选取了5个淡色花岗岩脉样品进行锆石U-Pb测年,这5个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主要分布于二个区间:68~40Ma和24~21Ma,并在45Ma左右形成一个巨大的峰值。基于锆石的晶形、晶内结构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等方面进行锆石成因学分析,认为本文所测试的5个淡色花岗岩脉样品的锆石为深熔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锆石;从而推测高黎贡变质岩带南段发生深熔作用并形成淡色花岗岩脉的时代主要集中于68~40Ma和24~21Ma。  相似文献   
883.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本文选择河北平原农田为研究区,采集了325个根系土样品,测定了Pb、Hg有效态含量,并探讨了影响其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Pb、Hg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酸化使Pb、Hg有效性增加,直接导致农作物中Pb、Hg含量增加,保持土壤p H值在弱酸性至弱碱性范围,防止土壤酸化,可以降低重金属危害。(2)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Pb、Hg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与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呈负相关。所以土壤中有机质的增加可以降低Pb、Hg元素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3)随着土壤黏粒的增加,Pb、Hg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降低,说明黏粒可以吸附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与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存在一定关系。土壤p H值、有机质、黏粒是控制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4.
内蒙古东乌旗宾巴勒查干分布有大面积三叠纪花岗岩,是研究中亚造山带中东部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有利地区。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同位素年代学在该区识别出三叠纪两期侵入岩:中三叠世二长花岗岩类(238~230 Ma)和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类(223~215 Ma)。采用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对两类侵入岩进行了研究:前者中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岩石以高硅、富钾、过铝、钙碱性为特征,稀土元素中轻稀土相对富集、具明显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以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明显的Ba负异常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介于I型和A型花岗岩之间;后者中黑云母由镁质黑云母向铁质黑云母转变,岩石以高硅、富碱、富钾、弱过铝为特征,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前者相似,但稀土总量相对较低,Eu、Ba的负异常程度更大,属A型花岗岩。二者可能源于年轻幔源组分形成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资料分析,研究区三叠纪侵入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背景下,中三叠世时可能处于后造山伸展背景,晚三叠世可能为板内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885.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25万项目GZTR20070117)中昌吉部分区域的地球化学土壤表层样Cu化学分析数据,利用MAPGIS软件中的GRD模型生成化探异常图,为找矿、环境地球化学质量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6.
沱沱河盆地是冻土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分布区之一,其内发育下—中二叠统开心岭群九十道班组、上二叠统乌丽群那益雄组、上三叠统结扎群巴贡组、中—渐新统雅西措组4套烃源岩以及不同类型的火山岩。研究表明,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火山岩主量元素低TiO_2,Al_2O_3含量较高,K_2O含量较低,K_2ONa_2O;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呈锯齿状,Ta、Nb、P_2O_5、TiO_2、Y、Yb以及铁族元素Sc、Cr、Ni亏损,综合判断青海南部沱沱河地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结合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断火山活动可以加快烃源岩的热成熟,进而促使有机质裂解,产生热解气,为水合物的生成提供气源条件。同时,火山岩的气孔构造发育,连通性较好,有可能成为水合物的储层。火山热液具有的高压使周围的烃源岩产生裂隙,这些裂隙不仅是水合物气源的运移通道,还可以为水合物提供形成场所和储存空间。  相似文献   
887.
由于硼(B)在自然界中分布较集中,平均丰度低,而且11B和10B之间质量差大,分馏效应显著,故元素硼及其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判定硼来源的指相标志和沉积环境。老挝龙湖钾盐矿区是呵叻高原钾盐矿在老挝境内最主要的矿区之一,ZK309钻孔在龙湖矿区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该钻孔盐岩上覆碎屑层的硼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分析,B含量(56×10-6~103×10-6, wt.%),平均值为73×10-6;?11B的范围为+7.44‰到+11.62‰,平均+8.96‰,介于海水的?11B值(+39.5‰)及陆相地下水的δ11B值(-3±5‰)之间,B的含量认为中盐段岩盐层沉积后期曾明显有水流体的活动,这种水流体表现出偏向于淡水、咸水混合水特征,而B同位素研究认为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是?11B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8.
李小妹  严平  吴伟  钱瑶 《地理科学》2016,36(8):1269-1276
通过对克里雅河流域的实地考察、地形测量、取样,分析其流经沙漠过渡带地表沉积物的粒度、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得出以下结论:河流—沙漠过渡带地表沉积物的粒度组成以>2 φ的粒径为主,粒度特征明显表现出风成特点;化学组成上以Si、Al为主,和上陆壳平均化学组成相比,除Ca、Co、As外都有一定的亏损;不同河段自上游至下游,在不同动力条件下,地表物质粒度特征表现出河漫滩砂与阶地风成砂呈相反的递变趋势;不同河段A-CN-K图解及CIA揭示了克里雅河不同河段地表物质化学风化程度均很低,处于较弱的去Na、Ca阶段,其他元素未发生明显的化学风化或迁移,不同河段化学风化程度差异与物源及地貌格局息息相关;同一河段不同地貌单元,随距河道远近不同,粒度特征与化学风化程度呈现出一定的递变规律;克里雅河平均粒径与一些元素的相关性,说明粒径大小与表征化学风化程度数值的大小有一定关系。总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克里雅河地表沉积物理化学特征的分异实质上反映风动力和水动力的差异性分选。  相似文献   
889.
Abstract

Independent and complementary methods were used for pore pressure assessment in the eastern Tunisian basins. Drilling data and surveys allow settling the pore pressure profile in these basins. The main used parameters are mud weights, formation pressure surveys, drilling parameters, well logs, fluids exchange with formation and borehole issues. In the eastern Tunisia platform, the pore pressure profiles show changes in overpressure magnitude in all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basin (location and depth/stratigraphy). We highlighted two overpressure intervals form bottom to top: The late Cretaceou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and the Tertiary overpressure interval hosted in the Palaeocene to Miocene series.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overpressure location shows that the Tertiary interval is likely to have originated in a disequilibrium compaction in Cenozoic grabens. Pore pressure cross sections and maps confirm the link between active normal faults that segmented the basin to grabens and highs and pore pressure anomalous area. In the Senonian interval, we noted mature source-rocks that can explain the overpressure in the late Cretaceous interval. In addition, the recent to active compressive tectonics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both pore pressure anomaly generations. The fluid overpressures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eastern Tunisian sedimentary basins helps in hydrocarbons exploration. Indeed, the overpressure interval in the reservoir levels stimulates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in the oilfields and contributes to hydrocarbon trapping. Moreover, the adequate prediction of pore pressure profile contributes to reduce drilling cost and enhance the drilling operations safety.  相似文献   
890.
设计合成一种尚未见文献报道的酚醚型双臂开链冠醚化合物L(L=2,6-二(8’-喹啉氧甲基)-4-甲基-苯甲醚),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等方法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其Ag(Ⅰ)、Cu(Ⅱ)、Ni(Ⅱ)固体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不同,则其配合物的配位比(M∶L)不同,Ag(Ⅰ)配合物为1∶1,Cu(Ⅱ)、Ni(Ⅱ)配合物为2∶3。并运用热重-差热分析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