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90篇 |
免费 | 1273篇 |
国内免费 | 24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41篇 |
大气科学 | 28篇 |
地球物理 | 2031篇 |
地质学 | 6172篇 |
海洋学 | 427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859篇 |
自然地理 | 3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19篇 |
2022年 | 214篇 |
2021年 | 245篇 |
2020年 | 306篇 |
2019年 | 355篇 |
2018年 | 312篇 |
2017年 | 312篇 |
2016年 | 401篇 |
2015年 | 429篇 |
2014年 | 489篇 |
2013年 | 452篇 |
2012年 | 488篇 |
2011年 | 547篇 |
2010年 | 458篇 |
2009年 | 592篇 |
2008年 | 520篇 |
2007年 | 517篇 |
2006年 | 557篇 |
2005年 | 445篇 |
2004年 | 471篇 |
2003年 | 406篇 |
2002年 | 338篇 |
2001年 | 273篇 |
2000年 | 284篇 |
1999年 | 259篇 |
1998年 | 204篇 |
1997年 | 207篇 |
1996年 | 173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对比中外跨断层形变监测研究进展,认为中外跨断层形变监测在监测目的、监测区域控制范围大小、监测断裂活动年代要求、监测周期、监测地区等存在差别,而且中国跨断层形变监测具有细致周全的监测规范。中国开展跨断层形变监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地震活动监控能力和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12.
何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3,(1)
根据云南省楚雄、永胜台的倾斜矢量图在强震前正常年变化被破坏的事实,探讨了矢量图面积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认为矢量图所围面积的变化与地下水的作用固然有一定的关系,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地震前应变积累的程度。倾斜矢量图面积的减小可以作为预报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地震液化脉是地震作用引起的软沉积变形的重要构造之一,前人对脉体形态学和动力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其成因的微观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较少。笔者采取开化裴岭脚剖面2期地震事件沉积的3套地震液化脉层样品21块,分别对其脉体和含脉体围岩做了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液化脉中Cs、Ba、Th、Zr、Hf、Cr、Rb、Nb等反映陆源性质元素明显高于含脉体围岩,而Sr、Y、Ni反映海相沉积特征元素则表现为含脉体围岩高于脉体。通过对V、Mo富集度和微量元素特征参数Sr/Ba、Th/U等的综合研究,发现液化脉体表现为氧化环境,含脉体围岩为还原环境,且脉体和围岩均具有淡水作用特点。研究认为,早寒武世大陈岭期白云质灰岩沉积过程中有蚀源区陆源碎屑物的补入;在地震突发振动力作用下,富含水的软沉积层液化泄水,因化学沉积物和碎屑沉积物性质的差异,塑性碳酸盐沉积物随水部分流失,使得单位体积内碳酸盐沉积含量低于围岩,导致脉体中更富陆源物质;地震事件沉积层属潮上带,特别是地震液化泄水后期至成岩期,含地震液化脉沉积层曾暴露地表,受后期陆源物的再补给及大气降水淋滤蚀变作用影响,表现为古气候和古盐度异常,为浙西大陈岭组浅水沉积提供了地球化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6.
本文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对分层土地基中双排隔振屏障对振动波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桩长与土层分界面位置关系、激振频率对其隔振效果的影响作用,得出结论:(1)屏障前振动强度远大于屏障后振动强度,并随着振源距、激振频率、桩长的增加而下降,且屏障前出现明显振动增强现象,在激振频率80 Hz时产生振动峰值,振动强度在高频时基本稳定,继续增加激振频率,振动强度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屏障后中线左右2倍桩长范围内为整个隔振区域的薄弱区,其他区域则由包络线围成一个封闭有效隔振区。(3)屏障对中频和高频有更好的隔振效果,且桩长越大有效隔振面积越大,当桩长超过土层分界面时,有效隔振面积可达到53.25%~69.78%,但此时有效隔振面积增幅由原来的14.29%下降到11.64%,增幅降低了约3%。(4)未设屏障区振动强度较小,随激振频率小范围内浮动,在激振频率为30 Hz和80 Hz时取得振动峰值,且随着屏障布置方向减小,即靠近屏障一侧振动强度较强,远离屏障一侧振动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117.
内蒙古东五分子地区韧性剪切变质作用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五分子地区花岗-绿岩地体经受了三种类型变质作用的改造。韧性剪切带不仅控制了区域变质岩组合的分布,而且也导致其变质作用的强度出现了逆转序列。根据岩石的结构、碎斑含量及矿物成分,韧性剪切变质岩划分为三类,其共同特点是具有碎斑结构。其变形结构分为单矿物型及组合型。同一块韧性剪切变质岩由处在单变平衡的一组矿物组成。根据岩石变形及重结晶的特点,结合其产状,确定出两种不同类型韧性剪切变质带。共生矿物对的研究证明它们形成于地壳不同深度及温度、压力条件。本区的金矿化、运移、沉淀与韧性剪切变质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a flaw on crack initiation, the failure mode, deformation field and energy mechanism of the rock-like material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demonstrate the flaw inclination effec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0–30°, 30–60° and 75–90°. The characteristic stresses increase as the flaw angle increases. The tensile cracks initiate from gentle flaws (α ⩽ 30°) and shear cracks appear at tips of steep flaws (α ⩾ 45°). The input energy, strain energy and dissipation energy of a specimen show approximate increasing trends as the flaw angl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19.
120.
三峡库区侏罗系顺向岸坡堆积体滑坡众多,其滑动模式存在一定差异。首先统计分析了192个三峡库区侏罗系层位发育的堆积体滑坡滑体及碎石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堆积体厚度变化引起的滑坡变形机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堆积体厚度范围在15m及以下滑坡会沿着岩土界线面滑动、15~35m时滑坡会沿着层内剪切面滑动;厚度范围在35m以上时,堆积体滑坡内部可能存在着多层滑带,即滑坡可能沿着层内剪切面滑动或者沿着岩土界线面滑动。堆积体厚度范围在15m及以下时滑坡的治理措施可采用布置抗滑桩;厚度范围15~35m时可采用排水+布置抗滑桩的滑坡治理措施;厚度范围在35m以上时,可采用滑坡前期监测预报+后期根据滑坡发育情况相结合的滑坡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