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344篇
海洋学   94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The absorption reactions of arsenite on Fe (hydro-)oxides are studied. The three absorbent types are Fe(OH)3 gel and two Fe (hydro-)oxides, in which the Fe(OH)3 gel was dried in a microwave oven under vacuum at 80℃. It is found that pH changes from 9.71 to 10.36 in 6 minutes after the Fe (OH)3 gel was mixed with NaAsO2 solution, as the arsenite replaces the OH- in goethite and Fe(OH)3. At the 40th minute after the start of the reaction, pH decreases, which is most probably because that the monodentate surface complex of absorbed arsenite has changed into mononuclear-bidentate complex and released proton. The decline in pH values indicates not the end of the absorption but a change in the reaction type. Temperature and dissolved ga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se two types of reactions. The total absorption of arsenite increases after the absorbent is irradiated with ultrasound, which also lead to difficulty in separating the solids from solution. The absorption capacity for arsenite of Fe(OH)3 gel dried in a microwave oven under vacuum is 53.18% and 17.22% respectively better than that of Fe (OH)3 gel and gel dried at 80℃. The possible reasons are that the water molecules in the gel vibrates with high frequency under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reby producing higher porosity and improved surface activity.  相似文献   
32.
李晓东 《地质与勘探》2024,60(3):581-591
海域浅层气地质调查和盐湖环境科学钻探在松散砂岩钻探取样工程中,存在孔壁易坍塌、成孔率低等技术难题,为此开展了松散砂岩地层环保型弱凝胶护壁护心钻井液技术研究。通过弱凝胶结构研究及成胶剂、交联剂及抗盐降滤失剂等材料优选,研发了一套环保型弱凝胶护壁护心钻井液,评价了钻井液的流变性、滤失性、抑制性、护心性能、环保性能等性能,并在山西某盐湖环境科学钻探工程进行现场应用。室内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弱凝胶护壁护心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降滤失性、抑制性(岩屑回收率96.3%)、护壁护心性能及环保性能(BOD5/COD比值24.6%,EC50值47950 mg/L),能有效解决松散砂岩类地层孔壁坍塌、岩屑不易携带等问题,在松散地层钻探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铝土矿矿泥固化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土矿选洗过程中排尾形成的高含水量矿泥,传统上采用建库堆存,泌干固结时间长,污染环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由72%水泥、20%石膏、5%石灰、3%硫酸钠组成的复合固化剂,或由72%石灰、20%石膏、5%粉煤灰、3%硫酸钠组成的复合固化剂,按固化剂与矿泥质量比1:10掺加,对矿泥进行固化处理,其固化体强度高、耐久性好,且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在北海市三塘110KV变电站接地网系统改造工程实践中,通过不等长接地体技术及多种将阻材料搭配使用,克服了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增大因素,并对变电站接地网改造和施工工艺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35.
在开鲁盆地钱家店地区发现超大型铀矿床,为了界定储层还原剂对铀成矿作用的影响,通过岩心、镜下观察及相关测试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还原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铀储层内部的还原剂主要以有机质-碳化植物碎屑、烃类、黄铁矿等形式为主。其中,有机质中常见的黄铁矿可以为铀成矿提供大量优质的还原剂;矿化砂岩中甲烷含量及烃类总量较其他类型的砂岩高,并且随着铀的富集,气烃/重烃的比值明显升高,表明铀的富集与烃类也具有密切关系;铀储层内部常见的黄铁矿类型包括莓球状黄铁矿、胶状黄铁矿、自形和它形黄铁矿,其作为还原剂以多种形式与铀共存。矿化层位的砂岩中,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含量与S含量普遍较高,而Fe2O3/FeO值则明显偏低;与此相反,在非矿化层位的砂岩中,TOC含量与S含量普遍较低,而Fe2O3/FeO值较高,表明铀矿化与TOC、S含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与Fe2O3  相似文献   
36.
6种海洋致病性弧菌36kDa外膜蛋白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本着筛选和制备弧菌共同外膜蛋白亚单位疫苗,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抽提并结合超速离心的方法提取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鱼肠道弧菌(V.ichthyoenteri)、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哈维氏弧菌(V.harveyi)和创伤弧菌(V.vulnificus)6种海洋致病性弧菌的主要外膜蛋白, SDS-PAGE图谱比较发现这6种弧菌都存在36 kDa的外膜蛋白条带.通过电泳洗脱分离纯化这6种弧菌的36 kDa外膜蛋白,并制备了鳗弧菌菌株SJ060621的36 kDa外膜蛋白多抗.ELISA和Western-blot印迹结果显示,仅鳗弧菌SJ060621、S010610-1和哈维氏弧菌的36 kDa外膜蛋白存在免疫交叉反应;双向电泳分析了鳗弧菌SJ060621、S010610-1、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的36 kDa外膜蛋白,2-DE图谱显示出鳗弧菌SJ060621和S010610-1均由3种等电点相近的蛋白组成,存在很高的同源性,2株鳗弧菌与溶藻弧菌和哈维氏弧菌在蛋白质组成数量和等电点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果说明通过主要外膜蛋白的分子量和免疫特性研究,可为筛选不同弧菌共同外膜蛋白的亚单位疫苗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37.
由于低渗裂缝性油藏储集空间物理性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渗吸效果控制着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动态与开发效果,而现场所采用的表面活性剂对渗吸驱油效果的影响将决定着措施成败。在分析油藏渗吸驱油机理基础上,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综合分析了不同种类和浓度表活剂对渗吸驱油效果的影响。总体上岩心渗吸驱油效率随表活剂浓度增加而降低,但一定浓度的,能较好的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表活剂溶液将有助于渗吸驱油。这一研究为制定低渗裂缝性油藏合理的渗吸注水开发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近年在我国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经常形成赤潮,其赤潮不仅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严重威胁到水产养殖以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本论文以米氏凯伦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米氏凯伦藻细胞表面膜蛋白质荧光标记技术和细胞膜蛋白质提取方法,运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对膜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米氏凯伦藻的膜蛋白质组及其对环境温度变动的响应。实验共鉴定到44个细胞表面膜蛋白,其中有效注释27个,主要为转运蛋白、HSP70蛋白家族和捕光蛋白等。米氏凯伦藻在20°C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和光合作用要明显好于16°C和12°C,但16°C和12°C条件下的差别不大,表明低温限制了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当米氏凯伦藻从12°C快速转移至16°C和20°C时,藻细胞密度和光合作用效率短时间迅速降低,但细胞很快即适应温度变化。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和光合作用蛋白在其适应温度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地学协同工作是指群体在一定的环境下(比如地图、虚拟现实空间等)通过相互协作来解决与地学相关的问题,论文首先对地学协同工作及其协作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综述,然后提出了基于agent的地学协同工作模型,这种模型以计算主体作为协作过程的最小分解单元,用agent对这种计算主体进行封装,论文阐述了这种协作模型的总体结构和各agent的内部结构,最后对模型的可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0.
以大弹涂鱼为研究对象,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并结合外周血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了镉胁迫对大弹涂鱼外周血细胞的遗传损伤。结果表明:(1)镉对大弹涂鱼外周血细胞是遗传毒性而非细胞毒性,并且产生的遗传损伤存在显著(P0.01或P0.05)的剂量效应,染毒1h的大弹涂鱼的全长和尾长与浓度的相关方程分别是y=29.592x-10.576(r2=0.9786),y=28.417x-14.859(r2=0.9857),染毒2h的大弹涂鱼的全长和尾长与浓度的相关方程分别是y=32.044x-5.0235(r2=0.941),y=29.911x-9.539(r2=0.9635)。(2)DNA的损伤程度和污染胁迫之间存在着时间效应。以上结果表明,DNA损伤可作为大弹涂鱼受镉胁迫时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