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723篇
测绘学   210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2606篇
海洋学   122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利用岩石薄片、物性等分析资料,对库车坳陷东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中下侏罗统储层岩石类型均为岩屑砂岩、含长石岩屑砂岩。岩石学总体特征为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岩石成分成熟度由北向南逐渐变好。储集空间类型在东西向也有所差异,东部吐格尔明地区主要为次生-原生孔隙型,西部依南地区主要为裂缝-次生孔隙型。储集性能平面非均质性较强,以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东部吐格尔明地区明显优于西部依南地区。影响本区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压实作用、沉积环境、岩石学特征、溶蚀作用及构造作用,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埋藏压实作用,构造挤压作用的叠加加强了本区西部储层压实作用,但裂缝发育又使储集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82.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地气异常规律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通过模型实验论证了在砂岩型铀矿床上形成的地气异常。并在新疆511铀矿床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初步探索了地气异常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能够形成清晰的地气异常,但对一些地气异常为何偏离铀矿体的空间对应位置,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83.
乌兹别克斯坦的金矿资源十分丰富,其储量居世界第4位,产量居世界第8位。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中部的克孜尔库姆地区是世界最大的金矿省之一。闻名世界的穆龙套金矿床就产在这里。乌兹别克斯坦的内生金矿床主要有4个工业-成因类型:金-石英型、金-硫化物-石英型、金-硫化物型和金-银-石英型。前三个类型统称之为克孜尔库姆型,穆龙套金矿床属于这个类型。本文重点讨论了克孜尔库姆型金矿床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984.
双江口地区出露的花岗岩主要为二云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花岗岩,二者呈侵入接触关系,在岩体特征、岩石颜色、结构、矿物组成及后期改造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岩相学特征表明二云二长花岗岩形成晚于似斑状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者成因为部分熔融,物源为壳源,形成环境为同碰撞-造山带环境,形成时间为印支晚期。  相似文献   
985.
王思恩 《古地理学报》2008,10(2):203-206
在内蒙古自治区白彦花车站附近分布的20余个坑塘和1个较大的湖泊中,生活着大量的叶肢介。对该地区叶肢介的生活习性(游动、觅食、交配等)和生存环境(坑塘的大小、水温、水体的pH值和气温)进行的调查显示:叶肢介一般活动在浅水水域,如坑塘和湖泊边缘的浅水地带;他们的游动非常缓慢,大约1cm/s;当他们交配时就停留在某处,雄性用附肢拨动含有其精子的水流,使其流向雌性的壳内(即雌性壳体与软体之间),以使卵子受精。这些事实表明,叶肢介只能适应于静水或弱流水环境。叶肢介的现代环境与古环境的对比研究显示两者是非常相似的,因此,现生叶肢介生态和环境的研究对恢复他们的古生态与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徐友宁 《地质通报》2008,27(8):1235-1244
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正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目标,需要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业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依据8年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简述了矿山环境地质的兴起与发展、研究意义和方法、现状与进展,提出了今后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旨在推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工作的同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87.
吴宏伟 《矿产与地质》2008,22(3):221-226
白石坡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以中元古界龟山岩组为基底的NE向白石坡正断裂带内,与中生代火山活动有密切关系。文章较系统地从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介质来源和控矿因素及成矿机理。认为该矿床属火山活动后期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划分为早期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中期潜火山热液活动银多金属及后期浅成火山热液活动主银成矿的三个成矿期,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88.
凤岩山铅锌铜多金属矿位于兰坪断陷盆地中部,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文章通过对矿区地质背景条件、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的分析,推断矿床成因为后期热卤水为主改造叠加形成,属沉积一改造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989.
河南水洞岭铜锌矿床特征、成因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洞岭铜锌矿床矿体赋存在石英角斑凝灰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具块状、浸染和条带状构造,中细粒结构,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表明,水洞岭铜锌矿床为海相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找矿潜力分析在矿区及外围困出了四个找矿靶区:黄土岭、老胡家、张圪塔和砂固堆。  相似文献   
990.
陈果 《矿产与地质》2008,22(4):322-325
分析了旧店矿区的各项地质特征,根据规模、蚀变、细脉标志等特征对1号脉的支脉提出了勘探建议,并对圈定矿体作了详细阐述,认为该支脉与1号脉同期形成并略显张性,上覆1号脉与支脉二者之间的细脉对该支脉的成矿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