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0篇
  免费   1033篇
  国内免费   1493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651篇
地质学   4926篇
海洋学   598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任何一项观测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的观测条件会产生不同的观测结果。在断层土壤气实际观测中,由于观测装置的集气室安装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形式的集气装置,而不同形式的集气装置会对气氡观测结果产生不同影响。本文就不同形式的断层土壤气集气装置对气氡观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集气室滞留体积对观测结果影响较大,集气室不可保留滞留体积,应控制导气管的长度和粗细,尽量减少导气管产生的滞留体积对观测结果造成影响。集气室死体积对观测结果影响不大,可保留集气室死体积。模拟观测和数字化观测应使用不同模式的集气装置。  相似文献   
952.
广义混合率模型目前多应用于岩石的流变、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质的研究,较少应用于多相介质岩石的有效电导率研究。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大量二相随机介质模型的有效电导率数据,引入广义混合率的有效电导率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发现广义混合率模型参数J与两相介质电导率比值有关,并首次获得参数 J 与两相介质电导率比值之间的关系式,据此可以快速准确的预测(计算)任意二相介质的有效电导率,其结果较已有的随机介质模型和有效介质理论模型公式更为准确,为精细储集层评价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53.
Sanhu depression of Qaidam Basin is the largest biogenic gas production region in China.Headspac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wells in this region,and hydrogen and propylene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in these samples with a certain concentration.The stable hydrogen isotope ratio of H 2 is relatively light (-700‰--820‰).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 of propylene ranges from -27‰ to -40‰,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ule of change of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of kerogen at the corresponding horizon.The charac...  相似文献   
954.
海底扩散体系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制样方法与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厚振  韦昌富  颜荣涛  吴二林  陈盼 《岩土力学》2011,32(10):2972-2976
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在海洋和大陆多年冻土中的一种具有巨大商业开发价值的新型战略性替代能源。同时,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中水合物的分解将带来严重的地质灾害和气候问题的关注。试验室内开展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需要首先解决的是制样问题,即在试验室内快速形成符合现场原位形成模式的试样,并且水合物均匀分布于土样孔隙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是在扩散体系中形成的,即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以扩散迁移的方式进入温压条件适合的地层内与水结合生成天然气水合物。文中试验方法与装置利用高压恒流泵驱动溶有气体的去离子水在土样中循环,采用磁力搅拌装置加速和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使土样在较短时间内被溶气水饱和,然后将土样温度降低至与气体压力相对应的相变温度以下后,溶于水中的气体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析出,且均匀地填充土样孔隙中。采用粉土和CO2气体试验表明,制得含水合物沉积物大约需1 d的时间,通过观察和测试含水率证明,所制得试样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解决了目前在试验中采用的制样方法所制得的试样中水合物分布不均匀以及水合物形成时间过长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物理力学试验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55.
鄯勒油田西山窑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建立鄯勒油田西山窑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沉积相,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的展布特征和油气的聚集规律,预测研究区岩性油气藏的类型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西山窑组整体经历了一个先进积、后退积的过程;西山窑组为一个三级层序,其中包含2个四级层序,该组由低位域(LST)的三角洲前缘沉积、湖侵域(TST)的三角洲平原沉积和高位域(HST)的湖相沉积组成。研究区基准面上升期可以寻找砂体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基准面下降期可以寻找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西一、二段沉积的三角洲河道砂体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可以形成砂体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而西三、四段的湖相浊积砂体,可以形成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956.
王勇  孔令伟  郭爱国 《岩土力学》2011,32(Z1):241-246
人为控制性放气是杭州地铁工程施工前防治浅层气地质灾害的必要措施。通过对浅层气藏形成中的水气运移过程分析可知,气藏原始包气带内的水压力和吸力沿厚度呈线性分布,孔隙水压力的大小与其相同位置处的静水压力相当;借助储层土体的室内土-水特征曲线并结合现场勘探资料,能够获得气藏初始饱和度分布。在分析有控放气措施下气藏内部水气运移基础上,利用GDS非饱和应力路径三轴系统地研究了气体释放过程中储气砂土的湿化变形,并给出了气体释放引起的含气地层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在经历了形成过程中的自然脱湿后,储集层砂土被进一步压密,而工程放气措施引起的水浸或再吸湿过程中,单由饱和度或吸力减小所引起的砂土湿化变形量很小,可忽略其工程影响;有控放气措施下,由气体释放引起的浅层含气地层沉降沿气藏厚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减,总沉降量约为气藏总厚度的1‰~5‰。  相似文献   
957.
饱和冻土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凤玺  赖远明 《岩土力学》2011,32(9):2669-2674
用混合物连续介质理论,考虑了土颗粒骨架、冰、水三相介质,选取土颗粒位移、孔隙水位移、孔隙水压和孔隙冰压为基本变量,采用Bishop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饱和冻土多孔介质的弹性波弥散方程。经理论推导,给出了饱和冻土中弹性波的传播速度及衰减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算例,探讨了饱和冻土中两种压缩波(Pl波和P2波)及剪切波(S波)的波速和衰减与频率和孔隙率、含冰量等土参数的关系。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饱和冻土中3种体波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958.
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盐岩地下油/气储库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文君  杨春和  陈锋 《岩土力学》2011,32(6):1787-1794
基于国外盐岩地下油气储备库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的统计资料,采用风险矩阵法对盐岩储备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存在的重大风险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储备库重大事故的发生概率、风险等级、事故类型以及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我国盐岩储备库在建设和运营中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单个盐穴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的统计概率为1.51%,风险等级介于三级和四级之间,属于基本可接受的风险,但必须制定防范、监控措施;事故类型可分为油气渗漏、腔体失效和地表沉陷,其中油气渗漏事故的风险等级为三级,属于可接受风险,其他类型的事故风险等级均为二级,属于可容许风险;引发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套管破损、蠕变过量和人为失误,其次还有地面装置损坏和盖层失效  相似文献   
959.
曾溅辉  孙占强  徐田武  郭凯 《现代地质》2010,24(6):1093-1101
针对传统古水动力阶段划分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巴山前陆冲断带特殊构造特征,以油气成藏组合为单元,将大巴山前陆冲断带古水动力演化阶段划分为沉积水动力阶段、渗入水动力阶段、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和埋藏水动力阶段。其中下部油气成藏组合主要经历了1个沉积水动力阶段、4个渗入水动力阶段、4个埋藏水动力阶段和3个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中部油气成藏组合主要经历了1个沉积水动力阶段、3个渗入水动力阶段、2个埋藏水动力阶段和3个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而上部油气成藏组合主要经历了渗入水动力阶段。二叠纪至早白垩世的埋藏水动力阶段有利于下部油气成藏组合油气的生成和运聚成藏,但是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对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作用影响很大,晚白垩世之后的渗入水动力阶段,导致下部成藏组合的油气藏进一步遭到调整和破坏。在晚三叠世末至晚白垩世的埋藏水动力和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中部成藏组合的原油发生大量裂解,同时形成了许多调整-改造型油气藏,晚白垩世之后的渗入水动力和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大巴山前陆坳陷带中部成藏组合的油气藏发生了大量的调整和改造作用,而大巴山前陆基底拆离构造带和前陆盖层滑脱构造带中部成藏组合的油气藏则主要表现为改造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60.
针对湖南保靖地区地表覆盖层复杂、地下高陡构造多变、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低,以及页岩气储层与周围泥岩层波阻抗对比度小等特点,研究敏感测井曲线重构与优化处理、地震资料相控非线性反演和叠后地震属性流体检测的综合储层评价方法。通过对多条测线的地震资料反演和流体检测并与实钻井结果对比,获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初步验证了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