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8篇 |
免费 | 626篇 |
国内免费 | 4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29篇 |
大气科学 | 121篇 |
地球物理 | 500篇 |
地质学 | 1293篇 |
海洋学 | 289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218篇 |
自然地理 | 4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98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08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46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106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各种类型的金矿脉常呈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产出,对它们用欧几里德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不仅难以精确地说明其几何形态特征,有时甚至无法作出实际测量,因此也就很难掌握其产状变化的准确趋势,给金矿床的定量定位预测造成了困难.分形理论为获得有关隐伏矿床(脉)分布的更为准确的信息提供了有利工具.通过对招远灵山和河东两个典型金矿床矿脉分维数、几何丰度和有效紧密度等研究,讨论了分形理论在紧密结合地质特征条件下,客观准确揭示不规则矿脉变化规律及在找矿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岭壳铜(银-金)矿床赋存于白垩纪岭壳村组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和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中.目前已发现11条铜(银-金)矿(化)体,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呈现出自东(20线)向西的钾化→绢云母化→强高岭石化、绿泥石化蚀变分带,矿化相应呈现从铜(金)向铜(银)的过渡.根据其对称性的蚀变分带,应加强20线以东的地质找矿;根据成矿元素分形和统计研究发现,Au,Ag矿化具有专属性,即在流纹质凝灰熔岩中寻找Cu,Ag矿,而在花岗闪长岩中以寻找Cu,Au矿为主. 相似文献
53.
考虑海底沉积介质为双相介质,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海底底质的不均匀性,将随机介质理论引入双相介质理论。首先,通过基于随机-双相介质理论的高阶有限差分数值技术模拟计算海底底质分别为泥质砂、泥、泥质砾时的地震反射波信号。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分别求取不同底质的一次反射波的包络作为其特征向量,最后利用基于粒子群智能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对这些反射波信号进行分类识别。为了进一步考察所用方法的抗噪能力,对正演得到的海底底质反射波信号分别加入10%、30%、50%的高斯白噪音之后再进行分类,支持向量机仍然取得了较好的分类预测效果。基于上述正演模拟及分类识别方法的论证,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微机软件模拟海底沉积物分类识别的一般化流程,这将有利于开展海底沉积物反射特征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王瑄;季顺平;张俊章 《测绘地理信息》2023,48(4):16-20
建筑物的三维重建是根据现有数据自动恢复高精度建筑物三维模型的过程,它是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以及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从机载LiDAR(lightdetectionandranging)点云中分割建筑物顶面的方法。首先通过欧式聚类来得到每一栋建筑物的点云,随后采用L0梯度最小化以及图割优化相结合的全局最优算法来获得平面分割结果。并在德国Vaihingen以及中国杭州数据集上进行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从LiDAR点云中自动获得高精度的平面分割结果,且具备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55.
不同岩石破裂全过程的声发射序列分形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岩性的岩石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获取岩石破裂全过程中的载荷-轴向变形曲线及声发射参数,观察试件破裂失稳时的破坏情况,分析破坏过程的载荷变化关系。着重对比了不同岩石的不同力学性质、岩石声发射序列的时域特征和声发射序列的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声发射率、能率可以很好地描述岩石破裂损伤的整个阶段;计算岩石声发射率、声发射能率的关联维数,可得出岩石破裂过程的声发射序列具有分形特征;岩石破裂过程的声发射分维值D反映了岩石内部微裂隙的统计演化规律;不同岩性的岩石破裂过程的声发射参数序列的分形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归纳总结出岩体声发射序列分维曲线的演化模式,即波动→持续下降演化模式,提出可以将分维值的持续下降作为岩体破裂失稳的前兆。 相似文献
56.
决策者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对实际洪水调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将决策者预泄控制的实践经验和泄流状态持续性要求纳入模型约束条件中,提出了防洪优化调度多约束启发式逐步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最大削峰为控制目标,将水库泄流的一般操作原则概化为启发式信息,以洪水涨落和水位升降作为泄流增减的判别依据,与优化搜索相结合,采用启发式逐步优化算法求解。以水口水库为例,采用5个方案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充分考虑决策者的经验和知识判断,降低了预泄腾库水位过低造成的回蓄风险,避免了泄流过程的波动,得到符合实际洪水调度要求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7.
综合小波分析与分形方法进行弱磁异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波分析塔式算法对单一分形模型数据进行处理,结合"随机共振"理论,对高精度弱磁异常中的噪声和误差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依据趋势分析方法获得的剩余磁异常,提出"加窗移动"最小二乘方法对应用非整数阶微积分的布郎运动正态随机行走进行控制,为高精度弱磁异常的有效识别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8.
镇赉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与GIS进行吉林省镇赉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生态适宜性评价, 通过分析二者差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方向及对策, 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结果显示, 镇赉县宜林地和宜牧地的利用现状主要是盐碱地, 其次为耕地, 很少用于林地与草地; 宜农地和宜农、林、牧地利用格局单一, 耕林草比例不合理;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为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与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分析, 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农林复合、林草复合及开发水田等3种, 农、林、牧用地比例接近3∶1∶1, 空间格局交替安排。 相似文献
59.
冰川堆积物的粒度组成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其物理力学性质,但常规试验无法得到连续的冰川堆积物的粒度组成数据.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对冰川堆积物剖面的砾石形态进行分析.获取粗粒部分(>2cm)的粒度组成,然后采用室内颗分试验获得细粒(<2cm)部分的粒度组成,将2类粒度数据进行叠合即可获取连续的冰川堆积物的粒度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冰ill堆积物的粒度组成极不均匀且颗粒分析曲线呈现多峰性,具有良好的级配和工程性质;冰川堆积物的粒度组成、砾石形态和排列特征都有很好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60.
广西贵港银山岭铅锌矿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在广西贵港银山岭开展1∶10 000地质简测工作和1∶10 000土壤剖面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总结了银山岭出露的地层、岩性、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微量元素参数统计表明,Pb、Zn、Ag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变化系数较大,易次生富集形成实质性的地球化学异常;(2)元素组合分析、元素分布型式、元素分形特征显示,Pb、Zn、Ag元素代表了主要成矿元素的次生富集组合,其分布范围广,离散度大,可作为找矿的主要指示元素;(3)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资料分析,在工作区发现了3个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块段,并对各个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进行解释评价,从而圈定找矿靶区,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