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1篇 |
免费 | 511篇 |
国内免费 | 11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1篇 |
大气科学 | 8篇 |
地球物理 | 389篇 |
地质学 | 2826篇 |
海洋学 | 280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83篇 |
自然地理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148篇 |
2015年 | 149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79篇 |
2011年 | 215篇 |
2010年 | 193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192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81篇 |
2003年 | 135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开挖可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是目前改善停车难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既有建筑地下室增层开挖将改变原有桩基础的受力性状,从而可能引起原有桩基础屈曲失稳。提出一种预测地下室增层开挖既有桩基失稳的临界荷载及稳定计算长度的理论解法。首先,结合浙江饭店地下室增层开挖工程,简单介绍增层开挖方案。之后,通过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增层开挖工况下单桩基础桩-土体系总势能方程。最后,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得增层开挖工况下单桩基础屈曲失稳的临界荷载及稳定计算长度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桩身临界荷载的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半波数n的增加,既有桩基的临界荷载逐渐收敛;既有桩基的临界荷载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地下室增层开挖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减少开挖引起既有桩基础失稳隐患。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刚性挡墙不同变位模式,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陷规律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开展的模型试验分别模拟了挡墙在平移(T模式)、绕墙趾转动(RB模式)和绕墙顶转动(RT模式)3种基本刚性变位模式下诱发的墙后地表沉陷,得到了土体沉陷曲线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挡墙平移时,墙后地表沉降呈勺型分布,最大沉降紧靠墙背处;挡墙绕墙趾转动时,墙后地表沉降近似呈三角形分布,最大沉降紧靠墙背处;挡墙绕墙顶转动时,墙后地表沉降近似呈抛物线分布,最大沉降位于距墙背一定距离的位置处。挡墙变位距离相同时,对于绕墙趾和绕墙顶转动模式,墙后土体沉陷的面积基本相等,两者沉陷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平移模式的土体沉陷面积,另外,挡墙变位面积与墙后土体沉陷面积也近乎一致。将试验观察的沉陷曲线与既有的解析解作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二者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基坑悬臂支护桩双参数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基抗力双参数法在基坑悬臂支护桩位移和内力计算方面进行了探讨,即采用地基土抗力系数随深度按双参数非线性变化的假设,以弹性地基杆系单元模拟,支护桩则按弹性梁单元模拟。对某基坑悬臂支护桩进行数值模拟反分析表明,通过试算调整可获得适合于实际设计计算的地基抗力双参数,该法应用到福州市某基坑悬臂桩的实际分析和设计中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可供悬臂支护桩设计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桶形基础沉贯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桶形基础采用负压沉贯法施工,其贯入阻力与压桩,打桩等施工方法显著不同。本文介绍了在粉土和粉质粘土地层中的一组模型试验情况,认为负压法施工可显著降低粉土的抗贯阻力,但在粉质粘土中减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JIN Yingyu BAI Yu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China 《东北亚地学研究》2009,(4):236-240
By using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s to simulate the deep excavation, a lot of analyses a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wo-dimensional plane strain, ignoring the fact that foundation pit possesses three dimensions. For soil constitutive relation, people always take linear and nonlinear model,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plastic behavior of soil. Using plastic-elastic hardening model to simulate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soil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mechanical analysis for pit excavation and suppor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alysis for the stress state of pile anchor system is an effective way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calculation of soil displacement. 相似文献
17.
多年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建于淤泥质地基上的水闸与海塘等水工建筑物常常因海塘与水闸连接部位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影响水闸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连接部位完全破环。在海塘与水闸之间构建连接段则可以有效减小两者过大的差异沉降,进而减小差异沉降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但单纯设置连接段对于控制过大差异沉降效果极其有限。论文以浙东沿海某海堤围垦工程为背景,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模拟了海塘堆载及流固耦合过程,并考虑通过调节连接段水泥搅拌桩的桩径、桩长及桩间距的连续变化对地基处理措施进行优化,计算出了不同优化措施下水闸与海塘的差异沉降。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连接段地基桩桩长的连续变化,再通过调节桩间距的大小可以很大程度控制海塘与水闸之间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杭州某地铁站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的侧向位移变化情况,总结了其变化规律,对施工过程提供了参考。用FLAC软件对基坑的侧向位移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影响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Performance based design of structure requires a reasonably accurate prediction of displacement or ductility demand. Generally, displacement demand of structure is estimated assuming fixity at base and considering base motion in one direction. In reality, ground motions occur in two orthogonal directions simultaneously resulting in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in inelastic range, and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 may change structural response too. Present study is an attempt to develop insight on the influence of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and soil–pile raft–structure interaction for predicting the inelastic response of soil–pile raft–structure system in a more reasonably accurate manner. A recently developed hysteresis model capable to simulate biaxial interaction between deformations in two principal directions of any structural member under two orthogonal components of ground motion has been used. This study primarily shows that a considerable change may occur in inelastic demand of structures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uch phenomena. 相似文献
20.
矿山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阐述了露天矿边坡工程的特点, 回顾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进展, 指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特点, 提出相应的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