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35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5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1.
陕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化遗产景观是地域文化的符号表征,文化遗产景观基因则是地域文化代际传承的基本“遗传”单位和文化遗产景观形成的决定性因子。目前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研究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识别与提取隐藏在文化遗产景观内的文化基因,可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基本特质。传统村落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遗产景观,整体上延续和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集中体现在传统村落内的文化遗产景观之中,对传统村落进行遗产性景观基因识别研究可揭示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性和传统村落的社会文化性。基于地域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理念,以陕西省35个代表性传统村落为例,首先从宏观和中观尺度,分析了传统村落遗产性景观的文化环境特征;其次从微观视角,建立了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方法,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出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质。本文旨在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认识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为实现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12.
目的 探索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定量检测结果中细菌和白细胞计数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价值,阐明标本采集送检的不同对UF-1000i诊断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7月~2015年8月466例怀疑尿路感染的入院患者同时做细菌培养及尿常规的检验结果(A组标本),收集2016年3月下旬~4月上旬148例尿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标本,接种之后立即送检尿常规检查(B组标本)。取两组标本的细菌及白细胞计数结果,以细菌培养为金标准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别绘制ROC曲线,求出尿沉渣细菌和白细胞计数诊断尿路感染的阈值,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性、阳/阴性预测值、假阳性/假阴性率和准确性,比较两组标本的各项指标。结果 尿沉渣细菌与白细胞定量检测最佳阈值,A组标本分别为101.7/μl与18.8/μl,B组标本分别为98.7/μl与11.1/μl。尿沉渣细菌与白细胞ROC曲线下面积,A组标本分别为0.604与0.661,B组标本分别为0.941与0.848。对B组标本而言,细菌与白细胞联合诊断尿路感染最佳敏感度为82.4%,特异性为92.1%,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3.8%,假阳性率为7.9%,假阴性率为17.6%,准确度为89.9%,并可将细菌培养降低70.9%。结论 UF-1000i尿液沉渣分析仪在诊断尿路感染中有早期筛选,辅助诊断的价值。标本达到无菌采集、中段尿并在2h内送检的要求才能使UF-1000i发挥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813.
海水养殖池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和生物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云港市对虾养殖池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Cr、As、Mn)的赋存形态和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重金属Cu和Zn以有机-硫化物结合态为主要的赋存形态,Pb以铁锰氧化物态为主要的赋存形态,Cd以可交换态(平均33.47%)和碳酸盐结合态(平均31.16%)为主要存在形态,Cr和A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Mn的铁锰氧化物态比例最高。脲酶的活性范围为0.45—8.96mg/(g·24h),碱性磷酸酶活性范围为2.45—6.69mg/(g·24h),过氧化氢酶活性范围为0.14—2.36m L/(g·min),转化酶活性范围为0.45—10.45mg/(g·24h)。脲酶活性与Cd、As的可交换态、Cd的碳酸盐结合态、Cu、As的铁锰氧化物态、Zn、Pb、Cd、Mn的有机硫化物态之间显著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Zn、Cd的铁锰氧化物态显著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Cd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及残渣态、Cu、Cd、As的铁锰氧化物态、Zn、Pb、Cd、Mn的有机硫结合态之间显著相关;转化酶活性与Cu、Cd、As的可交换态、Cd的碳酸盐结合态、Cu、Cd、As的铁锰氧化物态、Zn、Pb、Cd、Mn的有机硫化物态、Cd、As的残渣态之间显著相关。酶活性可以用来指示海水养殖池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814.
我国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和辽河流域, 经过多年的人工养殖、跨流域引种和增殖放流等活动可能会对其遗传特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对3个水系的野生和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 29个SSR标记共检测到943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在11-52之间, 平均为32.52个; 各位点的平均观测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23和0.876,仅5个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中;各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64,其中28个为高多态性位点(PIC>0.5)。(2) 6个群体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杂合度水平(HO=0.702-0.744);香农信息指数(I,介于2.566-2.661)显示6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长江野生>长江养殖>黄河野生>辽河养殖>黄河养殖>辽河野生。(3)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来源于种群内个体间和个体内部的变异分别为14.02%和85.88%,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仅为0.0008-0.0050,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处于较低水平(FST<0.05);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结果显示,长江野生群体单独聚为一支, 其余5群体共同聚为大一支, 其中长江养殖群体、黄河野生群体与黄河养殖群体聚为一小支,辽河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聚为另一小支。(4) 瓶颈效应分析显示,所有群体近期均经历过有效种群的降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显示,6种群内个体的遗传组成混杂,不能根据其遗传结构划分出最佳理论群体数。综上所述,三水系野生和养殖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长江和黄河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养殖群体;三水系河蟹野生群体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江养殖群体、黄河野生及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可能与其跨流域引种及养殖群体逃逸造成其种质混杂有关。  相似文献   
815.
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贝类,筏式养殖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测定了不同季节灵山湾筏式养殖魁蚶及其3种潜在食物源(表层颗粒有机物SPOM、底层颗粒有机物BPOM和附着微藻AM)的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结合胃含物分析研究了海区食物源结构的季节变化对魁蚶食物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魁蚶及其食物源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魁蚶的δ13C值(-19.6‰~-19.2‰)介于SPOM (-23.3‰~-21.8‰)、BPOM (-22.1‰~-21.2‰)和AM(-17.0‰~-16.0‰)之间,δ15N值范围集中在8.7‰~9.9‰。冬季魁蚶的δ13C值最低,δ15N值则最富集。水体颗粒有机物(主要由浮游植物组成)是魁蚶的主要食物来源(60.0%~77.8%),以夏季的饵料贡献率最高;海区再悬浮作用使BPOM的贡献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30.8%~47.1%);而养殖网笼上的附着微藻也可为魁蚶提供约22.1%~40.0%的食物。研究揭示了筏式养殖魁蚶可以混合滤食颗粒有机物和附着微藻,附着微藻是其重要的食物补充。  相似文献   
816.
INTRODUCTIONSaboty,pH,nitrogenousandphosphatenutrientShaveirnPohantfunctonsinthecIJltUreofbenthicdiatoim.Chen(l977)suggestalthatN,P,FeandSinutrientsshouldbeaddedt0thes3OfiltetalanWhterforculturingbenthicdintoim.AmongthenutrientS,theusualratioofNt0Pwasl0.pHwnrnaintainedat8.O-8.2.AuStin(l99())ProVedthattheNfPrati0shadirnP0rtanteffch0nthegroWthandCellcomPositionoftheatta-chedtoabaloneorganjsimrnaiulyconsistingofvariouskindsofbenthicdint0im,thusind~yhadsubsequenteffchonjuvedeabalone…  相似文献   
817.
为了适应斑节对虾高密度养殖业迅猛发展的需要,研制了粤海牌斑节对虾饲料。该饲料配方合理,工艺先进,不加粘结剂,能达到水中稳定性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饵料系数1.39~2.18,饲养79~126d,产量6870~9240kg/hm2,收虾规格54~72尾/kg;饲养的斑节对虾肌肉饱满,活力强。  相似文献   
818.
印度河文明兴衰和地理环境变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班武奇 《地理研究》1998,17(3):249-257
历史学界证实,约发端于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河文明,历经千年辉煌后,突然衰落了。此文着重探讨了与这一兴衰过程相伴的地理环境变迁问题。初步结论是:印度河流域的热带森林,孕育了古代农业,并成为阶级社会诞生、发展的自然基础。青铜利刃、文明之火,砍尽、烧光了一片又一片原始森林,终于引发了良性生态平衡的崩解,导致难以逆转的沙漠化过程,使一个兴旺的古代社会衰落到死亡的边缘。雅利安人的入侵和其后的漫漫风沙,彻底埋葬了印度河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819.
民俗旅游的文化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同时也使学者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从民俗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入手,一方面从民俗旅游的概念和民俗旅游的类型阐述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另一方面分析指出文化是民俗旅游的灵魂。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归纳民俗旅游的四大主要文化功能:民俗旅游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传承,民俗旅游有助于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民俗旅游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俗旅游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820.
试论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资源,但在旅游研究领域,对于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还是一个盲点.在研究相关理论文献和某些旅游开发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观点:音乐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有着多方面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音乐资源的旅游开发思路主要有:建立背景音乐系统,让游客所到之处有美妙的音乐伴随;音乐文化开发与环境相协调,营造和谐的旅游文化氛围;将旅游音乐与旅游的各要素有机结合,增强旅游质量;继承与创新结合,科学地开发音乐文化资源;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开发新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