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35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5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江西省东周时期为"吴头楚尾",处于吴越文化及楚文化两大文化圈的交汇地带。以江西省为中心,分析了江西及其邻省东周玉器的工艺特征,了解了吴越玉器及楚地玉器的艺术风格和发展脉络。通过玉觽、玉璜及玉璧三种玉器的对比发现,东周时江西的玉器制造受吴越文化及楚文化的共同影响;同为南方玉文化代表的吴越玉器与楚地玉器不断的交流融合,但仍同中存异:前者细密纤巧,写实与写意相互交映;后者气势张扬,为富于动感的写实风格。  相似文献   
712.
吴文祥  刘东生 《地学前缘》2002,9(1):155-162
5 5 0 0aBP气候事件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全新世气候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促进了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和尼罗河流域埃及古代文明社会的诞生 ,对中国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未能形成地理限制可能是中国地区未能像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一样在 55 0 0aBP前后形成文明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13.
建立了一种新的聚类算法——模糊投影寻踪聚类(fuzzy 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 FPPC)算法,实现了投影寻踪聚类(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ing,PPC)算法与模糊聚类迭代(fuzzy clustering iterative,FCI)算法的良好融合。FPPC算法首先建立了一种新的投影指标函数,该函数由投影值标准差和投影点广义欧氏权距离平方和构成,能避免传统PPC中选取惟一参数密度窗宽时完全依赖经验来决定的问题;然后采用投影技术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执行FCI步骤来对低维样本集进行初次聚类运算;接着通过寻找最优投影方向的过程,对样本集进行PPC的二重聚类。在FPPC求解过程中,运用了由混沌理论、文化算法与差分进化算法融合而成的混沌文化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优化处理。实验仿真表明,FCI与PPC双重迭代聚类的FPPC算法拥有更优的聚类精度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14.
通过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C、N)分析,揭示家养动物的饲养模式及对先民肉食资源的贡献,是动物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之一。关中地区,是庙底沟文化(约5500年前)的主要核心分布区域之一。目前,对该地区和该时间段内家养动物的饲养模式及对先民肉食资源的贡献,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本文对陕西兴乐坊遗址出土动物与人骨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并对其中4个猪骨进行AMS-14C测年。同位素数据结果显示:野生动物(獐、青羊、梅花鹿)栖息于C3类的植被环境,家养动物(猪、狗)和人,则主要以C4类为食。3个猪个体的年代为5449~5300 cal.B.P.,而1个猪个体年代偏晚(4089~3985 cal.B.P.),其同位素数据也异于其他个体。结合该遗址的植物考古资料(粟和黍具有高的出土概率),认为:家养动物(猪和狗)饲喂了大量以粟类作物的副产品或者人类的残羹冷炙(粪便)。根据食物链从生产者至消费者的同位素分馏效应(δ13C值约富集1‰,δ15N值约富集3‰~5‰),比较了先民与野生动物以及家养...  相似文献   
715.

目前,"殷人屡迁"已是史学界的基本共识。然而,先商族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迁移范围仍缺乏相应的研究。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显示,先商文化(约2000~1600 BC)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豫北冀南地区,相关人群的频繁迁移也似在此范围内。结合文献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磁县南城墓地人和猪的牙本质、牙釉质的Sr同位素研究,为先商文化人群的迁移行为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直接证据。具体说来,5例家猪牙釉质的Sr同位素均值表明,当地87Sr/86Sr基准值的范围为0.711614~0.712046。19个先民中有15例个体牙釉质的Sr同位素比值在当地的87Sr/86Sr基准值范围之外,这说明大量个体幼年时可能不在本地生活,即南城墓地先商居民中可能存在着较大比例的迁移个体。当然,也不排除家猪的样品量有限,导致当地87Sr/86Sr基准值范围过窄的可能性,进而使得南城墓地先商居民出现较大比例迁移个体的假象,因此期待开展更多后续工作。结合先商文化墓地的考古学研究,有理由认为南城墓地部分人群可能来自北方地区、胶东半岛和山西等。南城墓地人群所代表的先商文化人群来源的多元化现象,对先商文化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16.
"食在广州"的文化内涵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食在广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总结了"食在广州"的文化表现,认为"食在广州"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开拓性、灵活性、趋时性和享受性等文化特质;并从自然与经济环境、饮食自身的奇特与怪异、"重吃轻穿"的消费心理等方面分析了"食在广州"得以传播和发展的原因.认为要继续巩固"食在广州"的地位,需要政府重视,企业参与,注重与节事活动的结合,注重与岭南文化的结合,注重"食在广州"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717.

郑州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旱作农业起源和稻作农业早期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区域性系统植物考古研究较少,目前全新世中期郑州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清晰。文章在郑州地区选择位于不同地貌部位、不同等级规模的13处裴李岗-仰韶文化遗址进行系统采样,通过植硅体分析和AMS 14C测年,揭示出郑州地区在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中晚期均属于以黍为主的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其形成得益于全新世适宜期暖湿气候下的稻作北传。裴李岗时期,黍粟旱作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的黄土台塬沟谷地带,稻-旱混作仅存在于冲积平原,农业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地形和水文因素影响;仰韶中晚期,粟和稻的比例显著提高,稻作不再局限于冲积平原和大型聚落,在台塬沟谷和中小聚落也有分布,标志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结构的优化,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开始打破自然条件限制,为郑州地区农业社会的建立和文明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18.
杜水生  杨宇霞  王辉 《第四纪研究》2019,39(6):1443-1456

楼房子遗址上文化层的时代为旧石器中期晚段,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MIS 3早期。2011~2012年,对楼房子遗址上文化层的发掘获得石制品1632件;类型包括石核102件、石片138件、断块758件、断片505件、各类工具87件以及未加工的石料42件。工具类型包括锯齿刃器30件,占34.5%;刮削器29件,占33.3%;凹缺器16件,占18.4%;尖状器4件,占4.6%;齿状器2件,占2.3%;另外,还有6件石锤,占6.9%。石制品原料以附近柏林沟拣选的石英砂岩为主,硬锤直接打片,除了简单的单台面石核和双台面石核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多台面石核和盘状石核,未见勒瓦娄哇石核。石片以宽而薄的普通石片为主,未发现勒瓦娄哇石片和石叶制品。个别刮削器具有莫斯特修理风格。经过与中国北方小石器传统、大石器传统以及具有勒瓦娄哇技术传统的旧石器中期文化对比,齿状类工具在中国北方旧石器中期文化中普遍存在;这些遗址中既有比较进步的丁村人,也有具有尼安德特人特征的许家窑人和许昌人,还有代表尼安德特人文化的通天洞和金斯泰遗址,这说明齿状类工具可能并不存在与某种古人类之间一一对应关系,不宜作为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证据,它可能只是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普遍使用的工具类型;而楼房子遗址和西方旧石器中期文化在这一方面的相似性只能解释为适应趋同;个别刮削器具有莫斯特软锤工具的修理方式,则可能受到同一时期西北地区出现的莫斯特文化的影响,但由于数量很少,也许会有其他解释。总的来看,在旧石器中期晚段,莫斯特文化虽然扩散到中国西北地区,但对中国北方传统旧石器中期文化产生影响的范围、深度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19.

本研究选取新疆吐鲁番苏贝希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洋海墓地、胜金店墓地及鱼儿沟遗址出土的青稞遗存为研究材料,并结合现代青稞原始脱粒模拟实验,初步探讨吐鲁番早铁器时代先民的青稞脱粒方式。本研究选择了手搓、徒手摔打、木棍击打等3种原始脱粒方法,统计所产生的青稞副产品的组合比例及形态,然后将结果与青稞遗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洋海墓地、胜金店墓地及鱼儿沟遗址出土的青稞遗存多为破碎断裂的穗轴且形态扁平,与木棍击打所产生的外观形态较为相似;穗轴的破碎状态及破碎程度同样与现代模拟实验木棍击打的结果极为接近。综上证明,吐鲁番早铁器时代的先民可能使用木棍击打的方法对青稞进行脱粒。

  相似文献   
720.
黎海明  郑铎  刘真  贾鑫 《地理科学》2022,42(10):1807-1817
全新世的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6 000—5 300 a B. P.)是文明起源的关键阶段,该时期稻作农业经济社会是否已建立及其影响机制依然不清楚。通过对常州地区青城墩遗址的植物大遗存研究,在24份浮选样品中共发现了131粒炭化水稻(Oryza sativa)种子和2 262粒炭化水稻基盘,该结果表明青城墩遗址先民在崧泽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结合前人研究工作发现,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人类主要的生业经济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经济,辅之以采集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芡实(Euryale ferox)、桃(Prunus persica)、甜瓜(Cucumis melo)等野生植物资源为主的采集经济。7 000 a B. P.后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和海岸线的东撤为开展水稻农业生产的古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栖居环境,该时期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水稻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6 000 a B. P.后的人口压力是长江下游地区古人类选择以稳定和高产的稻作农业为主体生业经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