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132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273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168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Gamma ray logging is a method routinely employed by geophysicist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s in site geology evaluations. Modelling of gamma ray data from individual boreholes assists in the local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lithological changes; modelling these data from a network of boreholes assists with lithological mapping and spati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n this paper we employ Bayesian spatial partition models to analyse gamma ray data spatially. In particular, a spatial partition is defined via a Voronoi tessellation and the mean intensity is assumed constant in each cell of the partition. The number of vertices generating the tessellation as well as the locations of vertices are assumed unknown, and uncertainty about these quantities is described via a hierarchical prior distribution. We describe the advantages of the spatial partition modelling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smoothing gamma ray count data and describe an implementation that may be extended to the fitting of a more general model than a constant mean within each cell of the partition. A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we consider a data set collected from a network of eight boreholes, which is part of a geophysical study to assist in mapping the lithology of a site. Gamma ray logs are linked with geological information from cores and the spatial analysis of log data assists with predicting the lithology at unsampled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82.
龚云  杨志强  石震 《测绘科学》2012,37(2):185-187
GAT高精度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是由长安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和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具有国内独立知识产权的陀螺定向仪器。GAT系列仪器采用磁悬浮吊带等技术,能无依托、自主式寻北测定目标的方位角,除架设调平及瞄准之外,整个测量过程无需手工操作,测量结束后,自动给出瞄准目标的法线与真北方位角,据此可以确定任意方向线的坐标方位角,实现定向和贯通。  相似文献   
183.
地物波谱特性是利用遥感进行建模反演和地物目标探测识别的理论基础,波谱数据库对于提高遥感应用水平有重要作用。为规范和丰富中国波谱数据库并促进其在测绘等领域的应用,依托国家科技性基础专项,建立了“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在数据规范编制、波谱数据采集实验与整编入库、地物波谱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示范初步探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波谱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标准规范方面,建立完善了测绘地物波谱与配套非波谱数据收集与汇总标准、测绘地物波谱和配套非波谱参数测试技术规范、测绘地物波谱库地物分类编码规范。依照项目制定的数据规范标准,对现有波谱数据进行了整编和入库,共计整编数据1.4万余条;组织实施了全国范围的典型地物波谱采集实验以及相应配套参数测量实验,主要试验类型包括典型地物波谱测量试验、定点时间序列测量试验、多尺度测量试验、全波段测量试验、参数控制测量试验和无人机观测试验等,共计获取地物波谱1.7万余条。特别是在华北和东北进行了全波段观测试验(可见光—近红外波(0.35—2.5 μm)、红外波段(3—15 μm)、微波波段(Ka、K、X、C、L波段)),获取冰雪、土壤、植被冠层、人工目标的全波段数据。为方便波谱数据的应用和共享,项目建设了包含3万余条数据的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GOSPEL)及数据共享平台。依据地物波谱数据的类型和应用需求,形成了全波段典型地物波谱数据集、多角度光谱反射率数据集、多尺度典型地物反射率数据集、长时间系列波谱数据集等共25个特色数据集。基于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进行了地物分类、遥感机理模拟、遥感定量反演、遥感产品验证等方面的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84.
王树连 《测绘工程》2002,11(4):59-62
系统的军事测绘管理始于周代,其影响深远。本文叙述了周代军事测绘管理的体制、职能及测绘管理队伍的构成,以期为继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5.
介绍了在厦门市全要素1∶500数字地形图基础测绘的基础上进行后续产品生产,经过必要的数据处理,完成数字高程模型、路网数据、地理要素、地理对象等专题信息的制作,实现一图多用,充分提高了地形图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基础测绘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6.
刘磊  刘津  翟永  邢绪超 《测绘通报》2019,(9):135-138,146
通过分析应急测绘指挥调度的基本特点与实际需求,结合国家应急标准规范,采用基于多通道多协议的数据通信与传输技术、基于MPP架构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基于UML模型化的任务规划技术,根据无人机、多功能方舱等应急装备实时回传的位置、状态和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以及快速处理与共享系统等产生的数据成果与作业信息,设计完成了具有应急调度方案制定、指令快速下达、测绘装备动态调度与实时跟踪、测绘任务进度监控及应急任务演练等功能的应急测绘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187.
分析了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的现状,指出进行信息化的必要性,总结前期经验并提出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化服务的关键问题,构建了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88.
在铀矿航空γ能谱测量和地面放射性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铀矿异常进行地表揭露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芒和特铀矿床。铀矿床类型为湖沼相砂岩型沉积矿床,含铀矿岩石为古近系粉砂岩,铀矿化具有放射性强度较弱、铀含量较高和矿化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深入分析铀矿放射性强度弱的原因,采用放射性测量结合化学样品分析的方法,能够提高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89.
董秀春 《海岸工程》2001,20(2):49-51
介绍了海底调查锚的结构和用调查锚进行海缆路由调查的方法。通过实例 ,分析了不同底质情况下的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0.
作为CAD二次开发工具中比较易学的编程工具,VBA和VLISP各有优点。VLSIP善于直接使用AutoCAD的命令,而VBA用来开发对话框显得简单得多。文中介绍将它们结合起来并成功开发出一个在CAD电子图上拾取坐标生成两种不同格式的测量放线文件程序的简单实例,提出在进行CAD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发挥VBA与VLISP各自的优点,通过"中介"CAD系统变量来传递数据信息的方法,把两种程序结合起来开发CAD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